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斗蟋蟀这种文化(弱肉强食古人赏玩蟋蟀之乐及背后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蟋蟀在民间便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们对它似乎有着独特的感情寄托,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受到王公大臣的喜爱,就连众多朝代的皇帝都对蟋蟀有着深厚的迷恋之情。在民间更是受到百姓的大肆推广,常被俗称为斗蛐蛐。自《诗经》时代起直至清朝,蟋蟀在文人墨客的心中都占有显著地位,更是其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载体。
徐本健先生之作
旧时王谢堂前燕,价比黄金的斗蟋
1."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的悠久历史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最早关于蟋蟀的记载是《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当时的先民们便已经对蟋蟀的生存活动规律十分熟悉,根据自然界、从昆虫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
到了唐朝时期,宫廷和上层社会兴起蟋蟀的豢养和玩赏之趣。在《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其大概意思便是抒发有新的乐趣进入生活,让时间流逝的速度加快,表达了人们生活中所体现出的闲情逸致。
斗蟋蟀在宋、元两朝,发展至明代已达鼎盛之态,到了清代蟋蟀更是达到了巅峰之态。斗蟋蟀在当时是一项奢侈的富人游戏,能著书立说的蟋蟀豢养专家大多出自上流阶层。他们撰写大量的著作,详细注明蟋蟀养斗之法时的盆罐用具,乃至名称术语也和前期开始出现较大的差别,更具有专业性。
到了民国时期蟋蟀的赏玩比清代逊色不少,甚至开始步入下坡路。未在清代丰富的斗蟋经验基础上有所发展,且照搬照抄经验的情况较多。对于蟋蟀习性的一些相关阐述与旧谱相比存在出入。
2."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黄金价的蟋蟀
常见的蟋蟀分为四种: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中华灶蟋。以其中小类目的宁津蟋蟀和宁阳斗蟋最为斗蟋届所喜爱,且价格也极为昂贵。在顾逢所著的《负暄杂录》中,曾记录唐代天宝年间长安富人"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的盛况。
宁津蟋蟀:因其本身十分的英勇善战,使美誉名扬八方,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客商云集至宁晋之地。使当地的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当地农民增收 "金虫"而卖出高价。
在柴胡店镇就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小蟋蟀比头牛"的佳话,当真是比黄金还要昂贵。一般出现与每年的立秋之后,常见的分布于田野、树林、沟壑处。日以继夜,鸣声不断。
宁阳斗蟋:因其本身的个头较大、性情刚烈、强悍善斗且弹跳能力极强,其美誉在早年便已驰名中外。
它的品种较为多种且质量极高,有青、紫、红、黑等6大类,并且有260多个品种。载入古谱的名贵品种有大黑青牙、蟹壳青、青麻头等,在古代被誉为"江北第一虫"。
黄沙百战穿金甲——斗蟋之选的背后
自古"斗蟀大家"认为,品种选择是斗蟋比赛获胜的首要条件,要捕捉到优良品种的蟋蟀就必须熟悉其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并且全面掌握蟋蟀生活的习性规律。
1.栖息之地:
《促织经》中有详细提到过蟋蟀的栖息环境"暖则在郊,寒则附人或在壁,或在户,或在宇,或入床下,因时而有感……生于草 土、垒石之内,诸虫变化。隔年遗种于土中……出于草土者,其身则软;生于砖石者,其体则刚;生于浅草,瘠土、砖石、深坑、向阳之地者,其性必劣……背阴必娇,向阳必劣。深砖厚石,其色青黄;浅草薄泥,其颜黑白。"
蟋蟀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草地泥土和石块堆积之处。
天暖之时则会活动于野外,天寒之时因外界气温太低则寄居于人的居所。古人对于蟋蟀生活的优质环境极为看重。因为在蟋蟀自身的体质与栖息环境的关系中,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后期的优劣起到了决定作用。
2.生长节律
"序属三秋,时维七月,禀受肃杀之气,化为促织之虫。"
古有关于蟋蟀的生长周期与生长机理便有独特的见解,蟋蟀的主要活动时间是每年的秋冬季节。
蟋蟀对时令变化非常敏感,"若有识其时 者",即仿佛通晓时令物候一般,其活动体现了一定的季节性节律。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节气,在农历九月七日或八日,意思是夜凉、出现露水。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节气,在农历十月八日或九日,意思是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蟋蟀的生长旺季是每年的十月,此时出现大量成虫,而到了十一月便逐渐绝迹。
