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14则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第四篇里仁)

论语第14则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第四篇里仁)(1)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翻译】

【杨伯俊】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李泽厚】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坚持在困苦环境中,也不能长期居处在安乐环境中。仁爱的人自然地实行仁,聪明的人敏锐地追求仁。”

【钱 穆】先生说:“不仁的人,将不能久处在困约中,亦不能久处在逸乐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欲有之了。”

【夜辰心得】

仁,这个东西,像什么呢?我觉得它像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珍,此物本是太上老君炼制的兵器,相传被大禹借去治水,功成后置于东海定海。以前以为是“定海神针”,原来是神珍。

为什么说仁,想起了定海神珍呢?神珍是定海的,孔夫子的仁就是定心的。《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明明德的修炼心法。

人们为什么会有诸多烦恼呢?归根到底是心不能定,心不能定,其实是不仁的表现。孔夫子这里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指贫困;乐,指富贵。乍看这句话,好像没什么。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贫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富贵之中。可后来一想,吓一跳。为什么呢?贫困不能长久处,富贵不能长久处,那其实是天地间无一处可处。想想挺可怕!

没有仁德,为什么穷不能处呢?“久困则为非”,意思是处于穷困之中时间长了,就会琢磨点发财致富的野路子,为非作歹,因为不仁的人,不甘于贫困。看看现实中那些铤而走险的人,看似为生活所迫而违法违纪,实则不是不能生存,只是不甘于贫困的生活,一心想着发财致富,被欲望所迷,最终走上不归路。

那为什么乐也不能处呢?按理说,穷处不久,在欢乐中总可以呆着吧?实则不然,“长富则骄奢淫佚”,人富贵了以后,不是心满意足了,反而滋长了各种坏毛病。穷的时候,邪欲恶习还发酵不出来,等富了,有土壤了,有本事了,各种坏毛病暴露无遗。有车有房不够,还得吸毒嫖娼,有权有势不够,还得霸凌一方,即便当了皇帝,还得求个长生不老。这就是不仁,没有仁德之心,心灵没有安放处。心无所安,只能被欲望所主宰,像疯狗一样,今天扑这里,明天扑那里,看似折腾得挺欢,实则是迷乱。

大众有个心态,对于不甘于贫,冒险一搏的,犯了事大家还会给予同情;而对于富者,纸醉金迷,纵欲无度的,犯了事大家会唾弃斥责。这两者,现在想来,实为一种病因。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心定于仁而安守。就像定海神珍,放在海里定海,放在山里定山。仁者也是一样,处于穷困安心,外于富贵亦安心。《中庸》里讲,“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贱安于贫贱”,这境界令人向往。南师讲,人有时得意忘形,可许多时候失意也忘形。颜回,箪食,瓢饮,陋巷,不改其乐。正是千古仁者的典范。

知者利仁。什么是智者?是知道仁德的好处的人。智者不一定是仁者,他是知道仁德的万千好处,而坚持不懈地修习仁德的人。我们常说知行合一,知道仁德的好处,其实就已经是在践行仁德了。所以,智者,一般都是修习的仁者,只是还没有圆满。达到了圆满,仁者即安于仁,别无所希求。

学习孔夫子这段话,对照自省,应该可以知道为什么总是心若浮萍,摇摆不安了。原本以为是因为穷困,后来以为是因为无聊。叔本华说过,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荡。孔夫子说,这是不仁。

修仁,就是修一颗安定的心。心定了,天地皆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