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苹果的大凉山小伙(80岁彝族果农拦路叫卖)
郑娜 封面新闻 记者 苏定伟
山,好大的山!
香坊村,大凉山盐源县境内一个偏远的村子,村里种满了一种“离太阳很近,离城市很远”的“丑苹果”。寒风中,一名80岁的果农拦住西华师大新闻学副教授杨梅的团队,沙哑地用彝语叫卖,“走我们家去看嘛,我们家果子好得很。”团队里彝族大三学生阿尔阿呷边翻译边介绍这种名叫“丑苹果”的水果。80岁的彝族果农包着高高的藏青头帕,一身黑色布衣,裤腿沾了很多泥土,背后是连绵的果园和起伏的大山。
杨梅和彝族果农结下不解之缘,80岁彝族果农拦路叫卖的画面让她久久难以平静,她咬咬牙,自费垫付3万多元,“吃下”20000多斤盐源“丑苹果”。
每天放学后,西华师大新闻学院创业团队,抖音上,“一口入心家乡果”开始直播带货,截至12月8日,他们40多场直播已经带货6000多斤。阿尔阿呷成为带货主播,为家乡“丑苹果”代言。
复旦新闻学博士,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40岁的杨梅是西华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既然福建的农户都可以利用电商来卖货,那我们四川那么多优秀的农产品为什么不能利用这种方式来销售呢?我们新闻传播学院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后期制作有网络新媒体专业,视频拍摄宣传方面有新闻学专业,我们完全可以把直播助农办起来啊!”这个想法产生在杨梅老师2021年暑假去往福建省进行乡村调研的时候 ,她发现那里的农户已经开始利用电商来进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有的农户甚至通过这种渠道打开了销路,成功致富。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2019年,杨梅团队就开始进行传统农村电商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的探索。
杨梅早年在新疆支教,跑了很多农村,见到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因为交通不便、缺乏销售经验等原因,辛苦一年的农产品烂在地里。在那个时候,杨梅就对乡村传播很感兴趣,“我认为乡村传播不仅是科研的一部分,更是助力社会发展的必要部分。我们的科研应该为社会服务,我们的论文应该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象牙塔到大凉山:80岁果农拦路卖丑果
杨梅老师告诉记者,在这次项目上选择凉山盐源苹果是因为机缘巧合之下尝到了它的“甜头”,11月3日,杨梅老师带着学院大三凉山彝族的阿尔阿呷一行5人前往盐源县香坊村进行实地考察。凉山姑娘阿呷同时也是团队直播带货的主播,她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杨梅老师的团队,成为这次考察的带路人。
盐源县平均海拔在2300-2700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雨量适中,这一切的良好的自然环境都为苹果的早结、优质、丰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盐源,苹果园的灌溉水来自雨水和高山溪水,保障了生产出的苹果原生态、无污染。而这一行人前往的香坊村更是盐源苹果的核心产区,苹果质量更加优质。
1958年,“丑苹果”落地盐源,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产量达59万吨,产值30亿元。对于盐源苹果,很多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切开苹果后,会看见很大的一圈糖心,就像胎记一样,印在每一个苹果身上。咬上一口,抿抿甜。这个印有“胎记”的苹果,就是大名鼎鼎的糖心苹果,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为“丑苹果”。
团队挨家挨户跑果园,那天中午,太阳正好,果园小路上走过来一位老大爷,包着高高的藏青头帕,一身黑色布衣,裤腿上沾了很多泥,用彝语向这群人重复着“走我们家去看嘛,我们家果子好得很。”老人口齿不清楚,执着地拦住大家去他家果园,“快下雪了,再不卖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了,这一年的就白干了。”通过阿呷的翻译,杨梅老师遂带领团队去往老人的果园。硕大的果子挂满了整棵树,果香弥漫。由于人手不够,错过了收果的时间,看着这几天进山收果的老板越来越少,果农万分着急。
买下两万斤“丑苹果”锻炼学生直播带货
彝族果农淳朴热情,知道杨梅团队还没吃午饭,宰了两只鸡。“买不买都没关系,先把饭吃了。”那家果农在得知杨梅老师团队要买他们的苹果时,特别高兴,立马打电话给亲戚,“我的果子全都卖出去了,卖给了一个大学老师,他们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后还要继续合作的。”合同谈好之后,女主人一家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和团队拍了一张合照,这一行人也被朴实的果农所感动,更加坚定了他们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
“如果我们不去,没人收果,果子就只能烂在地里了。”杨梅老师告诉记者,那一行,杨梅自费垫付3万多元,“吃下”20000多斤盐源“丑苹果”。
“这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生不可能在果园现场直播!大凉山快下雪了,果子不能呆在树上太久。”联系货车,将苹果拉回南充,寻找冻库贮藏,包装、物流。对职业生意人来说,这一切简单平常,但对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些颇费周折。
大家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完全没有任何经验,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防止和减少运输过程对苹果的损害,如何降低包装和物流的成本,成了团队成员一直在探索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对苹果进行分装、称重、运输与直播的演练后,为期3天的展销会于11月15日正式举行。“有这样一种水果,它离太阳很近,离城市很远,如果你带它回家,它连胎记都是爱你的味道,盐源糖心苹果,快来带它回家吧......”西华师大的学生食堂外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师,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拿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正在直播带货。同学们被这个老师所吸引,一圈又一圈地围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的抢购热潮,直播带货的贺立凯老师只能遗憾告诉同学们,“苹果卖完了,请同学们下次再来。”当天晚上,“一口入心家乡果”开始抖音直播,阿尔阿呷化身主播,为家乡苹果代言。
助力乡村振兴,课堂教学向广袤大地延伸
“这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没有资金来源,所有费用都是我自己垫付着,而且想做好品牌,损果都是超常赔付,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同学们得到了锻炼,能够为学校创新人才,国家助农项目助力我也很乐意为之。”杨梅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已经进行了40多场直播,卖出去了6000多斤,最多的一场一个半小时卖出去了1000斤,目前,每天都能保证有几百斤的销量。“希望能早点卖完,也给团队的同学们赚点勤工俭学的生活费。”杨梅老师每天亲自到学校指导果子的直播售卖,她还经常去检查每箱果子的品质,坏果也总是被挑出来。“我们这样直播带货,成本很高,最后估计能持平,钱没赚头,但学生水平提高了,果农销路打开了!”
杨梅老师告诉记者,“团队成员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刚开始直播时,每一场直播我都要看一下他们的脚本,还要看一下主播配合得感觉好不好,直播结束后我们也会定期开总结大会,希望大家能越做越成熟,一起进步。”
据西华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勇介绍,学院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鼓励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去祖国的大地上去发现新闻,鼓励老师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利用直播带货这个实践项目,探索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之路。为此,学院增设了《新媒体直播》选修课,有自己的“西师播播团队”,用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模式,把学生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互联网营销师,从而达到新媒体直播课程的教学目的。(杨梅团队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