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黄渤徐峥同台(黄渤还有王宝强)
2005年,在《疯狂的石头》片场,黄渤第一次见到了徐峥,心里想着,“嘿!猪八戒来了!这可是全组里唯一的一个明星呀。”再一转眼,看到导演宁浩坐在一张大长桌子后面,整个一小孩儿,黄渤一下虚了,感觉这电影有点像学生作业的意思。
住宾馆的时候,王迅跟黄渤分到了一个房间。那时王迅是文工团的编剧,穿上军装挺拔正气,小提琴也拉得特棒。再一瞧黄渤,一头乱发,穿着一身破夹克,走路说话都是一副痞子模样。
王迅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觉得黄渤)是挺操蛋的一个人。”两个人在房间里一句话没说。王迅坐了不到五分钟,坐不住了,起身就去找制片主任,说他要换房间。
哪想这部成本才200万的电影上映后,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宁浩、徐峥、黄渤成了铁三角,而王迅签了黄渤的工作室,人前人后都“渤哥”、“渤哥”地喊。
2018年,也是疯狂的一年。由宁浩监制、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上映22天票房突破30亿,豆瓣评分也飙到了9.0。
另一边呢,黄渤带着王迅奉献了《一出好戏》,黄渤放话说票房要超过30亿,结果一旁的王宝强帮他挽了下尊,“你呀最多10亿。”毕竟王宝强自己导的《大闹天竺》,也就拿了7亿票房。
徐峥跟黄渤,依然在演市井里晃荡的普通人,但内核却比从前多了几分苦涩。《我不是药神》里,徐峥看似嬉笑怒骂还有那么几分鸡贼,看着他一边装模作样跟印度人道谢,一边又用普通话骂人,还是好笑。只是剧情越往后走,这个人物就越沉重,直至最后他完全牺牲了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药神”。
徐峥在药神里有好几场哭戏。有一场五个人吃火锅的戏,徐峥一边喝酒,一边把自己扳回到程勇的角色里,“必须得闹翻,把他们都赶走。”拍了整整一晚,徐峥喝了两瓶黄酒,“拍完之后很过瘾,我们都坐在监视器前流泪。”
《一出好戏》里的黄渤,也是同样的沉重。他演了一个公司里不起眼的小员工,整日做着中娶舒淇的白日梦。结果真的中了6000万,却发现自己置身一个绝望的孤岛。
黄渤用孤岛求生来映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寓言,为了吃食丢了尊严的知识分子,只看利益人性淡漠的资本家,还有一直渴望推翻旧有秩序重获新生的底层屌丝。
有一幕戏是,黄渤企图告诉大家孤岛的真相,却被大家认为他是疯了。他突然笑了起来,越笑越大声,越笑越夸张,一直笑得流出了眼泪,那笑声中仿佛有无限的悲怆与凄凉。大多数媒体都给了黄渤的处女作好评,但也有观众不买账,看完留下三字影评,“不好笑”。
一直以来,好笑不好笑,是评判一个喜剧演员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疯狂的石头》里,徐峥跟黄渤都不算主角,但只要每次镜头一给到,就能大放异彩地抢风头。徐峥顶着一颗反光的光头狂揍秘书的戏是好笑的。黄渤明明蓬头垢面,还要指着衣服说,“牌子货,班尼路”,也是好笑的。
后来的《人在囧途》,又换了一种搭配。徐峥跟王宝强,一个洋气一个土气,一个精明一个憨傻,一个倒霉一个幸运,原本两个世界的人,偏偏被命运捏合在了一起,两个人身上强烈的反差,也带来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2012年徐峥又拍了一部《泰囧》,算是《人在囧途》的加强版。他把黄渤还有王宝强都凑到了一起,三个人好笑死了,也成功死了。
三个人,确实各有各的喜感。徐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天生有种大城市人的精明与刁钻。所以他擅长演各种倒霉又刻薄的精英,总是在自鸣得意的时候挨上一记生活的重锤,令人觉得解气又好笑。
而黄渤呢,虽然出生知识分子家庭,但很早就跑出去混社会了,什么三六九等的人都见过,所以演起各种混混得心应手。他的喜感有一种虚张声势的胆怯,越逗越怂,越怂越逗。
而王宝强的喜感,更像是浑然天成。出生河北农村的他,进了城市之后总是适应不良,见了刘德华噗通一跪,见了生人呵呵傻笑。他越是表现得局促,越是与环境格格不入,大家就越觉得好笑。
过了两年徐峥再拍《港囧》,去掉了黄渤,去掉了王宝强,整部片子充斥着荤段子与怀旧金曲,电影一下就变得不好笑也不好看了。
陈佩斯讲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马东说,我这种人底色总是苍凉。大概越是深夜有过痛彻心扉的人,越是能爆发快乐的笑。
表面看起来很peace的徐峥,一直是个很有野心的演员。他当过几年话剧演员,演过不少先锋话剧,但他却不喜欢这种与现实观众隔离的舞台。徐峥演过一部讲大宅门之内通奸虐杀的舞台剧,直接想骂娘“这他妈什么玩意儿啊,你排这戏弄出来干吗,跟现实没有一点关联。”
徐峥又跑去演影视剧。《李卫当官》没火,反而是《春光灿烂猪八戒》火了。这也让他很是苦恼了一阵子。
黄渤讲过一个关于徐峥的段子:有一次徐峥去银行取钱,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很有礼貌:“徐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我要取一万块钱。”“好的,您稍等。”咔!工作人员业务娴熟地关闭窗口,却忘了摁掉话筒,转过脸就吆喝道:“哎哎哎!给猪八戒拿一万块钱!”
