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巨变的内在逻辑(系列报道之二十一从独立自主到)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这是南京摄影图片社摄制的《南京长江大桥》风光照。
《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历时3年,1600余人参与,最初全片5000多个分镜头,导演反复挑选后留下2000个。(资料图片)
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1958年6月,毛泽东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批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和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豪情满怀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天堑”长江是京沪铁路的瓶颈,1958年火车轮渡运力提高到每日100渡,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并选定桥址。
这一年,22岁的吴刚通过招工进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成为一名钢筋工。次年2月,吴刚和工友们进驻南京长江岸边。
1960年,大桥开工不久,国家面临困难,大批工程下马,但南京长江大桥仍被党中央批准继续施工。向苏联订购的部分钢材不合格,后来干脆没有供货,中国决定使用国产钢材。1963年,鞍山钢铁公司研制出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生产1.4万吨,保证了大桥钢梁架设。
1964年9月,在秋汛洪水冲击下,大桥5号和4号桥墩悬浮沉井的锚绳先后崩断,大桥面临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危险。工人们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使大桥转危为安。
1968年9月30日,第一列火车拉着7节车厢从江岸南边开往浦口区。吴刚作为工人代表之一,在火车上通过了他参与建造的大桥。“桥两边红旗招展,桥两头挤满了人,大家跳啊、喊啊、笑啊、挥手啊,不少人连鞋子都挤掉了。”
南京长江大桥,这座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连接起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打通国家南北交通命脉,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之一,被称作“民族桥”“争气桥”。
中国共产党在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经历了曲折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在30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围绕“中国特色”毫不动摇地推进。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踏步追赶世界。一些人不能理性看待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盲目崇洋媚外风气渐起,甚至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
1984年,北京获得第十一届亚运会承办权。1990年4月底,北京亚运会33个比赛场馆全部竣工,投入赛前试运转。
1990年7月3日,邓小平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他说:“我这次来看亚运村,就是来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圆。”“亚运会建筑这么多,这么好,证明社会主义好。应该让大家特别是青年人都来看看。如果不是社会主义好,北京能改造得这么快啊?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事。”
开放自信的中国,底气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符合中国历史文化,适合国情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是对中国特色的“特色”二字最好的诠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色。
1980年出生的杨宇是四川泸州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他从小喜欢画画,一直想做漫画家。大三下学期,同学给他介绍了一款三维动画软件,杨宇开始了自学之路。
因为热爱动画,杨宇决定“弃医从画”,毕业上班一年后辞职。宅在家里三年半,2009年他制作出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
2015年,杨宇成了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这部电影光剧本就写了66稿,哪吒形象前后设计了上百版,制作又花了三年时间,60多家制作团队、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杨宇说:“一路走来,每次都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最后能够完成,我觉得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2019年夏天,上映26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过42亿,观影人数突破1亿。火爆的背后,是观众对国产动画发展的期盼,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关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共鸣。影片人物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战胜困难的精神信念、向善向上的执着追寻,是中国人尊崇的价值理念,也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创作的沃土,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有能力讲好自己的历史文化,展现民族自信。
中国人历来认为自信是君子的品格,是对人生有益的态度。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大,而是来源于客观认识自己和世界,来源于历史和实践。
经过70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让7亿多人摆脱绝对贫困,14亿人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惧风雨。(记者 尹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