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骗局曝光(315揭秘二手车里的陷阱)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选车二手车成为了大家热讨的话题,说到二手车,很多消费者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二手车便宜,买新车的价钱可以买辆更高级别的二手车,投入成本小,开出去还有面子;恨是因为二手车水太深,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上当的消息,没有一个标准,在315全国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猫卡联合国家高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把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告诉大家买二手车最容易上当的十大陷阱,给大家提个醒!

二手车骗局曝光(315揭秘二手车里的陷阱)(1)

1.合同陷阱

大部分消费者不了解二手车交易流程,尤其是很多个人之间交易,往往通过网络沟通,双方约定过户,这其中就会出现一些无效合同,不管如何交易双方一定要有书面合同,且双方都必须签字,公司要加盖公章,特别注意,个人交易要在合同中写上身份证号码。白纸黑字,如果有问题也有依据。

2.定金陷阱

有些用户看到心仪的车辆并没有完全了解车辆信息就急忙支付定金,在定金协议中没有说明车况,公里数,手续,过户时间等约定,结果在实际交付中出现问题,但退车就不退定金,因此,在交定金时一定要仔细

3.里程陷阱

二手车根据跑的里程数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我国法律没有像国外发达国家对私自调整里程进行法律制裁,因此难免会有不良商家调整公里表,我们应该在合约里注明公里书否准确,商家是否承诺,如作假则要赔偿

二手车骗局曝光(315揭秘二手车里的陷阱)(2)

4.配置陷阱

有的商家在介绍车辆时说的配置和实车不符,我们要在试车时都鉴定好

5.库存车陷阱

很多用户购买二手车时只知道问车辆是哪年的,有些商家告诉的是车辆的登记日期,而不是出厂日期,,比如2011年1月生产的,2014年3月登记的,实际上不能按照2014年3月正规车辆价格计算,有一定的价格差,在看车时要核对好出厂日期和登记日期,一般国产车年限差3个月左右正常,进口车6个月左右正常,超过一年价格有差别。

6.车况陷阱

有些客户在当时确认签约时看的车况,在实际交付中不符,比如轮胎换成旧的,加装的行李架被拆掉等,因此建议用户在签约时针对这类情况,且交付车辆是如与车况不符合,则有权无条件退车。

7.税费陷阱

使馆车、外商车、归国人员购买车辆当时是有一定的减免政策,但是购买这类车辆的客户本身没有减免资格,则购买这类二手车需要补税,且补税金额需要重新到税务部门核准,因此购买这类二手车一定要注明卖方承诺交易价格是该车完税价格,买方不需要补税,否则可能出现补税后的这个二手车高于市场正常行情。

8.跨省陷阱

二手车区域来源不同,有些高价值车也有价格差别,比如一台2013年的宝马520LI,如果其第一次登记地区是北京,和登记地区是内蒙是由差价的,一般第一次登记区域发达大城市价格略高一些,沿海靠近海边的城市价格略有降低。(主要是海边气候腐蚀底盘比内陆严重,欠发达地区车辆里程较多,保养平均不到位情况偏多)

9.性质陷阱

一般二手车使用性质是个人,非营运车辆,随着限购的扩展,很多租赁公司等方式的车辆开始进入到二手车交易中,由于政策调整不同,一般个人非营运车辆价值相对最高,其次是非汽车有关公司的非营运车辆,然后是租赁公司或汽车有关业务公司非营运车辆,再次是租赁或汽车有关公司营运车辆,最后是出租公司营运车辆。(新政策所有非营运车辆不强制报废,15年以上每年2次以上年检,营运车辆强制15年报废)。目前同样车辆车况下,汽车有关公司非营运车辆比正常车辆市场价格低3-5%,营运车辆低5-10%,出租公司营运车辆低30%以上,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哦,价格不同。

10.车源陷阱

常见的车辆获得来源都是购买,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比如赠予,罚没,盗抢发还等,这类车辆中,如果车辆交易历史中是罚没、盗抢发还则往往价格应该比正常车辆价格低5%以上,也许要看罚没车辆的具体情况,如果直接购买盗抢、罚没等车辆则需要问清楚相关手续,可能存在补税,约定时间不能过户等问题,因此建议用户谨慎选择。

来源:猫卡

更多好玩有营养的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车域无疆> !

微信号见下:↓↓↓↓↓↓↓↓↓↓(长按复制,加关注)

Walking_in_Auto_Lif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