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

“拯救老屋行动”今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引发各方关注。新京报记者获悉,这个项目其实已经运行了几年,具体操作模式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资助50%的修缮资金,带动村民出资和地方政府整合其他项目资金解决其余50%修缮资金,同时寻找设计研究团队,无偿为传统村落提供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以此形成财政资助为推动、房屋产权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模式。

2016年起,“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分别在浙江省松阳县、江西省金溪县、云南省石屏县、云南建水县四个县展开,12个村实施“特色村落保护”项目,共投入资金1.71337亿元。

浙江松阳:利用型模式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1)

松阳老屋的多是夯土墙、小青瓦式样的民居。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松阳老屋多是以夯土墙、小青瓦、木架构、马头墙为特色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面临着梁柱糟朽、墙体坍塌、屋面渗漏等问题,同时,无人居住维修加速了老屋的衰败进程。

松阳县整县推进项目共修缮142栋老屋,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一个县域内实现传统村落整体的保护与利用。

具体路径是以村民自愿申报为原则,参与制定修缮方案,村民自己选择施工队伍,补助资金直接补贴给村民本人,激发村民保护传统村落的主动性。

外出打工村民陆续回乡,一大批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开发乡村旅游、搞特色种植养殖,还有的从事非遗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等,激活了传统村落。据统计,实施老屋拯救行动后,松阳县超过60%的乡村植入了民宿、康养、文创等新业态。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2)

松阳老屋修缮前。受访者供图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3)

松阳老屋修缮后。受访者供图

江西金溪:抢修型模式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4)

金溪老屋的特点是赣派建筑。受访者供图

金溪老屋大多数是赣派建筑,具有青砖黛瓦白沿边的建筑特色,区别于徽派建筑,有人称金溪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不过,经过上百年的风雨洗礼,金溪老屋曾普遍面临雨水侵蚀、房屋倒塌等损毁的风险,其中部分村落面临着九成空心的问题。

金溪县整县推进项目保护了651栋老屋,在四个项目中体量最大。平均下来,每栋老屋有4-5户村民,总共涉及3000多户村民,受益人口近万人。在维修中,当地县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为村民增加补助,最终村民只出20%的维修费用,贫困户还能得到全额资助。

具体操作是以保护为前提,对村民亟待修缮的老屋进行抢修,控制单栋老屋的维修成本,尽可能维修更多的老屋。

金溪县对部分老屋进行了托管,村民们得到了一定租金,享受到老屋带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村民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家老屋的价值,可以说是点亮了金溪古村古建保护发展的“火种”。据悉,在拯救老屋行动的带动下,社会力量参与维修老屋的积极性高涨,近两年来,当地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维修了200多栋老屋。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5)

金溪县双塘镇古圩村周氏祠堂修缮前。受访者供图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6)

金溪县双塘镇古圩村周氏祠堂修缮后。受访者供图

云南建水:利用 抢修型模式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7)

建水老屋融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特色。受访者供图

建水县的老屋,长期以来是“汉族 少数民族”混居,这片红河建筑区具有十分强的可塑性,在当地的苍台村有被誉为云南版“小布达拉宫”的土掌房,上千栋连成片,在落日余晖的映射下,远远看去金碧辉煌。不过,建水县的老屋大多位置偏远,难以吸引外界保护资金投入,对当地村民来说,维修成本较高。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8)

苍台村连片土掌房被誉为云南版“小布达拉宫”。受访者供图

建水县整县推进项目共修缮87栋老屋。在修缮房屋的同时做好村落环境的保护及文化的传承,让老房子用起来、活起来。

具体实施根据本地的财政力量出发,针对老屋的不同状况,采用了抢修和利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修缮方式,因地制宜地修缮老屋。

在建水县,拯救老屋行动,不仅仅只是修缮房屋,还涉及了村庄环境的营造、文化及民风民俗的传承等方方面面。以一栋房子带动整个村的面貌改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得到提升,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9)

建水县荒地村老屋修缮前。受访者供图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10)

建水县荒地村老屋修缮后。受访者供图

云南石屏:引入新型业态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11)

石屏老屋兼具中原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受访者供图

石屏县老屋是中原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既有汉文化的大气磅礴,也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秀气,斗拱、牛腿、雕刻等构件具备当地特色。但因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房子空间较小,当地老屋普遍缺少活化利用的条件,没有旅游开发公司愿意投资保护老屋。

石屏县“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修缮完成老屋98栋,涉及7个乡镇25个传统村落,修缮建筑面积达到近5.3万平方米,资助232户村民,其中有28户低保户。

作为曾经的贫困县,当地大部分依托抢修的模式,结合当地危房改造项目,将这些老屋先保护起来。

通过老屋修缮,动龙港、符家营、小瑞城村、郑营、岳家湾、化石村等乡村,植入雅集生活馆、村史馆、农家乐、文化产业、艺术家工作室等新型业态。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12)

石屏县坝心村老屋修缮前。受访者供图

老屋整治前后对比(揭秘全国拯救老屋行动四大)(13)

石屏县坝心村老屋修缮后。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