后来宁浩拍《疯狂的石头》,徐峥是里面最大腕的演员,也是唯一一个毛遂自荐不要片酬的演员。
黄渤呢,一开始梦想的是做歌星。在歌厅唱歌的时候,他一晚上可以喝11瓶啤酒,喝完还不醉,接着上台唱歌,一边唱,一边打嗝。
他也会在台上跳舞,当时他有一个标志性的结束动作,就是有“唰”的一个平转跪在地上,然后享受台下欢呼。直到有一天演出,他跳到那里,看到下边有嗑瓜子的,有搂着小姐的,“当”就停住了,觉得跪不下去。
也是误打误撞,黄渤就成了喜剧演员。黄渤看自己演的喜剧片从来都不会笑,“你们看的时候是抱着一个,啊啊,你看高兴就乐,我看的时候全都是问题。看的时候就是,哎,这节奏快了,啊,这块可能根本就不用说这句话,其实后边效果会更好。”
在演《天下无贼》之前,王宝强在片场求角色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会功夫的我会功夫的!”
做替身的时候,王宝强曾经代替男主角,从一辆两米多高的防火梯上,摔到下面的水泥地。要不断地摔,一直摔到导演喊“OK”。王宝强爬上梯子,直接往下跳,手肘流血,整个袖子都湿了。当天他拿到的报酬是50块钱——比普通群众演员多30块。
当初就是看了一部《少林寺》,让王宝强8岁就上嵩山,当了俗家弟子。结果下了山之后发现,会功夫没什么了不起的,能逗人笑才是真本事。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唐探》三部曲,王宝强一直都重复同一种角色,那就是一个又傻又真诚的农村人。
2014年,宁浩拍了《心花路放》,虽然片子里依然充斥着黑色幽默,但本质却是一部文艺片。有一幕是,黄渤与徐峥演的两个失意中年男人,遭了陪酒小姐的“仙人跳”,不得不穿着浴袍,深夜流落街头。一会儿是两人拥在一起哆哆嗦嗦地唱着“敢问路在何方”,一会儿又是两人持枪火拼,用广东话讲着“从今日起,我同你恩断义绝”的对白,分外好笑,也分外悲伤。
肉眼可见,宁浩没了《疯狂的石头》那股疯劲儿,黄渤与徐峥也不再是电影里的愣头青。
卓别林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曾经让陈佩斯领悟到了喜剧演员的真谛,“一个伟大的日子,卓别林在舞台上完成了自己追求一生的事业,最后跳进一面大鼓。以痛苦换来了观众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长久以来,喜剧演员让人们发笑的,其实正他们身上的痛点与错位。徐峥的聪明算计,是与他的疲惫怯懦相伴随的。黄渤的每次强颜欢笑的背后,都有一声声失落的叹息。不论王宝强有多成功,他也总会流露出大城市人不曾有过的迷茫彷徨。
这几年,徐峥黄渤还有王宝强,都有点厌倦一直当个演员,开始去尝试其他定位。
王宝强自己当导演拍了一部《大闹天竺》,虽然基调仍是喜剧片,但他在电影里加了不少功夫元素。徐峥不光当导演,还当监制。他喜欢跟新人导演合作,《催眠大师》、《超时空同居》、《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都有徐峥监制参与。黄渤从2010年期就有当导演的想法,但一直磨到现在才磨出来《一出好戏》。这部处女作,不但不好笑,反而相当严肃,相当正经。
不再好笑,对一个喜剧演员来说,也许并非坏事。毕竟大笑与大哭,都不是人生的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