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京华物语日穷岁尽)
《北京的春节》(增订本),何大齐 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月版。
老北京人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事情。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是高潮期;往后一直要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是尾声阶段。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长,活动内容必然就十分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灶、办年货、除尘垢、贴春联、挂“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贵、放鞭炮、驱邪祟、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吃元宵、观龙灯、猜灯谜、看花会……这些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中国人一向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教育子孙后代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树立良好家风的原则。为了监督一家人的日常行为,鼓励鞭策家人按礼教规矩行事,就出现了在厨房这个最容易产生家庭纠纷和口舌的是非之地供奉灶王爷的习俗,用他来监管婆媳、妯娌以及全家人,让众人有敬畏之心。这也形成了全民共识,那就是灶王爷要把每个人的表现都记在心中,到腊月二十三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将亲自到人间视察,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奖惩,从心理上引导人们宽容行善。所以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长辈都会买糖瓜和其他供品,严肃地举行叩拜烧香仪式,恭送灶王爷上天。这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是很可笑的,但这种教化民风的仪式,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有着积极向善的意义。
“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也叫“扫尘日”,这是在过年前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拆洗被褥衣服、清洗器皿家具、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全民的卫生日,无疑是有利于全民健康的。现在政府提倡的“爱国卫生运动”,与此也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因为“尘”和“陈”同音,所以这项活动就有了“除旧迎新”的含义,寄予了人们把陈旧的运气、穷运、晦气统统赶出门的期望。
就像人们洗浴后要梳妆一样,扫净庭院后,自然就要装扮一下。首先要贴春联、挂“福”字,用大红纸写“福”字贴在迎门的影壁或屋内的墙上、院子里的水缸上等等。传说恶鬼怕火光,因为火光是红色的,所以红色就可以驱鬼。“福”字象征着来年的五福临门:一福是长寿;二福是富贵,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三福是康宁,身心健康安泰;四福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五福是子孙满堂,老有所依(也有人说是善终)。这五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只不过在春节欢乐的日子里,体现得更集中。
同时,还要买年画贴在屋里,年画的内容都有“福、禄、寿、喜”的寓意。比如大胖小子抱一条金红色大鲤鱼,有“吉祥有余”之意;“喜鹊登梅”寓意喜讯到家;贴大红对联和挂五彩的挂钱,是为祈福纳祥、驱灾求安之意。总之,节前的一切装饰准备,无不反映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从古至今不变的民俗,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全民奔小康的步伐中,红红火火过大年,是对逝去一年的回顾,是继续前行的加油站。
当过节的装饰布置和各种美食佳肴都准备停当后,三十晚上祭祖的时刻就到了。平日收藏起来的先祖画像、列祖列宗的木质牌位都被供奉在案上,供品丰盛,红烛闪闪,香炉里燃烧的高香,烟影缭绕,缓缓飘散。家里人按辈分,顺序下跪磕头,气氛庄严肃穆。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按大人指点,叩头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幼小的心灵也逐渐埋下了敬祖追远、孝先启后的种子。
除夕夜的团圆饭,首先是全家人都要到齐,如有因故不能回家的人,也要留个空座位,摆上碗筷,象征此人也在场。家是辛勤劳作的人的心灵港湾,这是亘古不变的。桌上的菜肴不但丰富,还都有吉祥寓意。“红烧鱼”取火红的日子、富裕的生活之意;“炖鸡”取吉祥之兆;“火锅”祈求来年的日子人丁兴旺、红红火火……望着坐在正座的祖辈、坐在旁座的父母,我们这些坐在下座的兄弟姐妹,满心着急地等待着,因为只有长辈动筷子,我们才能大快朵颐。这些日常规矩,长幼有序、尊老敬祖的道德观,在春节阖家团聚的每一次欢乐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浸润教育着我们。
小时候感觉欢欢喜喜过大年,让我懂了好多的事儿。现在想起来,认识到几千年来在生活中所积累下的生活习惯,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习俗,体现在礼仪形式中,而这礼仪形式,蕴藏的都是我们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孔子说“礼养德”,意思是礼仪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祭祖
除夕之夜供桌前,慎终追远敬祖先。
香烟缭绕献祭品,后辈子嗣跪拜年。
春节祭祖,是最隆重、最有仪式感的活动。
记得我小的时候,到了大年三十,过年的气氛已经十分浓烈了,胡同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厨房里阵阵飘出年菜的香味,孩子们前蹿后跳地欢闹……
傍晚时,家中的长辈开始布置晚上祭祖的供桌。他们抬出一个长约一米五、宽约三十厘米的木匣子,先从匣子里取出太祖的两幅画像,奶奶说这叫“影”,是对祖先遗像的尊称。这两幅像都装裱成轴,悬挂在正北的墙壁上。画上是老太爷和老太奶奶,老太爷身着官服,老太奶奶身着官眷女服,十分雍容华贵。画像下面是摆好的长条案,把木匣中依次取出的木质牌位按辈分高低,从中间向两边排列摆放。这些木质的牌位,每块高约二十厘米,宽约六厘米,分内外两层,插在一起。上面用端正的小楷写着“显考某某之位”“显妣某某之位”。下面有一个木插座,长方形,有四厘米高,插好之后,看上去就像墓地上立的石碑一样。
