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和蝉是一种虫吗(今夏鸣蝉特别多)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知了和蝉是一种虫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了和蝉是一种虫吗(今夏鸣蝉特别多)

知了和蝉是一种虫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日讯 7月29日傍晚,光谷创业街一个小区29楼,一只知了停留在彭女士家马鞍山森林公园的北向玻璃窗上鸣叫。“我家离地面近100米,它怎么飞上来的?真是稀奇!”

陈女士的家在汉口花桥一个大型小区里,她家11楼的北阳台上,一棵小小的金钱橘上,一连数天,每天都有知了来“驻唱”。这是陈女士住进这所房子18年来,阳台种的小植物上有知了停歇。

知了学名叫蝉。一些市民从窗外知了的叫声和自己与知了的偶遇中得出“今年知了比往年多”的结论,更有人推断今年知了多是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长江日报记者带着这些关于蝉的问题采访了专门研究“以虫治虫”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周兴苗。

“我也是感觉到今年的蝉特别多”

“我也是感觉到今年的蝉特别多,但今年的蝉其实不是今年出生的,是3到7年前繁殖的。要说多,那也是3到7年前的增多。”周兴苗副教授是从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参天大树上不绝于耳的蝉鸣感受到今年的不一样,“又多又整齐”。

但是武汉的蝉到底是不是比往年多,多多少?“这需要做观察研究,”周兴苗副教授说,“这种研究,需要选取一个区域,进行数年的观察比对。”但这类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多少科研人员的关注,一是因为相关的科研经费不易获得支持,二是因为蝉既不是为害较大的昆虫,也不是利用较广的益虫。虽然蝉蜕入药在中国古籍中就有记载,但只需在每年蝉出洞的季节加以收集即可满足需求。因此,人类对各种蝉的详细生活史相关研究较少。

在长江日报记者提出问题后,周兴苗专门去研究了一下武汉蝉的主要品类。用了两天时间,他发现武汉蝉的种类主要有蟪蛄、蒙古寒蝉(蛁蟟)、鸣鸣蝉(斑透翅蝉)、黑蚱蝉等四种——

一、蟪蛄

一种比较小型的蝉,成虫有黑纹,前翅翅面颜色与斑纹像树皮,因此混隐于树干上,不易被人发现。

二、蒙古寒蝉(蛁蟟)

成虫体躯粗壮,暗绿色,有黑斑纹,局部具白蜡粉。前胸背板近梯形,后侧角扩张成叶状,宽于头部和中胸基部,背板上有5个长形瘤状隆起。中胸背板前半部中央,具“W”形凹纹。

三、鸣鸣蝉(斑透翅蝉)

又叫斑透翅蝉,体型仅次于黑蚱蝉,体躯上有蓝绿色的斑纹,是夏季山区鸣蝉的主力军。

四、黑蚱蝉

它是4种蝉中体型最大的,成虫体躯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泽,披金色细毛。头部中央和平面的上方有红黄色斑纹。中胸背面宽大,中央高突,有“X”形突起。

“今年出来的蝉与异常高温关系不大”

今年还没有入伏,全国多个地区就连续发布高温预警。今年夏天的异常高温是不是导致蝉多的原因呢?研究昆虫的周兴苗副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今年的蝉多不多,与今年高温持续时间长、气温高没有多大关系。

“这要从蝉的生命周期说起。”周兴苗副教授介绍,蝉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通俗说的幼虫)、成虫。蝉在七八月将卵产在细小的树枝里,到第二年的四五月才孵化,最快的一般也是第一年的十月份孵化。孵化出的若虫掉到地面,钻入土中,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存活。第二年一般不能完成若虫的发育并羽化为成虫。现有文献资料认为,中国国内的蝉最少需要3年才能羽化为成虫,也有认为有的蝉两年也可以的,但都没有完整科学的研究论文支撑。蝉的若虫钻出地面后,羽化为成虫,完成繁衍后代任务后就走完了一生。

在地底下过了大半辈子的蝉,在一个晚上从土里钻出来,进行羽化,长出翅膀,从若虫变成成虫。

不同种类的蝉,生命周期不尽相同,现有文献资料认为中国内地的蝉为3到7年一代。目前已知地球上生命周期最长的蝉是17年。“今年武汉出来的蝉其实是3到7年前繁殖的,可能是3年,也可能是5年、6年、7年的。过去的某个年份也许因为气候、环境原因,武汉蝉产卵和孵化量比较大,今年一出来就显得多,这跟今年高温异常关系不大。”

“阳光下的鸣叫是绝唱”

大多数昆虫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命阶段,但蝉只有卵、幼虫、成虫三个。“因此,蝉在昆虫大家族中属于不完全变态。”

周兴苗副教授曾带学生夜晚去观察蝉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过程。这个持续数小时的过程一定是在夜深人静无人打扰之时。一只蝉的若虫钻出地面,浑身像穿了一件透明的紧身衣,蝉通过调节体内血液的压力从头部背面那里将紧身衣撕开一道口子,然后奋力往外钻。刚刚羽化的翅膀娇嫩地慢慢打开,或乳白或淡绿,非常漂亮。一到白天,随着翅膀的成熟,就变成了大家看到的暗褐色或透明的了。

蝉从地下来到阳光里,唯一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雄蝉用高亢的歌声来吸引配偶,雌蝉是不叫的。不同种类的雄蝉,叫声也不同。收到信号,沉静的雌蝉发出一个如响指的声音表达“我愿意”。

当雄蝉完成与雌蝉的交尾后,就会死去,人类听到的蝉鸣大合唱就少了它的声音。而雌蝉在用一周或数周时间产完卵后,也会死去。周兴苗副教授说:“夏天的蝉鸣,是它们生命的绝唱。”

“它吃饭用‘针’,不咬人”

“蝉没有携带病菌感染人类的风险。”蝉多了,蝉来到了自己家的阳台或屋内,一些人难免对这些野外飞来的不速之客有些担心。周兴苗副教授说,这是多虑了。

周兴苗副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蝉进入到地下后,靠一根如针状的口器插进大树的根部,吸食树根的汁液,出来地面后,也是用这根“针”插入树枝吸食汁液,“它们吃饭用‘针’,不咬人,与人没有交集。”蚊子也有一根针状的口器,它用这根“针”来吸人血,传播疟疾。同为用“针”吃饭,但蝉与蚊子是完全不同的。

蝉不挑食,可取食的树木有柳、杨、樱花、枫杨、桂花、香樟、喜树、桑、槐、玉兰、广玉兰、悬铃木、海棠、桃、臭椿、女贞、冬青等,这些树种也是武汉小区、街头常见的绿化植物,给蝉提供地下、地上的家园。

(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 通讯员李均一 周兴苗副教授 供图)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