韩非子五蠹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什么(韩非子五蠹经典名言10句)

《五蠹》,出自《韩非子》。「五蠹」本义是五种蛀虫,此处指的儒家、纵横家、游侠、患御者、商工之民等五种职业。

韩非子五蠹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什么(韩非子五蠹经典名言10句)(1)

在《五蠹》一文里,韩非认为,上述五种职业就像危害诸侯国的蛀虫,君主应该将他们清除,以奉养正直之士。他还认为,治国之法应随时代而变,且反对仁治、礼治,提倡法治、势治。

本文选取《五蠹》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韩非子五蠹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什么(韩非子五蠹经典名言10句)(2)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有位圣人走了出来,

用树枝搭成如鸟巢般的住处,

以此来避免遭受动物的侵害,

百姓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号称有巢氏。

点评:「有巢氏」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教人架木为巢,便于居住。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圣人不羡慕远古时代,

也不效法不变的常规。

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

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点评:韩非认为,每个时代的圣人都会根据时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是泥古不化。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宋国有个农民,田地里有个树桩,

有一天,一只兔子在奔跑时不慎撞到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

这个农民就放下农具,守候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

点评:韩非借这则寓言来告诉世人:如果使用先王的政治主张来治理民众,就好比宋国的这位农民守株待兔,受人嘲笑。

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周文王推行仁义,能够统治天下;

徐偃王推行仁义,却丧失了国家。

这表明仁义在古代可以,但现在就不行了。

因此说:时代不同了,事情就会发生变化。

点评:「偃王」即徐偃王,西周时期徐国的国君,在位期间推行仁义,使周边三十二国臣服。后反对周穆王,被后者击败。

韩非认为,儒家提倡的仁义之道在当时行不通,因而反对仁治。

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

十仞那么高的城墙,善于攀登的楼季不能越过,是因为它太险峻了;

千仞那么高的大山,跛脚的母羊也能容易放牧,是因为它坡度平缓。

点评:「楼季」是魏文侯的弟弟,善于攀援。「牂」指母羊。

韩非子五蠹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什么(韩非子五蠹经典名言10句)(3)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长度丈许的布帛,一般人见了会爱不释手;

上百两黄金熔化,就是盗跖也不敢去拿啊。

点评:「寻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两尺为常。「溢」是黄金的重量单位,为二十四两。

韩非提倡法治,认为圣明的君王都采用严峻的刑罚。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儒家以文学扰乱法治,

游侠以武力违反禁令。

然而君主对其都以礼相待,

这就是造成祸乱的原因啊!

点评:韩非不赞同仁治、礼治,也就不赞同儒家。同时他还认为游侠以武力违犯法度,也是引发祸乱的原因之一。

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互不相容的事是不能并立的。

点评:韩非认为,儒生、游侠是君主在太平时期所奉养的人。然而,一旦发生战争,依靠是士兵。而不是之前奉养的儒生和游侠。

韩非子五蠹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什么(韩非子五蠹经典名言10句)(4)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去追求精美的饭食。

粗布衣服都破烂的人,是不会想拥有华丽的服装。

点评:韩非认为,君主治国,要优先做紧急的事情。如果紧急的事情办不好,那么缓慢的事情也做不成。

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

那些不愿意服兵役的人,

常聚集在豪门贵族门下,

大行贿赂,仰赖其请托,

以此来逃避战争的劳苦。

点评:「患御者」指因害怕而逃避兵役的人。韩非认为,君主应清除“五蠹”,供养正直人士,这样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