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我永远怀念的地方(在故事里探寻库尔勒之美)
今天,《他山之石》栏目带大家走进“富饶的流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在故事里探寻库尔勒之美
巴州,翻山越岭来看你。
巴州,面积很大,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她的全称其实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源于蒙古语音译“富饶的流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简称自己的家乡为“巴州”。这样的语境,和几千里之外的阿坝人习惯简称自己的家乡为“阿坝”时所流露出的情感一样,都是那么炙热。
10月,阿坝日报“他山之石”采访组一行从川西北高原出发,一路向西,跨越无数地域、无数气候带,尝试着探访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少不了的确实是裹挟着塔克拉玛干的风沙漫天,但感受更多的却有昆仑山雪水孕育出的先民智慧与时代文明。
悠悠丝路,巍巍昆仑。西域都护府、楼兰古城、玄奘西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千古名篇忽然映照进了现实,那一刻,亲身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繁衍交融的魅力,广袤伟大、包容并蓄,这份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情感是谁也割舍不断的!
回眸来路,巴州的大、美、新、奇、特,焕发出无尽的新的活力。我们努力着把她的时代故事记录,以讲给千里之外,同样深爱着祖国和家乡的阿坝人听,这里也不断上演着动人的故事。
库尔勒:一个人的故事是所有人的歌
库尔勒市,是巴州人民政府的所在地,这里有一条美丽的河叫天鹅河,她是连接孔雀河、杜鹃河的重要水上纽带。她可能少了川西北高原河流的恣肆奔流,但那份温婉柔情是可以与阿坝人心中的母亲河——岷江、大渡河相媲美的。
而在天鹅河畔,库尔勒市东北角的最高山岭同样婀娜,用红花绿树妆点这座美丽的城市、魅力的河。当地人说,远看似一条巨龙盘卧,便称之为龙山,站在龙山之巅,可以俯瞰自己的绿色家园。
“库尔勒原本没有龙山的。”老人王成帮告诉记者,龙山原名库鲁克山,荒凉、沧桑,上世纪80年代初,大家尝试着在山坡上栽树种草,挥动十字镐将坚硬的沙石地凿出一个个土坑,肩扛手提将土一包包运到山上……整整20多年,自第一棵树成活至今,全市310万人(次)义务植树1.1亿株,在城市周边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当秃山变成青山,当青山变彩山时,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公园,龙山便应运而生,而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成为了足以彪炳库尔勒史册的“龙山精神”。
“龙山精神”的承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头戴解放帽的王成帮老人,他习惯穿着洗得发白的绿色军装“走向新的战场”,这是老人在日记中早已许下的承诺。
1988年,新疆军区上校军官王成帮结束30余年的军旅生涯,带着“雷锋式的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和6枚立功奖章,正式退休。在回到妻子工作的库尔勒市定居后,他在一篇日记中写下:“我正走向新的战场”。
没有了枪炮与硝烟,新的“战场”只有农具、树木与土地。他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库尔勒的园林绿化工作上。“当年坐卡车从甘肃进疆,一路上戈壁荒滩没有人烟,直到出现几棵树,才慢慢看到了村庄。”“有树的地方,才有人烟。”王成帮感叹道。
住宅小区、河道沿岸、绿地公园……凡是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似乎总少不了一个穿着军装的身影,王成帮在“新战场”上高歌猛进时,他却被诊断为肺癌,生命只剩下6个月。那时是2005年。
“我不怕死,就觉得苗圃才刚有些发展,现在死了太遗憾……”他一边做着治疗,一边在医院过道走路锻炼,病患们都悄悄议论起这将死之人的异常举动。半年后,王成帮的病奇迹般好转,他拖着尚未痊愈的身子,又钻进了苗圃地。
育苗过程中,王成帮曾意外发现一株特别的柳树。它的树干青绿,冠幅如伞,一入冬季,柳枝金黄。“新疆冬天缺少颜色,最需要这样的树!”他从树上掐下枝,进行大规模培育。初步估算,20多年中,王成帮带领苗圃工人仅在库尔勒市培育栽植的树苗就超过200万株。
这种柳树后来被市政府命名为“成帮柳”,入冬后,库尔勒人一眼就能认出摇曳在寒风中的“成帮柳”,那一抹绿意与金黄,已成为库尔勒城市的标识。这里面,饱含着太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他承载着所有人的梦,就像《美丽的库尔勒》这首歌里写的一样——“豪情奔放的孔雀河,染绿着富饶的库尔勒,两岸的歌声赞美着家乡,响彻了山青水秀的原野……让团结的歌声永不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