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1)

好人长安君原创作品

新华社是这么说的: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

从2018年12月1日到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被加拿大羁押共1028天,而就在当地时间9月24日下午,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于温哥华启航归国。

对于这一结果,很显然包括国际社会,也包括国内民众,都深感突然。从司法程序来看,很显然加拿大尚未履行完对于“是否可以进行引渡”的法律程序,而作为发起起诉的美国一方却相当于突然“撤诉”。所以这件事迅速引发了国际热议。

那么我今天就简单来说说,这件事的发生意味着哪些改变,以及对于当事各方的影响。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2)

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签署的DPA

1

我们先来看看孟晚舟获释的相关信息。

根据美国司法部官网的信息得知,孟晚舟是跟美国司法部达成了DPA(递延起诉协议)。DPA是一种常见的诉讼和解机制,也是判决和完全撤诉之间重要的中间地带。在被告人不违背DPA涉及条件及承诺的情况下,政府同意放弃相应指控。根据公开文件,孟晚舟不需要为这份DPA支付任何保证金。而随着美国政府放弃引渡要求,加拿大法院随即召开听证会并宣布解除孟晚舟的所有保释条件。加拿大司法部随后发表声明称,孟晚舟可以自由离开加拿大。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孟晚舟获释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方面的“撤诉”,至于说这个DPA,基本可以视作美国人顾及面子的一个台阶。因为它的核心内容是孟晚舟承认部分事实,但“没有被认定犯罪”——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加拿大司法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现了自己的“跟班”属性,既没有体现出自己所谓的“司法独立性”,更没有体现出自己国家的“独立性判断”——换句话说就是个跑腿的,它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中美之间的博弈。

有人提到,加拿大司法系统是不是像法国一样,用完就被丢在一边了?看起来是这么一回事,但以美加这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关系,加拿大司法系统很显然提前知道这个事儿,也做好了相应准备,所以它的遭遇比法国好点,但如果说到损失,它未必比法国损失小。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3)

这就要提到孟晚舟获释这件事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孟晚舟没有认罪,那美国为什么会突然“松口”?

大家可以再看看新华社的报道,根据我国官媒“篇幅越短事儿越大”的传统来说,孟晚舟获释归国的直接原因都藏在短短的一行字里——“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那么这个“不懈努力”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两个结合一下就是我要说的:美国并不是突然松口,而是一直扛着压力给中国持续施压,然后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它自己先扛不住了。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4)

实际上真正的态度上的改变从上半年就已经开始,第一个苗头出现在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层对话上,可以说这次高层对话已经清晰地表现出了中美当前处境的不同,以及态度上发生的根本转变。

有两个细节,从现在来看还是被忽视了:第一个细节,中方是受邀参加,但到了以后无论餐饮和住宿都受到了类似“下马威”的对待;第二个细节,中方没有准备稿件,见招拆招,不卑不亢,而美方居然准备了稿件,但是到了问答环节就左支右绌。

当时舆论上大家都为王部长掷地有声的言论热血沸腾,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为什么忽然这么“刚”?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5)

天津会谈

如果说这时候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态度转变所隐含的信息的话,那么第二个苗头出现在七月份,“天津会谈”之后,我相信很多人都回过味来了。

这一次依然是美国主动来找我们谈话,谈话的核心就俩字——“求和”。当然美国傲娇了一百多年,就算“求和”也要拽一下,所以在天津会谈前美国高官还访问了东亚几个国家,还准备搞军演,而中国只闷头搞自己的经济转型,以不变应万变。最后还是美国主动找来,说要聊聊。

天津会谈相比阿拉斯加会谈,我方对美国的态度在美国人眼里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变本加厉。

相比上次,天津会谈无论在措辞上,还是具体的谈判上,我方都拿出了更加严厉的态度对待美方,现在可以帮大家回顾一下当时我方人员的“战斗素养”:

“中美关系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一些人把中国当作“假想敌’。”

