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根大黄鱼多少钱一斤(一斤上万元价格堪比黄金)
一斤上万元,价格堪比黄金!比熊猫还金贵?捉到一条,就值11万!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野生大黄鱼。
2018年上海的某家餐厅有一张天价菜单走红网络,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8个人就吃了40万!其中光一条野生大黄鱼7斤4两就高达11万。
光这道菜就占据了总价钱的四分之一。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大黄鱼凭啥那么贵?
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大黄鱼一开始价格十分低廉,后来价格才一路飙升到天价。
早在40年前,野生大黄鱼数量极多,卖不出去的只能喂鸡喂鸭。然而现在的价格却是天价。
如此巨大反差不禁让人疑惑,是什么让他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了身价暴涨?那么我们今天就要聊一聊野生大黄鱼的心酸历程。
中国人捕捞大黄鱼的历史
要说中国使用大黄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有关记载,在夏朝人们就掌握了海上捕鱼能力,到了两晋时期,大黄鱼就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了。
再到后来,也就是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击舟水中,鸟闻之而高翔,鱼闻之而渊藏。”,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敲击船板可以捕获到更多鱼。
这让本来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美味,走向了平民的餐桌。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人们更是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发明了敲鼓法。所谓敲鼓法,就是利用巨大的声音将鱼群震晕,从而一举捕捞的办法。
虽然这种办法有点赶尽杀绝的意味,不过在那个时候,捕鱼设备相对落后,加上该技术只有少数几个人掌握,并不外传,所以对鱼群并没有什么伤害。
人们之所以如此痴迷于捕捞大黄鱼,是因为野生大黄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江南一带非常受欢迎。
它最珍贵的要数鱼胶,口感细腻,营养价值极高,不管是对孩子长身体还是女人坐月子来说,都是大补的东西。再加上价格低廉,更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
野生大黄鱼数量稀少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回归正题,在上世纪中叶,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浙江舟山渔场。也是野生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物产十分丰富。是大黄鱼栖息、洄游、产卵的主要场所。
大黄鱼的的数量简直是铺天盖地的多,一到汛期,整个渔场都成了大黄鱼的世界,满眼的金黄,当时人们认为这里的大黄鱼资源千余年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让大黄鱼一度成为最便宜的海鲜。
之所以这么多的大黄鱼,这得益于它超高的繁殖能力,一次就可以产出100万粒鱼卵,加上环境适宜,更加无休止的繁殖。
当时在浙江一带,几乎所有的渔船都在捕捞大黄鱼,在大街上大黄鱼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会挂着黄鱼,这可上天赐予普通来百姓的美味。
可就在上世纪70年代,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就发生了断崖式下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50年代,浙江温州的仓南县来了两条福建渔船,专门捕获大黄鱼,当时用的就是敲鼓法。
据有关专家解释,大黄鱼作为石首科鱼类,有一种特殊功能,头部有一对大大的耳石,这对耳石主要是由碳酸钙组成,有着保持平衡和听觉的作用。
一旦大黄鱼在水里出现身体不平衡的状态时,这对耳时就会压迫感觉细胞,让大黄鱼快速调整状态,保持身体平衡。
不仅如此,大黄鱼在水里游动时,外界一旦有声音传出来,就会刺激大黄鱼的耳石和感觉细胞,让大黄鱼能听到声音。不过当外界声音过于强大时,大黄鱼也会因为刺激太大发生短暂性的昏死。
人们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就可以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捕获大量黄鱼。
除此之外,大黄鱼还会发出呱呱叫的声音,所以那些福建来的渔民,使用专业的大型捕鱼船,在到达捕鱼地点以后,先是趴在甲板上听,知道黄鱼的大概位置。
当顺着声音追赶过去后,对鱼群多方夹击,再用几根又长又粗的竹竿,伸到水里猛烈敲打竹竿,不一会儿,大黄鱼就全部浮了上来,加上大型渔网和专业捕捞船,一次性就捕捞了大量黄鱼,效率非常高。