在条案前摆上一个八仙桌,铺上桌布,最靠前的位置放一个铜质的香炉,里面盛有灰白色的香灰,祭拜完了把香插在里面,让它继续燃烧。香炉左右是锡制的蜡台,上面插着鲜红的蜡烛。用高脚的盘子盛上各种干鲜果品,左右成对,依次摆放。这时母亲会把刚出锅的大馒头,在正中心点上一个红圆点儿,叠摞起来,也是高高的,左右各放一盘。在供桌前的地上,放一个蒲团,是为祭祀时跪拜用的。一切准备停当,就等晚上团圆饭前,全家聚齐,举行祭祖仪式。
到了晚上,先把刚做熟的鸡鸭鱼肉和刚出锅的饺子摆上供桌,这时供桌已是满满当当没有空隙了,用这满桌的丰盛来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心。此时,全家人都到齐了,站在供桌的两侧,点亮红蜡烛,把打开包的成品香也都点着,每人三支。屋子里瞬间烟雾缭绕,香味扑鼻,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孩子大气儿不敢出,看着长辈,一位一位地轮流上香跪拜。他们趴在蒲团上,深深地埋下头,再抬起头,双手合十,看一眼牌位,如此反复三次,方才站起,把手中的香插到香炉里,然后恭敬侍立旁边。以辈分和年龄为序,长者先幼者后,依次对祖先行大礼。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大人的指教下,也跪叩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
听说早年间祭祖要三跪九叩,就是叩三个头,站起身来,再跪下去,叩三个头,如此反复三次,这才是隆重的祭祖礼节。后来简化了,到我小时候已经是一跪三叩了。全家人都祭拜后,父亲会对着影像牌位说些给祖宗拜年了、求祖宗保佑后人安康等吉祥话。仪式举行完了,供桌上摆放的祭品中刚做的鸡鸭鱼肉就端到年夜饭桌上,全家人和祖宗共同享用,其他干鲜果品,要一直摆到初五。“影”和牌位用完后收回木匣子里,待来年再请出。
这种祭祖仪式,无言地教导了我们这些孩子,在我们心里种下了孝先启后的种子。
孔子说“礼养德”,看似烦琐的祭祖仪式是中国礼仪的典型代表,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使我们懂得感恩追始、饮水思源。而恪守伦理,也成为我们一生的做人准则。
除夕团圆饭
阖家团圆在除夕,鸡鸭鱼肉摆上席。
饺子出锅腾热气,火树银花冲天起。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过年。从腊月初八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个时段都有相应的庆贺活动,除去各种各样的祭祀、祈福仪式之外,大多以吃、喝、玩、乐为活动主题。而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这顿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像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代表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当作此人在场。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预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古与“祥”通用,有吉祥的意思。
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所以选上好的白菜心,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腻,颜色形状像金元宝,吃起来图个吉利。还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祈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 也寓意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这一大桌子团圆饭,每样都有说道,里面满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啊。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了除夕下午,全家都会动手参与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因为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我们这些孩子也兴奋地跑出跑进,把包好的饺子一趟一趟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饭菜摆好,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吃饭也是奶奶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开始吃喝,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我们发了压岁钱,直到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里沉入梦乡。
压岁钱
大年初一拜新春,家中尊长喜在心。
晚辈齐来行大礼,红包压岁寄情深。
我小时候, 最盼望的事儿就是过年。因为有很多平日里吃不到的零食、丰盛的饭菜、见不到的玩具,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高兴的事儿太多了。尤其是长辈和亲朋好友,在拜年时都会给孩子压岁钱,逛厂甸庙会时可以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兜里有了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一回了。
我家是个大家庭,奶奶、叔叔、姑姑、父亲、母亲,还有我们这一大帮孩子都生活在一起。初一第一件事是先拜年,去客厅给已就座的长辈们磕头。因为爷爷已去世,奶奶是一家之主,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对着奶奶双膝下跪,口中还要说:“奶奶新春大吉!”奶奶慈祥地笑着说:“起来吧!”顺手递过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然后依次给父母、姑姑、叔叔磕头,大人们都满面带笑,孩子们磕完头,必有压岁钱。老少喜气洋洋,全家其乐融融。
初二开始走亲戚,先到外婆家拜年。外婆家那时在哈德门外打磨厂住,比我们家人还多。外公、外婆、姨、舅、各门亲戚,得有几十口人。磕头那是必须的,不过也不白磕,袋里塞满一个个红包,听到的都是长辈们的祝福和鼓励。外婆就爱说:“好好念书,长大了有出息,做大事!”那时年纪小,听了只是诺诺应承,并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只想着兜里的钱可以买什么玩具、什么零食。现在想起来,那都是长辈的关爱啊!