“只想解决美方关切的问题,只想得到美方想要的结果,单方面受益,既要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当天下午(7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舍曼时也明确提出防止中美关系失控的“三条底线”。这是继安克雷奇会晤后,中美高级官员再次面对面接触对话,也是中美双方又一次严峻的交锋。王毅此前表示,“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给美国补上这一课”,中方这次的讲话被认为是为美国补课准备的最犀利讲稿。

尤其让外界震动的是,中方在会谈中提出了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错误的清单,另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其中包含孟晚舟被无理羁押事件)。这被认为是中方“史无前例的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天下午在记者会上评论中美会谈时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千万不要低估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所以你看,中国对美国一次比一次强硬,但即便如此,美国还是要主动开启谈判,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改变:相比中国需要美国而言,美国目前更需要中国。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6)

2

自今年以来美国各种对华举措看起来很矛盾,你甭管它是联合印度也好,联合日韩澳也好,联合英加和东欧小国也好,美国在对抗最激烈的时候,嘴里还要解释一句——“我们跟中国是竞争,不是对抗”。

说白了,嘴上不饶人,下手却从不敢撕破脸。

所以透过表象去看,就会发现美国就像教员所说,是个纸老虎。造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就是,当下的美国可能外强中干,它不希望跟中国发展为彻底敌对的关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需要中国。

有人可能会问,是什么造成了美国更需要中国?是不是疫情?

我认为在疫情之前,美国精英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对应的制度优势给自身国际地位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威胁,并且特朗普已经在推动美国社会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彼时美国精英们并不愿承认“自身的霸权即将崩塌”这个事实,所以他们才会用“贸易战”、“极端制裁”这类暴力的手段去阻碍中国的崛起。

换句话说,如果在2016年特朗普能建立一个攻守同盟的话,也许美国不会担心2020年自己的困境,但可惜没有如果,特朗普看到了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于“美国”,最终反而给了我们夯实基础的时间窗口。而等到拜登入主白宫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疫情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已经感冒的美国从头到脚又泼了一大盆冰水,自去年年初疫情肆虐全球开始,美国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就开始迅速恶化,发展到今天更是造成了美国政治上的跌荡。而实际上社会问题的根本都出在经济问题上,而美国在疫情后应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可以与日本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制定的政策相“媲美”,简单来说就是“降息放水促消费”,而且诡异的是,资金走向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7)

日本降息放水就是为了提振制造业,拉动内需,但是最终结果是日本人民拿着多出来的钱大举买房买股票,还世界各地地买,最终造成了惊人的泡沫;而美国降息放水发现金的目的跟日本一样,但美国内部制造业同样羸弱,这就造成美国制造业留不住多少钱,更多钱最终涌入金融市场,这是疫情以来虚拟货币也好、美股也好疯狂暴涨的根本原因,所以你看美股每天都在创新高,在疫情之前有制造业这些打底或许还不那么让人心慌,但是疫情之后消费萎缩的情况下,美股依然像窜天猴一样,这就有点诡异了。

美国当前的债务已经涨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消化这个债务,无法阻止债务水平的持续上涨,如果债务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美国的经济泡沫还是会止不住地上涨。而这件事,最终将威胁美元体系的全球霸权。

美国的解决方案很全面,推动制造业回流,搞联盟来扩大消费市场……但问题在于,时间不够。那在这个关键时候,谁有能力拉自己一把?答案不言而喻。

只有中国。

在原本的选项里还有欧盟,欧元区同样具备巨大的市场容量,但问题在于欧元区在疫情攻击下自顾不暇,毕竟欧洲的支柱产业是第三产业,而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就是三产。与此同时,英国脱欧给欧盟国家造成的对美国的不信任正在加剧。

人民币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其重要性应该属于坐三望二,而从影响力来说,应该是坐二望一。为什么人民币体系会变得这么强?并且越来越强?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8)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工业制造能力的强悍。举个简单例子,当前国际惯例是外贸用美元结算,比如说汇率是6.55,一集装箱的货从中国购买,花了1310万人民币,结算时换成美元为200万,因为汇率在这几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换句话说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这就造成下一次购买同样的商品,就算刨除其他因素影响,仅汇率一项就要多花美元(人民币还是1310万)来采购。当然了,美国乐见于此,因为这样的话更多人就更倾向于还是花200万美元去采购,比如说买美国货。

但问题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美国没货,美国的工业体系不能满足全球各国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是中国却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国家的各类需求。这也是中国占据国际贸易比重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中国商品本身就物美价廉,但是美元贬值就会造成用美元结算的商家会不断付出更多的成本去采购商品,反映到账面上利润肯定是不断减少的。

所以,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用人民币结算呢?

