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今天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诗人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最盛行的民俗大节之一,也是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游乐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华夏古老的原始信仰、星象文化、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华夏文化内涵,同时在传承发展中又融合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也是世界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

华夏大地古老节日大多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凸显了华夏民族的注重伦理、爱憎分明、崇尚英雄、爱国爱民、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于是先人们把自己爱和恨的情感融入到了一些传统的节日中,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日说”,端午节的起源就有了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等说法,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念屈原说。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来缅怀屈原的爱国情怀。因此今天我们将目光转到湖北宜昌秭归的“屈原故里”。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2)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3)

屈原(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在当时战乱纷争的年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为抗强敌,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既得利益的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今湖南省)。在流放期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悲痛欲绝,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4)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沿江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救捞,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人们感怀屈原的爱国情操,为寄托哀思,每到五月初五人们就荡舟在江河之上,并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善良的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损伤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使屈原有个安身之处,也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后人通过赛龙舟、吃粽子告慰屈原忠灵,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5)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6)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7)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8)

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夏大地在端午节的传承发展中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人们为纪念屈原,将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刚好是端午节,于是把这一民俗大节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这也是一些地方将端午节称为“诗人节”的缘由。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诗歌上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9)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0)

尽管中国的端午节在各地还有许多别称,但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过节的主要内容有:赛龙舟、熏艾草、挂菖蒲、佩香囊、荡秋千、饮黄酒、吃粽子、女儿回娘家、给小孩涂雄黄等,这些习俗至今流传于中国各地及世界各国的汉文化圈中。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1)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2)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3)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4)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5)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