说起压岁钱的历史,那可长了。在汉代就有记载,传说有一种叫“祟”的恶鬼,每年三十晚上趁小孩儿睡熟之时,就悄悄地从门缝中侵入房中,跑到床边儿伸出惨白的手,摸小孩儿的头,孩子被吓得大哭,因此得病高烧不退,以致痴傻。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就开着灯坐床边儿“守祟”,据说这就是三十晚上“守岁”的由来。后来在嘉兴府,有户老来得子的夫妻,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交给孩子玩儿,没想到深夜出来的“祟”看到红纸和铜钱,吓得扭头逃窜,无影无踪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效仿着用红纸包钱给孩子,来镇压邪祟,因“祟”与“岁”同音,慢慢就演变成“压岁钱”了,成为中国传统的习俗。
这压岁钱不仅有辟邪驱妖的寓意,更多的是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祈求下一代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清代有首诗名为《压岁钱》,诗中这样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一幅大人孩子阖家欢乐、守岁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
在给压岁钱这件事上,后来又添了很多讲究。例如数字要有吉祥寓意,如果给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顺”之意;如果给八十八元,就取“发发”之意;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好运”。所有这些,都是长辈对后代的殷殷寄托,是年文化的一种形式。人小的时候可能只知道有人给红包好玩儿,但成人后回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礼仪,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血脉不断、继世传家、绵延生息的传统,给春节的盛典增添了欢乐。一晃七十年过去了,轮到我给孙子、孙女压岁钱了,那红包里,也是我的祝福和期望。
拜年
正月初一拜亲朋,长幼有序各不同。
作揖叩头道吉祥,恭贺新春乐融融。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了拜年这一说,到唐代开始盛行起来, 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写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好,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
我小时候要先给家中辈分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
我家亲戚朋友多,要在除夕前准备好拜年礼物,在西四牌楼路西的福兰斋,买好若干点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点心匣子里的“细八件”,还要买一些茶叶、水果、酒等,提的东西因人而异,有选择地送。
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见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头,口中还要说着祝二老长寿等吉祥话,外公外婆总是笑不拢嘴地夸奖一番,接着就给压岁钱,见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礼,大家其乐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饭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们家的可不一样,别有风味。我特别记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丝和胡萝卜丝加上各种作料炒制的,晾凉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饭桌香味扑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礼数可多了,男人见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见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侧腰间摇动,腿还要半蹲下,这个礼节叫“拜拜”。见长辈一般是行叩头礼,平辈相见互相作揖或拜拜,当然像我家长辈多,对上一辈也就改良成作揖了。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后才向屋内各长幼依次行礼。拜年时也要注意不说忌讳的事,生病、死亡、离婚等都要回避,多说快乐高兴的事儿,多用吉祥词语。
春节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可以增强感情,融入亲情,相互关怀,相互祝福,是老北京融洽人际关系的极好时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拜年方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代之以手机微信拜年。话语虽在,但似乎人情味就淡多了。
本文选自《北京的春节》(增订本),较原文略有删节修改,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本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丨何大齐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青青子
导语校对丨卢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