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

看过《三国演义》的,肯定对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桥段印象十分深刻,现在大家普遍都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计策,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品这段剧情,不禁还是有一些疑问的,那就是曹操虽然赤壁打败了,但是却没有折损什么大将,跟在他身边突围的至少有十员大将,而关羽只带了五百校刀手,硬拼起来真能打赢曹操手下的这些将领吗?

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1)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意气风发,南下直取荆州,号称八十万,实际是二十多万,但这也比孙刘联军加一起的五万人多了四倍有余,且曹操帐下大将不少,最后败退之时,曹操身边大将至少有,张辽、李典、文聘、徐晃、张郃、许褚、于禁、乐进、曹仁、满宠等十人。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赤壁撤退至华容道之前的全过程,为了掩护曹操安全撤退,先是徐晃对上了吴将凌统,接着是张郃奉命断后,阻击太史慈和陆逊,俩人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全身而退,刚追上曹操的时候,又碰到了赵云,俩人再次合力迎击赵云,让曹操再次安然脱身。

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2)

等曹操走南彝陵,行至葫芦口时,因军皆饥馁,埋锅造饭,结果张飞又杀了出来,原文写道:“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这关键时刻还得看虎侯许褚的,不过人困马乏、装备简陋,还得有帮手才能得以脱身。

我们从武将对阵情况可以看出来,刚开始对阵吴军大将之时,像徐晃、张郃都能一对一,甚至一对二,但是等碰到蜀军大将之时,都是二对一,甚至三对一,这里说明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吴军总体战斗力差一点,蜀军则强于吴军;第二个是在经过几番苦战之后,魏军武将的体力都有所下降,因为从之前与之后蜀魏将领交战情况来看,魏军将领的实力一点不弱,所以大概率是魏军将领体力下降太快,也为后来华容道众人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3)

曹操在众将的护驾之下,踉踉跄跄地跑到了华容道,此时跟着曹操的还有三百余骑,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而在此等待他的就是埋伏已久的关云长,面对关羽,曹操的第一想法竟然是:“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曹操哪里来的底气呢?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出,之前对抗追兵的,无疑只有徐晃、张郃、张辽、许褚、于禁、文聘,至少还有五人并未出过手,而且关羽只带了五百校刀手,曹操这边有三百余骑,置之死地而后生,曹操还想拼一把

但原文却写道,众将道:“人纵然不怯,马力也己乏,安能复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众将一路来没吃什么东西,虽然没打硬仗,但是也饿得没什么力气了,现在处于人困马乏之时,在关羽眼中真的都是插标卖首了,面对关羽,他们也都有自知之明。

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4)

并且这校刀手是关羽手下的“特种部队”,在关羽眼中战斗力极强,当年在攻打长沙之前,关羽就跟诸葛亮说:“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这就说明关羽对其战斗力是十分有自信的。

校刀手手持长刀就是上砍骑兵下砍马腿的,并且以逸待劳,魏军大败而来,士气已经到了冰点,从精气神的角度来看,完胜魏国众将。

因此,曹操在程昱的提醒下才上来跟关羽拉起了关系,用昔日旧情来打动关羽,结果还真的奏效了,当然这一切也都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只能说关羽在蜀国这边被诸葛亮算计了,在魏国这边也被程昱给看得透透的,论打仗,关羽没怕过谁,但是一谈感情,关羽可就不行了,讲义气的“老毛病”就犯了,宁可违背军令状,也不忘恩负义,不过,这也是关二爷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

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华容道上关羽只带五百校刀手)(5)

不管怎么说,如果真打起来,曹操势必全军覆没,但是这却是一个从开始就注定了的结局,就算曹操身边此时没那么多武将,单就一个程昱加张辽就可保曹操一命。

不知道你觉得这么分析对么?如果你也这么认为,请点赞;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