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究竟是诗星还是诗稳(作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十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相信即使大家并没有读过孟浩然的诗,也会在唐朝其他著名诗人的诗作中,发现这位被誉为“诗星”的诗人身影。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可与“诗佛”王维比肩,因二人诗歌风格近似,所以后人将二人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虽身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但终其一生都未曾居于庙堂之高。实际上孟浩然追求功名之心特别强烈,但无奈于时运不济始终无法登科进士。在这种无奈而又悲凉的人生境遇中,他不得不修道归隐终身。
虽然他在落第后尚能自重,并拥有不媚俗世的高尚品德,但是作为一个屡试不第、仕途不顺之人,虽然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成绩斐然,并且曾有“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的傲娇时刻,但也依然无法抚平内心的忧伤。
一生都未曾有过中第经历的孟浩然,在唐朝著名诗人群体中,也的确算得上算是一个特例。毕竟在以“开科取士”制度,衡量一个人才学优劣的唐代,如果屡试不第确实无颜见世人。
比孟浩然晚100年出生的“诗鬼”李贺,虽然也有一生未官的苦楚,但二者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李贺是因为其唐氏宗亲身份,被限制了科举考试的权利,所以才与仕途无缘。但孟浩然却是因屡试不第而无法为官,所以他只能将满腹才学付诸于诗歌创作。
笔者认为正所谓“人生何处不开花”,既然科举之路行不通,何不在诗坛大显身手呢?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诗人,而唐朝诗坛上却诞生了一位“诗星”。孟浩然的这种经历,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
盛唐“隐士”孟浩然与其求仕心态
1.自幼“读书学剑”,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文人的终极梦想,基本上都是进入仕途。《礼记·大学》中曾将这种求仕的心态,归纳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生于盛唐时期书香世家的孟浩然,在其父的影响之下,自幼就“读书学剑”, 希望长大后能够做一个文武全才。
但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以人的思想而转移。虽然孟浩然在少年时期就曾立下宏愿,希望能够在大唐盛世之中,博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之下,公元708年20岁的孟浩然,开始离家漫游鹿门山。
在游历鹿门山的时候,他曾创作了一首《题鹿门山》的诗歌。这首诗歌用充满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了鹿门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记录了诗人游鹿门山的经历。实际上也表达出了诗人,对隐居于此的先贤们的倾慕之情。
2.《题鹿门山》一诗,树立孟诗独特风格
笔者认为如果从诗歌的风格去分析,实际上《题鹿门山》一诗,已经显现出了孟浩然,寄情于山水田园诗歌的心声。并且这首诗也标志着孟浩然独树一帜的诗风基本形成。虽然此时的孟浩然尚未隐居鹿门山,但是也为其晚年时隐居于此埋下了伏笔。
盛唐是整个大唐王朝的顶峰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政治、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站在初唐诗歌基础上的盛唐诗作,不仅更具文学魅力而且成就也更加斐然。
笔者认为高度繁荣的社会景象,浓厚而又热烈的文化气息,再加上“科举取士制度”大行其道,在盛唐时期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想以进士及第为跳板,最终进入统治者的金銮殿供职。盛唐著名大诗人孟浩然当然也不例外。
3.青年时曾隐居鹿门山,读书修行两不误
公元711年23岁的孟浩然,基于对修到的向往和隐居思想的召唤,与其挚友张子容一齐隐居鹿门山。但是次年张子容赴京赶考并考中进士,此时的孟浩然其实就已经,生出了想要参加科举考试的想法。
笔者认为由于孟浩然并不想遭受科举之苦,所以就选择了另一条相对容易的“诗歌举官”之路。此时的孟浩然早已经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名作。尤其是《春晓》一诗更是风靡一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韵味十足的五言小诗,不仅具有非常华丽的词藻,而且在创作手法上也比较高明。自然而又悠远的诗歌意境,大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
4.干谒公卿名流,想以“诗歌举官”
在当时的唐朝只要诗歌作品受到人们的追捧,就可以在官员们的举荐之下入朝为官。开元五年即公元717年,孟浩然“游洞庭湖。干谒张说”。就是在洞庭湖求见宰相张说,希望他能够举荐自己为官。
公元718年三十岁的孟浩然,依然盼望着可以通过“诗歌举官”的方法,实现自己做官的梦想。这一年的四月文坛领袖张说,任职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赋闲在家的孟浩然依然渴望,张说能够向皇帝引荐他。
已到而立之年的孟浩然,虽然在诗坛上小有名气,但却并未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人为其举荐官职。于是他作诗慨叹自己的清贫,以及无法入仕的失意。
