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武夷岩茶制作(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

第一部分:采青

武夷岩茶采摘时间一般在农历四月中旬初。古话说“夏前三天没得采,夏后三天采不完”。采摘前先“开山”也称祭山神。

八大武夷岩茶制作(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1)

武夷岩茶采摘时采摘方法是否得当,所采的梢叶是否标准,不但关系到青叶的质量优劣、做青的难易,而且影响产品茶的质量。一般采摘应由丛内采到丛外。由丛下采到丛上(水仙高、老枞茶树),逐枝采净,这样才不会落下鲜叶,形成“滥丛”。传统的岩茶讲究“吃水”,大多采摘"大开面“的茶青,采摘武夷岩茶标准是开面三叶(开面指:第一叶小于第二叶三分之一是小开面,差不多达到三分之二是中开面,三分之二以上是大开面)。采摘完的要尽快挑回茶厂,以防止茶青过度的挤压发热烧伤鲜叶。

采摘标准

八大武夷岩茶制作(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2)

第二部分:倒青俗称(晒青、萎凋)

武夷岩茶倒青是比喻青叶被太阳晒后茶青梢头部分趴下或发软状。也是俗称的萎凋。晒青最早是用竹篾编制的晒青湖,为了茶青更好的分散开来现在换成了晒青布。倒青是否恰当,对于后续做青有很大的关系。晒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香、味的基础,晒青是利用太阳光的温热能迅速提高叶温,蒸发水分,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和破坏叶绿素,同时发挥低沸点的青臭气,对香气形成有良好的作用。(春茶晒青通常在上午11点前和下午2点后进行晒青,晒青摊叶厚度为2-3斤/㎡ ,萎凋全过程应控制翻伴2-3次,总厉时观察茶青状况和光照强度而定,日光晒青时间(一般约几十分钟)。这个时间段的阳光较弱,气温较低(不超过34摄氏度),不易灼伤叶片。)晒青是否适时,通常看顶叶及尖芽是否下垂,叶面大部分是否失去光泽,也可以通过用手抓青的感觉来判断倒青是否达到所要的要求,叶质柔软,青气减退,青香显露,减重率为10%—15%,晒青适度叶含水率为70%左右。倒好的青待热气散掉后装筛,放进做青室的青架上。

晒青

八大武夷岩茶制作(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3)

第三部分:做青(摇青)

做青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做青室内温度控制在24-30度,湿度控制在80%-85%。做青阶段是武夷岩茶优异内质得以表现、形成良好色、香、味及“绿叶红镶边”的关键环节。

做青原则是:摇转次数,先少后多;用力程度,先轻后重;做青的间隔时间,先短后长。主要关键看品种、天气、茶青内含水分、青叶变化情况而灵活掌握做青手法。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转和相互摩擦,使叶片边缘逐渐受损,并均匀地加深,经发酵氧化后产生绿叶红镶边。影响做青的因素较多,处理方式也多样。也就出现做茶界流传的“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做青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质逐渐进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高花香。手工摇青时双手并用(一推一拉)让茶青筛打圆转使茶青蓬起呈螺旋旋转,即有利于茶叶相互碰撞,促进“走水”。做青工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每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数十次到数百次不等,再看茶青发酵、走水等情况而调整。每次静置间隔时间从短到长,一般静置间隔时为五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之间,每次静置时间根据青叶的变化而定。由于静置时间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为控制茶青“走水”速度可利用并筛方法控制。视青叶情况;从两并一或三并二,或四并三等。茶青做到后期,要观察茶青状态;进行适当的重摇。

机器摇青

八大武夷岩茶制作(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解说)(4)

岩茶制作工艺之走水

含义: 水是鲜叶含量最高的一种成分,占鲜叶总重量的75%-78%,鲜叶中的水有结合水(比较难搞的)与游离水(比较好搞的)之分,结合水,是与鲜叶内物质胶粒紧密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体,不能自由流动,也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并且不易蒸发,茶叶加工成成品后残存5%的水分,基本上是这种水游离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占鲜叶的绝大部分,叶内一些可溶性化学成分均溶解在这种水里。在制茶过程中的,游离水逐步散失,形成具有一定浓度的溶剂,以利内含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制作:在走水的过程中,茶叶香气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走向,流散到叶片的每一个部位中去,这也是摇青与堆青工序反复交叠的精华所求,同时,鲜叶通过静置失水,摇动还阳的过程,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可以使茶味更柔和醇厚。随着水分的均匀挥发和茶叶内含物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茶叶会经历青叶香→轻花香→花香→轻果香→果香→熟果香的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呈现出香郁味醇的完美口感。

有的茶青走水过多或过快时,处理办法是略摇茶青后,堆成“鸟窝状”,以此控制茶青走水速度。

茶青走水不够透时或缓慢时,将茶青平摊青筛上,以促进茶青走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