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遗传与变异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3节)

第1节 DNA的复制

教学目标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2450.html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3.通过学生对DNA复制的推测,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4. 通过探究DNA分子复制的验证实验,再次领悟同位素标记法,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议下载使用视频:【情境素材】DNA的复制。)

教师展示一对母女(如明星戚薇和女儿,父女等均可)的照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女这样像?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传递给了子代。

那么,何谓DNA的复制?

所谓DNA的复制就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1DNA→2DNA。

那么,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

二、讲授新课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1.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没有旧的部分。

2.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

3.分散复制(弥散复制):新复制的分子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机组合的。

如何来判断DNA的复制究竟是哪种方式呢?这就需要用假说-演绎法来预测。

(二)对DNA复制方式的探究

【作出假设】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式的复制

每个子代DNA均由1条母链和1条子链组成。

问题1: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DNA的组成是什么样的呢?

高中遗传与变异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3节)(1)

问题2: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识”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问题3:如果用同位素(放射性)进行标记,用什么元素?(N、P)

问题4:如果亲代DNA是15N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

(亲代:15N/15N-DNA (全部)

子一代:15N/14N-DNA (全部)

子二代:15N/14N-DNA(1/2) 14N/14N-DNA(1/2) )

问题5:要验证上述预测,就要分别观察亲代和子代的情况,但实验中,复制后的DNA分子混合在一起的,不易分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使其发生分层)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2046.html

高中遗传与变异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3节)(2)

【验证假设】

学生阅读教材并观察讨论图示: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DNA是肉眼看不见的,如何才能分辨DNA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经典实验中用同位素15N 标记的方法,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是怎样的,在整个实验中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细胞中提取出的DNA离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层层分析,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得出结论:DNA的确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同时还能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故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小结:总结本实验假说演绎的流程。(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三)DNA复制过程

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DNA复制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明确DNA并不是由原来DNA分子产生一个全新的DNA分子,而是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开,每一条链(母链)作为一个模板再配上一条子链,这样形成的2个DNA分子每个都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NA复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DNA双螺旋结构在DNA解旋酶作用下解旋成2个单链片段;(2)以解开的每一条单链片段(母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提供原料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各自互补配对,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连接成一段子链;(3)子链不断延伸并与对应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形成各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的2个DNA分子。

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DNA复制过程的特点、条件等,领会DNA的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与复制的关系。

思考:(1)DNA复制过程的特点有哪些?(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2)DNA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DNA复制所需要的酶有多种,教材中介绍的“DNA解旋酶”、“DNA聚合酶”只是其中主要的两种。)(3)DNA复制的场所在哪里?在什么时间进行的?(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复制时间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教师还可结合教材经典实验中大肠杆菌的半保留复制图例,计算在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含15N DNA分子的个数及所占比例,进一步强调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知识解析】“图解法”分析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的特征,探讨DNA自我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正是由于DNA分子的这一复制过程,才使得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高中遗传与变异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3节)(3)

DNA分子复制产生出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分子。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分子,其中原亲代DNA分子的链有两条,新合成的链为2n 1-2个,在复制过程中,所需要某种碱基数为(2n -1)aa为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数目。

三、课堂反馈

1.DNA的复制是在细胞的______分裂和______第一次分裂前的_____期进行的。复制是指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来合成____________的过程。复制特点是______________。复制过程必需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_______________为原料、_______ 提供能量、_____的催化等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为DNA的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并有_____________能力保证复制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亲代DNA分子通过复制形成了两个____________,新形成的DNA分子都是既含一条_____链、又含一条_______链,因此,称DNA的复制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丝 减数 间 亲代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 边解旋边复制

亲代DNA分子一条链 脱氧核苷酸 ATP 酶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结构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母 子 半保留复制

2.一个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保留有原来母链的子代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 原来的母链占全部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为______。

A.1/2 B.1/4 C.1/8 D.1/16

答案:B C

3.一双链DNA分子在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 A )

A.1/2 B.1/(2n-1) C.1/2n D.1/(2n 1)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