笔者认为之所以孟浩然举荐无门,实际上就是他诗歌虽有盛名,但是他与张说并无交情,所以才无人愿意为他举荐。
从公元71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723年,整整10年的时间孟浩然,一直都游走于结识权贵,并期望能够受到举荐并为官。但是他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他不得不辞亲远行并漫游长江流域。
在这期间他依然“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孟浩然绝对是一个对功名特别执着的人。从25岁到35岁十年间,他不仅从未放弃过做官的梦想,而且还逐渐加深了对做官的执念。
5.辞亲远行漫游交友
当然在漫游长江领域期间孟浩然也广交朋友,无论是官绅、还是僧道与隐士,都是孟浩然朋友圈中不可或缺的知己。当然在孟浩然众多朋友中,尤以宰相张九龄身份最高,但是当时文坛一线的很多大诗人,也都是孟浩然结交的对象。
李白、王维、王昌龄、包融、崔国辅等,都曾与孟浩然有过诗歌唱和。在孟浩然留存于世260多首诗作中,以“交往赠答”为主题的诗歌就高达130余首。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孟浩然的确做到了朋友遍天下。至此也体现出了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的性格。
但是这些朋友们并没有为孟浩然,进入仕途帮上拥有之忙。除了在开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孟浩然48岁时,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之外,穷尽孟浩然的一生也都未曾做官。在之后他不得不怀着抑郁的心情,与他心心念念地官场说再见,也就是怀着一颗修道之隐居于鹿门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求仕心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其实是孟浩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一首投赠诗。这首诗通过对“欲济无舟楫”,以及“徒有羡鱼情”的感叹和渴望,表达出了孟浩然希望张九龄,能够看在他诗名的份上给予他一官半职。
丞相张九龄看过此诗之后,不仅对孟浩然的才情大加赞赏,同时也将其招入幕府。但是此时的孟浩然,已经是一个快步入知天命年龄的老者了。所以进入幕府之后,也并未对其生活起到太大帮助。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的洞庭湖水虽然很平静,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让人,很难分辨出湖水和天空。放眼望去水汽蒸蒸,就像身在梦泽之中。但是在平静的水面之下,却蕴藏着波涛暗涌的力量。
实际上主要想表达的就是,虽有才学但没有施展之处的思想。孟浩然想通过这首诗为自己求得一官半职,虽然后来如愿被招入幕府,但依然没有实现他的人生抱负。
《岁暮归南山》中的人生遗憾
孟浩然在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他的才能与进士考试不合拍,所以他一生都未曾中过进士。但是孟浩然内心对入仕为官的渴求,以及希望能够受到统治者,青睐的心态却从未改变。
正是因为孟浩然从未放弃,“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所以在他结识“三拜宰相”的张说之后,受到张说举荐并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唐玄宗看过孟浩然的诗歌之后,也不禁为他的诗作而感叹。
但是在孟浩然创作的《岁暮归南山》一诗中,唐玄宗看到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诗后,突然感觉孟浩然虽然诗情,但为人却太过矫情。原本这两句只是孟浩然自怨自艾的抱怨,但却从此断送了他入仕为官的梦想。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奉劝自己不要再反复给朝廷上书,而是应该早一点归隐山林。我是一个本来就没有才能的人,所以才得不到名主的欣赏。
同时还是一个身体病弱之人,所以才遭到了朋友们的嫌弃。当我的身躯渐渐老去之后,只能怀着忧愁辗转反侧,让月亮透过松树照进窗子时,我的内心此时却一片空虚。这首诗本来想“以退为进”,没想到直接变成了彻底隐匿。
《岁暮归南山》一诗实际上充满了,孟浩然对人生遭遇的牢骚和抱怨,他用自怨自艾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求仕坎坷以及时运不济的心情。
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责怪自己,但实际上是大有怨天尤人,遇不到明主赏识的意思。
结 语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的孟浩然,一定是一个春风得意的文人。但事实上孟浩然的一生,几乎都在不断求仕与失望中度过。虽然他的诗歌成就非常高,而且在唐朝诗坛上也具有一定地位,但却是一个屡试不第、仕途多舛的诗人。
诗作“名动公卿,一座倾服”的孟浩然,之所以会被称为盛唐最失意的诗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一生除了写诗之外,就是在不断“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虽然曾又一次绝佳的机会,但是却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诗,而彻底断送了自己进入仕途的机会。
【参考文献】
魏景波《孟浩然辞去张九龄幕的时间与原因》
渠红岩《试谈孟浩然的隐逸》
戴聪生《浅论孟浩然诗(摘要)》
万洪莲《孟浩然“清淡”诗风浅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