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有出息的人(做工作中的有心人)

在工作中有出息的人(做工作中的有心人)(1)

真正的进步是用心做事,在动中体验,于静中感悟,用慧眼看清,用智慧探寻。

你的视而不见都可能成为未来的隐患

不知何时使用完毕的监护仪孤零零地立在过道无人问津,开包的棉签没有任何标识也凑合用一下吧,工作那么忙哪来得及严格洗手……

工作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公共物品管理与我无关,偶尔偷个小懒也无伤大雅,殊不知你每次的视而不见都是“蝴蝶效应”的推波助澜。

正所谓有备无患,急救仪器常规呈备用状态,就是为不可预见的病情变化提供保障,直接为抢救赢取宝贵时间,万不可用时状况百出;小小一包棉签消耗虽快,标识却不能省,临床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团队协作也是班班接力,你省略的标识也许就是对别人的困扰和资源的浪费;少洗几次手会影响院感吗?答案是肯定的。手卫生可以预防感染和改善患者康复状况的科学依据是清晰且有说服力的,以忙碌为由的“糊弄”终将害人害己。

她的“不满”是心底对患者的负责

忙碌了一天终于到了下班时间,可今天的交班似乎不太“愉快”。

护士小A:“5床今天来的患者,是化疗后来抗感染的,目前体温正常;6床……”

没等小A说完,接班护士B已打断:“5床孩子是什么诊断、第几个疗程?最近一次发烧是什么时候?炎症指标怎么样?目前在使用的药物有哪些?孩子最新的血象怎样?发热是否影响纳食?二便如何?另外,孩子年龄小,治疗复杂,奶奶一个人陪护有无困难……”

显然,小A已被这一箩筐问题砸晕,而接班护士也面露愠色。反观护士A不难发现,作为床位护士在负责这位新患者时没有及时了解患者病史,对病情不熟悉,交班未能体现专科内容,缺少有效巡视,工作浮于表面;而护士B则善于挖掘病史,深入了解病情,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对护理工作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关注到陪护问题,体现了人文关怀。

工作质量,高下立现,如果需要一把尺度量的话,应该就是“负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刚交待的事儿扭头就忘,反复交待的事情反复忘,回头无奈自嘲一句“年纪大了”。忘事还真不是年纪大的“专利”,你若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临床工作琐碎,大到年度计划、月计划,小到每日、甚至每个时间点完成事项,工作强度大,加上不可避免的护理中断事件等原因,往往使工作更没规划,节奏也被带乱,于是“临时抱佛脚” “收拾烂摊子”时有发生,于己于人都苦不堪言。不妨每班结束前回顾一下工作内容,准备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亦或使用现在更为方便的提醒类型APP,如小日常、倒数日等。

善工作,更要善总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是终身事业,学医人更有体会。医学知识更迭迅速,而临床也少了校园中师长督促,这时期的学习往往靠自身主动学习的精神。跨专科疾病如何护理,新药新设备如何使用,如何为化疗后黏膜损伤患者寻求规范化护理,如何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有心人”的眼里更多是“待完成” “待完善”,而止步于完成每班治疗工作,缺少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者,久之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鼓励劳逸结合,也要认清娱乐消遣带来的更多的是短暂的快乐,而学习则是持久的满足。

是否为“有心人”,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待工作,甚至对待生活的态度。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不断捕捉、思考、总结和积累,相信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充实,也能从中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周文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封面图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