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拳的产生(女权女拳让我们先弄清女性主义的概念再说吧)

2019年,上野千鹤子教授在东大入学典礼上的致辞一夜之间传遍了网络。在这篇致辞的开头,上野教授就直指考试录取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

上野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从年轻时代开始不断指责日本父权结构。在如今女性主义被污名化、妖魔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前辈们学习下什么是女性主义。

女拳的产生(女权女拳让我们先弄清女性主义的概念再说吧)(1)

以下内容均摘自《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书。该书是漫画家田房永子与上野教授的对谈录。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思考女人为何如此艰难,女人该如何战斗,女权主义者究竟是什么。

①如何打断母亲传向女儿的暴力连锁?

我们这些失落的一代中,有很多女性从小就被婴儿潮世代的母亲教育“要学会一门手艺”“要有无论到了哪儿都能派上用场的能力”“要考证”。

我的母亲也对我说“要学会一门手艺”。她可能把自己没能走上的人生和放弃掉的选择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至于“要结婚生孩子”,可能是希望你不要否定她的人生。相当于双重枷锁啊。

婴儿潮母亲所说的“学一门手艺”其实附带了“但不能破坏家庭”的条件。意思是你可以依附于丈夫,但是“丈夫万一出了什么事,也要有能力活下去”。

上野 如果想进好公司,就得有高中文凭或短大文凭。只要上了四年制大学,那就完蛋。

田房 为什么?!

上野 因为企业压根不懂如何培养女大学生。

虽然可能存在每个母亲的个人性格问题,但同样不能忽略她们所经历的社会的问题。

所以说,她就是个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孩子,让孩子产生无意义的负债感和罪恶感的、普通的差劲母亲!

我十几岁的时候,曾经看着母亲想:“妈妈,就算换一个丈夫,你的不幸也不会消失。”我发现,这不是性格或人际关系的问题,而是那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的问题。

个人对母亲的怨恨和疗愈必须自己解决,但是在此之外,如果不去剖析、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就无法打断从母亲传向女儿的暴力和干涉的连锁。

你母亲是毒母的时候,经常说“这都是为了你好”,对不对?为人母者多多少少都会用这种方式控制子女,然而很少人会意识到“为了你好”其实是“为了我好”。

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女人在任何时代都无比艰难!

因为日本一直是父权制社会。无论哪个时代,女人都很苦。

你外婆生在一个母凭子贵的社会,而她的女儿则生在表面平等的社会,因此成了毒母。

她们在父权家庭是不受待见的孩子,但是有商品价值。

所有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开始对孩子施压。她们既是压迫者,同时也是牺牲者。

次子和三子是备胎!如果长子不在了,他们就会原地升职。除此之外,他们基本都是“多余的孩子”。

因为那一代的男性得到了吃鱼能吃全须全尾的待遇,所以绝对无法完成“弑母”的心理成长。

②“女权主义者=想当男人的女人”的误解

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须对弱者展开想象力。

儿童动漫中不断蔓延的男女不匹配

上野 媒体是洗脑装置,孩子们一直都在接受洗脑,并在那种文化中成长。

就是要以抵制的方式强迫电视节目和广告吸取教训

田房 然而仅仅是撤掉,并不会改正。他们压根儿不知道女性在抗议什么,也不愿意思考,只是想躲过风头而已。

我在东大演讲中提道:“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有好多男性都跳出来说:“我头一次听到这种定义。”“你说的不对吧。”人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去理解他人,所以女性一旦主张权利,男性就只会理解为:“哦,你想变成我啊。”

男性要么趾高气扬地否定,要么选择逃避,不会有第三种反应。

媒体总在传播错误的女性主义形象,还制造了诸如“女人帝国”这种讽刺概念,可是,学男人能有什么好处呢?学男人就是成为支配者、掌控权力、向他人施压、散播歧视,那样只会制造新的被压迫者和被歧视者。

③ 女性主义是让女人坦然接受并爱上女人身份的思想

隐瞒弱点,有个专门的词叫作“weakness phobia”(恐弱)。我把它解释为“无法承认弱点的弱点”。

因为她们同为女性,看到女性同胞的弱点会痛苦不堪,同时产生憎恶。

女权主义者,就是不断与内在的厌女心理做斗争的人。

对女性来说,女性主义就是自我和解的战斗。

我是女权主义者!

因为女权有很多问题无法简单回答。女权不是投一枚硬币就能显示出正确答案的答题机器。

思想在争论中得到磨炼。别人会指出自己论点的缺陷和边界,自己也可以通过理解对方来抓住对方论点的贫弱之处,从而越过对立,开拓新的论题。

女权是多样的,可以说一人一派,甚至更多。不同的思想会互相碰撞,但从不存在正统和异端之分。

结语丨为何要选择女权主义这条路难走的路

如果没有人扔石头,平静的水面就不会翻起波浪。只要翻起了波浪,被影响到的人就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把它传播下去。

有些事情就算说出来也很难改变,如果不说就更不会改变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