想用美元的话再根据汇率去换就是了,反正人民币在不断升值。

当年美国用日元升值来搞垮日本经济的核心逻辑,能成功的重要前提就是日本的消费市场不够大,工业制造能力不够强,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全球化贸易不像今天这样彻底,日本也不具备现在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也是中国在当前选择“德国模式”来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的根本原因所在。很多人恐怕至今还不知道,当年《广场协议》签订,德国马克和日本日元同时升值,美国的目的也是打击这两个国家的制造业,但是德国有惊无险度过了危机,没有发生大衰退,直接原因在于东德西德合并,但根本原因在于德国依靠促进工业制造业升级和扩大内需度过危机。现如今我们基本采用的也是这样的策略。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9)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非常稳健,人民币体系后劲很大。

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可以通过贸易结算机制等金融措施,帮助美元体系稀释债务水平……当然了,这种好事美国人想都不要想。

它要争取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事,希望中国抛售美债不要那么猛,美元完蛋,中国必定也要受到冲击;第二件事,肯定是希望中美贸易摩擦减少,因为现在贸易战的承压方是美国,它需要中国市场消费它的高附加值工业品。

而且第二件事比第一件更重要。

但是主动权在我们中国,我们对高附加值工业品的需求正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因为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来解决高端工业产品的问题。至于说美债,在人民币体系国际化越来越顺利的当下,美债已经越来越不重要,毕竟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越来越多,高端产品我也越来越不需要从你美国购买,留那么多干吗,卖掉换成资源它不香吗?

这就是天津会谈上我国外交官敢“义正言辞”的底气所在。

“是你求我,你咋还这么嚣张?”

所以我认为,孟晚舟不认罪获释,其实不是西方司法体系对抗政治的胜利——这简直就是个笑话,而是在最为核心的政治博弈中,美国的利益诉求倒逼着美国向中国服软,最终促成了这个结果。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10)

欢迎回家

3

在我看来,孟晚舟不认罪被释放是这个改变的重大佐证,那么这个转变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呢?又会给当前的国际形势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我认为中美贸易战可能会迎来阶段性的暂停,但是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会变本加厉。说得直白一点,无论是我们的妥协,还是美国的“认怂”,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实力,美国在某些事件上退两步,在另一些方面肯定就会进两步。对中国来说,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我们可以更从容。

除此之外,我不认为我们会帮助美国化解金融隐患,但是不排除会做出一些动作,让美国以为我们在回报“释放孟晚舟”这一行为,但其实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比如说购买美国国债。

更重要的改变在国际关系方面。

美加澳英在近几年的动作,实质上极大地破坏了西方同盟之间的互信度,美国对中国的这种“低姿态”主要影响的是欧盟同五眼国家之间的关系,它展示了美国的某些软肋,尽管欧盟国家没有能力去利用这些软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无动于衷。

不出意外的话,《中欧贸易协定》在这之后会重新推动签订工作,而下一次美国将无力阻拦。而且很有可能,美国还会有一次重要人物的访华动作。

我认为这是这种转变将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好处之一。

当然了,除了这一转变之外,孟晚舟归国事件背后还藏着两大改变,这两个改变事关“美国霸权三叉戟”除经济之外另两股力量:军事与科技。这个我之后再说。

也许发出文章的时候,孟晚舟乘坐的航班已经在深圳落地,看直播中深圳机场来了很多人欢迎孟晚舟回家,我想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可能比任何人都要想念自己的女儿。

愿早日团圆。

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与富强,我们今天所见证的所有美好的事情才会发生。

谈谈你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看法(深度思考孟晚舟回国)(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