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红富士苹果营养(甘肃静宁苹果的)

伊犁红富士苹果营养(甘肃静宁苹果的)(1)

金秋时节,位于静宁县的甘肃德美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 魏建军 摄

金秋时节,位于静宁县的甘肃德美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3日电 (记者 魏建军)“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节省至少30%以上的水肥,也很好地解决了果园的大小年之分。”甘肃德美地缘集团副总经理郭双子表示,通过生物智联网的加持,可以更精准地制定施肥方案,在节省水肥的基础上,让果树“少食多餐”,保障树木的长势。

平凉市静宁县地处甘肃中部,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和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静宁县开始栽植苹果,截至目前,静宁果园总面积已经稳定在百万亩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之乡”,品质优质的苹果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的“扶贫果”。

伊犁红富士苹果营养(甘肃静宁苹果的)(2)

图为静宁县果品果树研究所院内试验栽培的新品种不套袋苹果。 魏建军 摄

突破瓶颈共探“老树新培”之路

近些年,被原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的静宁县,老果园更新换代、主栽品种结构单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务果主力逐渐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当地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静宁县果品果树研究所所长李建明表示,很多家庭依靠种植苹果生活发生巨变,果农的子女大部分也通过读书走上了新岗位,再过一二十年,“60后”“70后”果农们将慢慢退出苹果种植行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走规模化、机械化道路,是该产业的发展出路。

伊犁红富士苹果营养(甘肃静宁苹果的)(3)

图为色泽均匀的新品种不套袋苹果。 魏建军 摄

他坦言,老果园劳动强度很大,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甚至今后面临着“无人问津”。提高机械化应用程度,降低果园的劳动强度,吸引年轻人操务果园,从目前来看,这种新模式还是深受青年人喜欢,有不少人回乡创业,成为年轻的“职业种果人”。

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探苹果的“老树新培”之路。2015年,该所与甘肃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建立“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2017年,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静宁果综合试验示范基地”;2018,成立“甘肃静宁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

苹果园里的高科技

在德美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内,500亩整齐划一的矮化密植苹果树绑缚在竹竿上,这里有着诸多密植栽培的新优势:机械化作业、水肥滴灌一体化、病虫无害化防控……该公司将其打造为苗木繁育、有机果园、节水灌溉、龙头带动四大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该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建成,实现当年建园、两年见果、三年丰产,亩均收入3.2万元,整个园区年产值1600万元,是乔化果园的2倍。同时,该园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的技术科研力量,建成良种苗木繁育区和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区800亩,每年可提供无病毒苹果良种苗木200万株。

郭双子介绍说,矮化密植种植模式行距1.2米乘以3.5米,适合于机械化操作,而且这种立体栽培仿垂型侧枝较多,可以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另外,行间种草——黑麦草,可以对静宁比较干旱土地起到保湿作用,还可割下来粉碎埋敷在土里,改善当地土壤的有机质,以此提高苹果的有机质。

在节水灌溉上,他们引进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灌溉新技术,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和苹果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肥液与灌溉水,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苹果树种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伊犁红富士苹果营养(甘肃静宁苹果的)(4)

图为“成纪1号”苹果苗木脱毒繁育。 魏建军 摄

目前,由陕西碧源和水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已在平凉上千亩果园实施运用,该公司总经理左明君称,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和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合理控制水肥,还可将水和肥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达到最佳营养效果。

多措并举“倒逼”苹果高品质发展

2020年3月,甘肃省首家“京东云仓”分拣项目落户该市静宁县,京东集团与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举行“云签约”。按照协议,京东依托静宁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京东云仓”分拣项目,以新经济模式与当地合作。

该项目落地,打造静宁苹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加苹果销量。可以整体“倒逼”静宁苹果从生产、仓储、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从而促使更加标准化生产,形成“优果优价”,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同时,“京东云仓”项目将整合静宁县域内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入驻,兰州等周边区域半径的货品在静宁集中进行云仓分拣,可提升“静宁苹果”线上20%以上的销量,降低近30%的物流成本。

在李建明看来,制约静宁苹果发展的另外一个模式,是给苹果套袋。前些年,套袋苹果受宠,因其套袋后,底色白嫩,上面叠加着粉红色,很具卖相,但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苹果糖分。而不套袋后,底色偏绿,着色后呈现暗红色,但品质提升了,更具口感。

他举例说,套袋苹果,一亩地光套袋的成本就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如今,“我们要做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使不套袋的苹果,外观依然感觉很漂亮,而且口感更好。”目前,选育出的“静宁1号”和“成纪1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优品种,推广不套袋栽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静宁是全国苹果种植第一大县。静宁苹果以色泽鲜艳、酸甜适度、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广受国际市场青睐,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9年,当地出口苹果4.7万吨,货值3.5亿元人民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