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推理入门篇(翻译推理信手拈来)
距离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想备考的公考小伙伴们要抓紧时间着手准备了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行测中的必考题型:翻译推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翻译推理入门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翻译推理入门篇
距离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想备考的公考小伙伴们要抓紧时间着手准备了。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行测中的必考题型:翻译推理。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试中,翻译推理试题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是试题难度和广度都逐步深化。翻译推理中所考查的复合命题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是演绎推理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部分的理论和技巧,对于其他类推理题目的解答也大有裨益。
一、题型特征
在题干中,有典型的逻辑关联词,同时提问方式为“由此可推出( )”或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即为翻译推理题。另外,翻译推理题的选项差异度不大,四个选项中有相似的信息。例如:
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因此,我们可以推知( )。
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 赵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赵六是杀人犯
在例1中,题干就有典型的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且设问是“我们可以推知( )”,即为翻译推理题。
二、解题思路
一是先翻译,就是即将题干中的带有逻辑关联词的表述转化为简单的逻辑形
式。当然,有些语句可能省略了关联词,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断定。
二是再推理,就是利用规则和定律经推导得出答案。
三、重要考点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形式为:如果A,那么B(A、B代表命题形式)。所谓充分条件,即强调A 命题为真,则B命题也为真。用符号表示为:A→B。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翻译”成符号的过程可总结为一句口诀:如果就,前推后。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形式为:只有A,才B。所谓必要条件,强调的是B命题为真,则必须要A 命题也为真。用符号表示为:B→A。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翻译”成符号的过程也可总结为一句口诀:只有才,后推前。
(三)逆否命题推理
针对翻译后的逻辑表达式,逆否定理表述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
(四)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的形式为:A且B且C且……联言命题的逻辑含义是:构成联言命题的所有子命题(A,B,C……)都成立,这个联言命题为真;只要有一个子命题不成立,这个联言命题为假,为了便于记忆,该逻辑性质可总结为口诀: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五)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的形式为:A或B或C或……。根据构成选言命题的子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的选言命题和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即矛盾命题,从略)。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含义是:构成选言命题的子命题
(A,B,C……)中至少有一个为真,这个选言命题为真;如果所有子命题都不成立,这个联言命题为假,为了便于记忆,该逻辑性质可总结为口诀:全假为假,一真为真(“一真”指至少有一个为真)。
(六)摩根定律
摩根定律是联言命题“一假为假”规则和选言命题“全假为假”规则的公式化。记忆这两个公式时,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口诀:“去括号,分负号,且变或,或变且”,即-(A 且B)=-A 或-B,-(A 或B)=-A 且-B。
(七)否定肯定式
否定肯定式是对选言命题“一真为真”这一逻辑性质的进一步推理。对于A 或B,一真为真,究竟是谁为真目前不能够确定,但是如果增加一个条件“-A”,那么根据逻辑性质可知,B一定为真。所以A或B=-A→B。
公考的小伙伴们,以上七个考点都是翻译推理题的常考点,在题目设置过程中,有可能几个考点结合的考,也有可能单独考一个考点,接下来我们看几道例题:
例2: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解析:第一步:先翻译,即经济稳定增长→价格上涨,价格涨幅较小→-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第二步:再推理,逐一判断选项,翻译过后的逻辑表达式的逆否命题与C选项符合。A项肯后和B项否前都得不出一个必然的结论,D是无法从文段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项。
例3:小叶和小巫是好朋友,今天恰好是星期六,尽管下起小雨,小叶还是想找小巫玩,到玄武湖去划船或游泳。但是,小叶知道,只有不下雨,小巫才游泳或者划船。由此可见( )。
A.今天小巫不游泳也不划船
B.今天小巫不游泳但划船
C.今天小巫游泳但不划船
D.今天小巫既游泳也划船
解析:第一步,先翻译,再推理。由题可知:游泳或划船→不下雨,其逆否命题为:﹣不下雨→﹣(游泳或划船),即下雨→不游泳且不划船。题干说今天是下起小雨,那么小巫应不游泳且不划船。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符合第一步分析,符合题干推断。根据第一步分析,B项“不游泳但划船”、C项“游泳但不划船”、D项“既游泳也划船”均不符合题干推断。故正确答案为C项。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
例4:“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 )。
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
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
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
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
解析:“既...又...”即是且关系的替代表达,题目是要否定“会游泳且会打网球”。利用摩根定律,即等价于“不会游泳或者不会打网球”;再利用或的否定肯定式,即“否定一支肯定另一支”得到“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因此应该选择B选项。
例5: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
(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
(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解析:第一步:先翻译。利用充分必要条件。(1):甲且乙→-丙。(2):丁→乙。(3):甲且丙。第二步:再推理。(3)是确定信息,所以丙是肇事者,且甲是肇事者。“丙是肇事者”否定了(1)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1)的前件的结论,即甲和乙不能都是肇事者。又因为“甲是肇事者”,所以乙不是肇事者(或的否定肯定式)。“乙不是肇事者”否定了(2)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2)的前件的结论,即丁不是肇事者。故正确答案为B。
从这几道例题,小伙伴们可以发现,翻译推理题的考察大多是几个知识点相结合。所以说,大家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相当熟悉翻译推理中的知识点,从而翻译准确,推理得出正确的选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