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

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1)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王春蕊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主要城市中仅南京等城市实现正增长;而在各地加速复工复产之后,据目前公布的主要城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去年GDP排名前三十的城市中,超过一半城市的GDP已经实现正增长。

尤其是头部城市对稳定经济贡献不小,GDP十强城市中有6个城市实现了正增长。它们的GDP排位也悄悄发生了变化,重庆超越了广州,南京则首次挤入前十名。

除此之外,成都与苏州GDP差距进一步缩小,也值得关注。2019年上半年,成都与苏州GDP差距约为1800亿元,全年则接近23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两城的GDP差距已经缩小不到800亿,甚至一季度成都GDP略微超过苏州。

目前,这两个城市正在冲刺GDP 2万亿城市行列,它们谁会率先进入呢。

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2)

图1:2020年上半年GDP排名前十城市的GDP及实际增长率

苏州经济大幅增长,成都凸显经济抗压韧性

苏州和成都,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部;一个超级地级城市,一个强省会;一个沿海,一个内陆,它们拥有的资源不同,优势不同,它们之间的竞争更具有特殊意义。

在今年上半年的GDP十强城市中,苏州一季度经济下降最多,二季度经济上升最快,而成都一季度虽然是负增长,但在十强中增速列为第二,二季度恢复正增长。不同的经济表现与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密不可分。

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工业城市,2019年二产比重达到47%,在GDP十强城市中该比例最高。受疫情影响,工业生产不得不暂停。再加上苏州地处沿海,外贸比较发达,海外严重的疫情也影响其外贸行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一季度苏州经济受到重创,下降8.3%。

但二季度,苏州制造业快速恢复,再加上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实现上半年0.8%正增长。苏州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了56.4%,互联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速达37.6%。这些经济增长动力,使苏州重返高速增长势头,较一季度提高9.1个百分点。

而内陆城市成都,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虽然疫情迫使工业停产,但线上办公和线上服务等形式并未受影响,反而刺激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一季度成都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

此外,尽管成都对外依存度较低,凭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贸易往来,一季度成都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14.1%。这些都帮助成都抵御风险和冲击,使得一季度成都GDP增速仅下降3%,而上半年则达到0.6%。

苏州产业链完善使得外资逆势上升

苏州和成都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地处沿海为苏州带来很多贸易红利。但是,这几年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不只苏州,广州、天津、厦门、珠海、宁波等外贸大市,进出口总额也逐年下滑,今年经济更是受到严重冲击。

苏州是这些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上半年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小幅下降,但苏州实际使用外资达到7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6%,规模及增幅均创同期最高纪录。国际资本依然看好苏州。

为什么苏州外资会逆势增长呢?主要还要归功于苏州长期积累的雄厚工业基础。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完备的产业体系是苏州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

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3)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电子信息、机械、钢铁等传统产业发挥主导优势,新型产业也加速发展。上半年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1%,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24.9%。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强链补链,目前苏州60%-70%的零部件已实现本地和国内的自我垂直整合。

再加上,上半年苏州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引进大型生物医药集团,加速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41亿元,同比增长20.1%。

在全球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海外市场遭受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萎缩,苏州完善的产业链和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吸引外资纷纷流入。

可见,强大的产业链和制造业体系,是苏州坚实的增长动力。而且苏州上半年工业投资大幅增长26.3%,位居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的前列,预示着未来苏州仍要不断做强制造业,夯实自己的基础优势。

“强省会”成都资源聚集能力更强

成都与苏州相比,最大的优势则是“强省会”,有政策的倾斜,可以聚集更多的资源。成都2016年就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今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今年5月,国家再推进新时代下的西部大开发,成都又被委以重任。

政策加持下,优势资源不断涌入,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例如在交通方面,成都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同时,2019年成都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增至126条,国际班列已连接境外26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使成都更加开放,也让成都具备向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发起冲击的实力。

交通的开放为成都带来很多贸易机会,与沿海城市外贸下降相比,成都正处于外贸不断增长的势头之下。2019年成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长23%。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

城市环境方面,今年1月,国家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生态型、宜居性、人本化的城市环境,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规划也逐步加快落实,酝酿三年的成都“东部新区”,今年5月正式批复。这里摒弃传统产业发展理念,优越的市场条件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汇聚了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等先进制造型产业,还有配套公园休闲旅游特性打造的服务性产业。

高度的城市定位、集中的资源优势、先进的发展理念、优质的城市环境和营商环境、充满前景的建设规划,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产业落户成都,为城市不断注入活力,进一步增强城市聚集能力。这样的良性循环也是成都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关键动能。

成都苏州以何优势支撑“内循环”?

苏州和成都各有优势,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又该如何应对当今的挑战呢。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于两个城市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内循环意味着要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要形成完整的闭环。

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4)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近期多次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可见,挖掘内需潜力、扩大内需市场是关键。

扩大内需,关键要增加市场需求。近几年成都、苏州大力推行人才引进政策,都是人口流入的大城市。据统计,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TOP10,成都排第三,苏州排第七。目前成都通过“人才新政”已经累计吸引36.9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落户,今年上半年落户青年人才达到2.4万人。

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市场需求的扩张,而且成都和苏州还是旅游城市,吃、玩、休闲、文化等产业较发达。面对上半年内需市场萎靡,成都率先发起“地摊经济”,苏州又推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来增强市场活力。这些举措都为城市发挥内需潜力、推动内循环奠定基础。

苏州高端产业、成都国际枢纽为“内循环”供血

除了内需市场,同样还得有生产供给,如此才能使内循环转动起来。苏州拥有强大的产业链,能够提供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比如今年5月在苏州举行的云对接活动中,凭借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集成电路等5条千亿级产业链,签订了4000亿合作订单。

同样,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也非常明显,已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可以说,成都和苏州引进和培育先进产业链,不仅是城市竞争的需要,更是内循环的最大动力。

虽然生产供给为内循环提供动能,但是我们仍然会遇到梗阻,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向高端产业发展,来疏通内循环。

近几年苏州和成都纷纷发力高端产业和科技创新,成都不断摆脱承接技术、产业转移的被动地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苏州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万亿级“中国药谷”,向世界级产业地标发起冲击。

并且他们都大手笔投入于科技创新领域,成都将在5年里力争成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天府实验室。苏州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占地500亩的“姑苏实验室”则在近日正式揭牌成立。顶级平台的建设,为成都和苏州源源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成都靠什么产业带动gdp(成都未来超过苏州的可能性有多大)(5)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可以说,高端产业、科技创新、数字化是苏州和成都的内循环润滑剂。当然,内循环的运转最需要的还有交通和物流,来连接生产和需求两端,交通运输在内循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成都近几年交通发展非常快,双流国际机场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列为全国第一,未来的天府国际机场将满足6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需求。还有成都的国际班列车,在这次疫情期间的国际物流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1-6月中欧班列车增长57.7%,成都不断承担国家对外开放新口岸功能。

苏州处于沿海,海运优势自然突出,而且位于长三角,沪苏杭同城化、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都将为苏州物流运输带来很大便利。

强劲的消费、完善的产业链、厚积薄发的科技储备、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都将会助力成都和苏州在“内循环”中大展身手,为他们再次腾飞带来新的机会。

□王春蕊(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碧莹 校对:李立军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来源:新京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