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蝴蝶(杨丽萍的舞侠世界)
《平潭映象》以平潭独特的海岛风光为基底,融合了南岛语族、壳丘头文化、藤牌操、舞龙舞狮、妈祖信仰等特色民俗文化,从形意式全方面展现“新东方美学”。 李南轩 摄
中新网福州1月11日电 (记者 林春茵)被团员们称为“杨铁人”的杨丽萍,在《平潭映象》10日晚间演出结束后最后离场,已是午夜。福州寒夜的6℃气温中,她穿着单红裙,身姿十分潇洒笔直,有如侠女夜行。
杨丽萍导演的《平潭映象》10日晚间继续在福州上演。有评论认为,杨丽萍用磅礴的舞美和刚柔并济的舞蹈语言为平潭的南岛语族文化、壳丘头文化“立传著说”,令人震撼感动。
从1971年就开始跳孔雀舞的杨丽萍,自2003年从中央民族歌舞团隐退后,开始了《云南映象》《黄山映象》等系列创作,而云南的山水走兽、藏区的人情风物,都成为她舞剧创作当仁不让的主角,展示活泼泼的民族生态。
她对大自然万物的“侠义”可见一斑。此次《平潭映象》以流传于两岸的藤牌操、舞龙、黑面狮、妈祖信俗,串联起故事情节。在《平潭映象》戏曲导演、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编剧王羚看来,杨丽萍是在为“平潭元素”立传,“杨丽萍身上有股侠气。她有她民族的豪爽,又特别细腻。”
图为知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李南轩 摄
对于来自云南洱海的杨丽萍来说,操刀海洋题材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岛屿“淘海”“台风”的生活场景。“舞怎么跳得出‘鱼在网里’?”她对中新网记者笑说,她在平潭“每个角落”寻找文学元素,“那些海鸭、海鸟、石头厝、台风天,甚至于长在石头缝里的小草,可它们怎么来到舞台上?”
历时一年,最终观众们看到,多重视频叠加出裸眼3D效果,令舞台演绎出触手可及的海景:海水逐浪,海鱼拍浪,惊涛翻腾。而舞者们更手执海鸟长杆,翻飞出成群蔽日的鸦阵;手推鸭子独轮车,也做出快活俏皮的海鸭群。
舞剧中,经历一场惨烈的御敌海战之后,女主人公“平潭岚”付出了生命。杨丽萍坦承,她是用“并不甜美、却很真诚感人”的叙事,来讲述平潭的海洋文化印象。
“我们想要在海洋特质的民俗美学中,加入哲学的思考。”该剧总顾问、来自台湾的马宗天说。作为该剧的主创,他写出了第一稿故事,尽管后来一改再改,仍保持着对人性拷问的基调,“即使是海战,我们并不闪避历史,也不蓄意挑起什么。”
“杨丽萍关注石头和浪花,但她不是在岛上自言自语,她用具有全球意识的艺术语汇,让平潭向世界说话。”王羚说。
王羚是平潭人,在杨丽萍鼓励下,他“放开”地把闽剧曲牌小调融于舞剧中。他感慨说,正是因为有杨丽萍为平潭先民“立传”,“那鲜活的故乡先人,让我在艺术的血缘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生命的身份认同。”
当记者提及林怀民对杨丽萍的评价“我很钦佩她”时,杨丽萍也聊起了她对好友林怀民的数面之交。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尚未冰融,她就作为第一位赴台演出的大陆舞者,去到台湾,并与林怀民切磋。
“林怀民真的很让人钦佩,他是东方的,是中国的,所以他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杨丽萍与林怀民惺惺相惜,“我们都特别尊重、特别向往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跳舞的人。”
“我们的祖先在冥冥中给了我们一些期待,期待我们能做出一些东西,去传承和超越。”杨丽萍说,“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并没有多伟大。”(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