古人根据节气和昼夜节律行为的记载有"述其奥妙之玄机,乃作今时之赌赛。若有识其时者……又尝考其实矣,每至秋冬……若夫白露渐旺,寒露渐绝。"
"每至未申,便当下食; 但临子丑,且听呼雌……只窝在石岩泥穴。时当夜静更深, 叫彻风清月白……下食须当过日中,若还不准是场空。"
中国自古便在二十四节气之中,人们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古人认为万物由气而生。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左右,白露之时使得蟋蟀,常在深秋稍有寒冷之象时孕育而生。蟋蟀每日下午1点到5点左右进行捕食,晚上11点至3点开始鸣叫召唤雌蟋蟀交配。夜深之时便是蟋蟀活动频繁期。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蟋蟀的生长与环境且对时令的关系存在很深奥的规律。
3.斗性之强:
古有记载"虫斗有二,争母争窝也。每天早晚用败筒二,置过笼一于盆内,一面将虫下盆,一面擦罐芡虫,乱斗半月后,习以为常,对自勇斗矣。"
霍夫曼和施尔德伯格发现,蟋蟀的战斗通常分为6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方逃跑,表明蟋蟀没有经过具体争斗即分出胜负。如果没有蟋蟀逃跑,战斗便进入下一个层次,而且可能逐步升级为以下5个层次: 触角战、单方张上颚、双方张上颚、上颚战、搏斗。上颚战 中,双方互咬住对方的上颚,并推挤对方,战斗时一面摔跤一面撕咬。
蟋蟀之所以产生争斗行为,是为了争夺领地和配偶,战斗具有高度模式化。
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根据近代动物行为学的观点表明,占有领地资源的蟋蟀,是由于赋予领地更高的资源值,在遇到入侵者后会展现更高的斗性。蟋蟀盆是蟋蟀的日常栖息之地,但却不能作为争斗的场所。
斗蟋背后的文化意象"昨夜寒蛩不住鸣"——人生失意的忧愤愁苦
古有白居易的"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杨万里的 "人生如何无苦乐,一般蟋蟀两般愁"。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有"逢春而喜,遇秋而悲"的传统。而蟋蟀正是秋意的代表,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大多是哀惋悲凉、吟秋畏霜之态,诗人常借此抒发悲愁和失意。几乎很难见到文人墨客对蟋蟀之象,奢侈昂贵的一面进行抒情,大多数均具有愁苦意象的特点。
斗蟀似乎看上去高贵华丽,但是其实背后是说不尽的堕落和辛酸。在为了生存而大肆攻击敌手的时代里,不少文人墨客都败于黑暗的仕途之中。
斗蟋失败的一方便会落得一文不值的境地,乃至于便是一个废弃的玩物。不少文人墨客便是借着平凡蟋蟀的凄凄之声,来抒发自己内心渴望公平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断不了离愁与相思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曾云"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蟋蟀所代表的悲秋情怀如同牵牛织女一样的别恨离愁。借蟋蟀这一意象抒发孤独、失意、思乡、怀人等情感,营造出一种哀怨凄凉的中国文人独有的艺术境界。
平凡的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词人利用秋景之清与人愁之浓的不协调来突出整个词的核心——"愁"。
蟋蟀在古人看来便是乡愁的化身,它在每一个游子的窗前和床下无尽的歌唱。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歌唱,唱得人潸然泪下。直至今日,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
就如当今的我们身在他乡,处于繁华的大都市之中。若要说见其身,便都是一种奢侈之想,再何谈静心细听蟋蟀的凄凄之声。
虽自古的斗蟋之态发展的日益繁荣,但是最终也落入"衰容之态"。从斗蟀之中,便给我们一个极为深刻的反思。在当今时代的我们,虽生活于富丽堂皇、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之中,奔波于急功近利的态势之中。或许一步之错,便会落得斗蟀的悲凉之境。常困于繁事之中,便只能于梦中,再见那无尽的乡愁。
关于叮叮当小阿姨给你分享更多有趣宠物的小历史和小故事哦。@叮叮当小阿姨
参考文献:
1. 清华简《蟋蟀》与《唐风·蟋蟀》为同题创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张三夕,邓凯
2. 中国古典诗词中蟋蟀意象的悲秋文化内涵,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陕西 西安 710061,赵卫华
3. 中国传统蟋蟀谱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22013(总第85期),陈天嘉
4. 中国古代至民国时期对蟋蟀行为的 观察和认识,北京大学 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 100049,陈天嘉,任定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