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可能是塑料薄膜冒充的(谣言何以满天飞)
近期,一段“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中流传日前记者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近三年,北京抽检的紫菜样品中未发现“塑料紫菜”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27日谈及了“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等虚假报道他指出,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对造谣者给予治安拘留处罚谣言大家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评,要严惩但有关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平实,不要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起标题(中新网2月27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紫菜可能是塑料薄膜冒充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紫菜可能是塑料薄膜冒充的
近期,一段“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中流传。日前记者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近三年,北京抽检的紫菜样品中未发现“塑料紫菜”。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27日谈及了“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等虚假报道。他指出,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对造谣者给予治安拘留处罚。谣言大家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评,要严惩。但有关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平实,不要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起标题。(中新网2月27日)
紫菜竟然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说实话,微信朋友圈这类东西我一般是不看的,不是有人称微信朋友圈有“三绝”,就是“谣言、代购和鸡汤”,但涉及到平时爱吃的紫菜汤,还是忍不住看了这段视频,当时看后心里很吃惊,便拿出家里的紫菜浸泡后拉拽,发现很容易扯断。当时就想,该不会又是谣言吧,十几元一代的紫菜,用塑料造假,时间和成本划算吗?
正如毕井泉说的,这种谣言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吃了第一口发现是塑料,还会吃第二口吗?这么简单就很容易识破的谣言,为何还会满天飞呢?首先该谣言戳中了很多关心食品安全的网友的痛点。食品安全重于天,近几年食品领域的人造灾难常常进入公众视野,毒豆芽、染色馒头等屡屡刺痛人们神经,以至于只要有风吹草动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次,微信作为一种封闭的熟人圈交往的社交媒体,大量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类谣言正是在亲朋好友的“苦口婆心”下转发。微信谣言具有反复传播之特性,与微博谣言“来去匆匆”不同,微信谣言却呈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点,很多流传已久的谣言如“割肾”“迷药”“抢孩子”“禽流感”等,只要换一个马甲就可以死灰复燃。加之很多人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在无能力也无精力判断真伪情况下,随手就转发了出去,成了谣言的传声筒。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自媒体传播中,这句话就有一点过时了。如今,知识体系如此庞杂,即使真是智者,遇到知识盲区,照样无法分辨真伪。自媒体平台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即使真有几个智者,也无法阻止谣言泛滥。因此首先权威部门要及时发声,澄清谣言。其次,要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些人平时开玩笑和搞恶作剧惯了,不拿当回事,等真被拘留悔之晚矣。 三媒体报道要客观、公正、平实,不能跟风更不能做标题党。四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不轻信谣言,制作这种不良信息的人或平台的目的,无非就是提高点击率以获得其不当利益。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忽略,如果有人看不过去而转发了,建议他转发后第一时间就把它删除。
对待谣言,我们要理性辨识,少一分盲目的“随手传播”;多一些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的怀疑态度,少一些简单却错误的主观情感投射,不给谣言产生的土壤,进而使朋友圈的谣言数量减少到最低。
(作者:直隶巴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