随后这种捕鱼法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到了第二年,温州上百条渔船也来北上敲鼓,接着就是泰州人,宁波人,甚至江苏山东人也过来分一杯羹。
就这样,渔民们肆无忌惮的捕捞,无论大小,一律收进网中,所到之处斩尽杀绝,寸草不生。
也就是在那几年里,大黄鱼的产量节节攀升,到了1960年,直接从每年5千吨飙升到了10万吨。
如果光是这样,这对原本数量多的黄鱼构不成太大威胁。毁灭性的打击发生在后面。
1974年临近春节,浙江省组织了2千艘渔船前往舟山渔场,因为此时的大黄鱼都聚集在这里跃动。
这第一网下去就是1万斤大黄鱼,第二网10万斤,第三网8万斤。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渔船闻讯都赶来捕捞,保守估计,那一年捕获的大黄鱼的数量超过了25万吨。
也就是在那一年大黄鱼堆积如山,价格跌到了几分钱一斤,多到喂给鸡鸭当做饲料也吃不完,最后任由腐烂臭掉,当做垃圾扔掉。
据渔民回忆,1974年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到铺满海面的大黄鱼了,那一年捕获的大黄鱼实在是太多了。
到了第二年大黄鱼的产量直接出现了大规模的减产。不过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毫无节制地大肆捕捞。直到后来,渔民出海再也见不到大黄鱼的身影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大黄鱼几乎绝产了。
后来有专家分析,敲鼓法捕鱼并不是大黄鱼灭绝的真正原因,致使大黄鱼绝种的是使用拖网、围网和号称死亡之墙的捕捞方法,以及贪婪的人们不分大小,不分时间的捕鱼。
人工养殖大黄鱼就在这时,野生大黄鱼价格飙升到上万元,重金难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为了解决这种怪象,有人开始了拯救大黄鱼的计划。
在1865年,有个叫做刘家富的人拿着76条野生大黄鱼的亲本,在福建霞浦研究人工繁殖大黄鱼。虽然研究过程充满了曲折,但最终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2000年可算攻克了大黄鱼人工养殖的难题。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福建,温州,台州等地陆陆续续地开始了大黄鱼的人工养殖,大黄鱼每年的产量开始高升。大黄鱼不再只有有钱人享用,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
野生大黄鱼价格依然十分昂贵
说到这里,估计就有人问,不是已经做到人工养殖了吗?为啥还是这么昂贵?
这所以还是这样贵,是因为,人们发现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并不好吃,味道与野生大黄鱼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那些品尝过野生黄鱼美味的人并不买账,宁愿花高价钱吃野生黄鱼,也不愿意吃人工养殖的黄鱼。
再加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品尝野生黄鱼的美味,所以野生黄鱼的价格依旧只涨不降。为啥人工养殖和野生的口感差距如此之大呢?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人工养殖的大黄鱼生长周期短,体型短而粗,长期圈养在水池,运动量少,体内脂肪含量相当高,再加上这些大多是近亲繁殖,口感一落千丈就在情理之中了。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想出了类似于脱水,低温脱脂的工艺来改善大黄鱼的口感,但是效果不佳。人们还是对野生大黄鱼趋之若鹜。
为了拯救野生大黄鱼,人们开始对大黄鱼进行20年休渔期。
尽管如此,野生大黄鱼的繁殖效果依旧不太理想,现如今大部分的野生大黄鱼都要靠人工放流来延续。
然而从最近的野生大黄鱼捕捞量来看,放流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很多被流放到海域的人工大黄鱼因为水温、食物、天敌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了大量死亡的情况。
要想恢复野生大黄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盛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从侧面证明,对野生大黄鱼的保护真的要重视起来。
因为我国目前还并没有出台相关保护政策,所以如果有渔民出海捕捞,恰巧捉到大黄鱼,这将会是一笔不菲的意外横财。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变,致使流放的大黄鱼很难生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任重道远。其次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就算是有钱,最好也不要去吃野生大黄鱼,毕竟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太稀少了,就算是环境适宜,种群的壮大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野生大黄鱼不再如此昂贵。我们的子孙后代来到海滩后,也能有机会目睹一下满眼金黄的盛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