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话不敢看对方眼睛心理学(明明很正常的人)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说话一定要注视别人的眼睛,这是最起码的礼貌,也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有些人说话不敢看对方眼睛心理学(明明很正常的人)(1)

通过眼睛,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自信,还能辨别出他是否说谎。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很多人不敢与人对视,无论面对亲朋好友,父母子女,似乎眼神总是躲躲闪闪,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很多事不愿意跟父母说,转而代之的便是朋友,因此对父母的依赖慢慢变少。

在婴儿时期,我们没有自理能力,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让我们觉得父母非常厉害。因此我们真诚地看着父母,崇拜他们。

进入学校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朋友,想法和言语都在改变。在求学之路,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父母满意的回答,而与同龄人的交流充满默契,直到我们步入青春期,与父母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说话不敢看对方眼睛心理学(明明很正常的人)(2)

青春期有些悸动,让他们觉得难以启齿,选择默默承受,希望凭一己之力解决。在接近成熟的过渡阶段,因为不能摆脱烦恼,导致心事重重,他们的心理治愈能力要比成年人低。

在这一阶段,青春期的少年,以目光游离的方式自我保护,他们害怕被别人洞察到自己的脆弱,窥视内心。更害怕别人会拿自己的烦恼,开玩笑。

当他们面对很喜欢的异性时,眼神闪躲的更加强烈,这是出于害羞的缘故。

这种情况,他们即便是以后参加了工作,与陌生人交流增多,依然无法与人对视。他们由于种种因素,对人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对自己缺乏的是自信。


有些人说话不敢看对方眼睛心理学(明明很正常的人)(3)

我有个朋友,她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性格有些内向。

她曾对我说,因为自卑,15岁前,路上偶遇亲戚,都低着头走过去,或者趁着没被发现,原路返回,换另一条路走。她不知道该怎么主动与人打招呼,也不知道打招呼后,说什么。

时隔十年,她虽然变得开朗很多,眼神里还是有些不自信。说话的时候,从来不敢与人对视太久,她怕被看穿。有时候去亲戚家走动,虽然可以谈笑风生,却还是有些拘谨,不自在。领导组织的聚餐,她最担心的就是敬酒,看着有些同事敬酒词,一套一套的。她手心里都是汗,这些词就算听再多遍,也无法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有些人说话不敢看对方眼睛心理学(明明很正常的人)(4)

实际上就是不够自信,内心自卑。

它不是单纯的小感冒,吃点药就能好。这是日积月累的,也可能是因为某件事造成的心理创伤。有人说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这只是疏导心理,却不能改变他原生态的生活,治标不治本。

重要的是要自己首先变强大,自己从心里想克服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