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会死亡(人为什么害怕死亡)
点击上方“医师报” 关注我们
欢迎您参与有声医师报朗读,通过 微信/电话/短信联系小编吧,双手奉上小编15011182507,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被雅典公民判为死刑的苏格拉底,有很多次生的机会,却慨然就死。当时年届七十的苏格拉底,也许是对死亡理解最早、最为深刻的哲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类似于以下两种状态:
一种是死了就像是无梦的睡眠。苏格拉底说,死亡就是睡着之后不做梦,一路睡将下去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真人无梦的另一种诠释。庄子提到古代的真人,用了八个字“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描述(见《庄子·大宗师》),认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后没烦恼"是真人的境界。
另一种是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之后,就像是从身体的狱中释放了出来,真正得到解放和解脱,不再有什么烦恼。这和佛学对于灵魂与肉身的观点几乎相同。苏格拉底说:“我死了之后,灵魂就可以真正地自由寻找,去找到那些古代伟大的智者,跟他们一起继续聊天、继续对话,探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理。”
近代西方人对死亡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观点,另一种就是蒙田的观点。那蒙田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
蒙田在《随笔集》中承认,自己长期以来都害怕死亡,并为此所苦,即使在生命最健壮的时候,也常常想到死亡的可怕。他心里深受死亡必然来到、人生必然消逝的思想的威胁,甚至被他描述为"几乎使我瘫痪"。蒙田从他所熟知的古代哲学家的思想里寻找出路,初步的结论是:人必须学习与死亡观念共生。他相信哲学可以让人学会如何不害怕死亡,起初他在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从事哲学思考,就是学习如何死亡”中找到了力量。
蒙田早期对于死亡的观点深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指出不用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也是最自然的事。他说:“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那是你存在于世的条件,是你的一个部分。”提出“死亡是生命的目标”的观点。
蒙田采用塞内卡(Seneca,3 B.C.-65 A.D.)的建议,认为经常不停地想着死亡,是克服对死亡恐惧最好的方法。熟悉的东西不会让人害怕,要练习对死亡的熟悉。同时要练习舍弃一切,对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重。接受死亡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也才能摆脱束缚与奴役。
但是蒙田逐渐又认为,准备死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警惕之中,只以这种方式摆脱死亡念头的压力,反而会让自己受制于这样的念头。“关注死亡,使生活成为困扰;但是,关注生活,使死亡成为困扰。”
1580年之后,蒙田在对死亡的观念开始有了转变。他观察到平常一般人对死亡的态度,使他大为震撼。他说:“人们直接面对死亡,并没有特别担心,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当天晚上或明天可能死掉,他们照样显示平静的面容,好像他们与死亡已经和解,明白这个普遍而无法避免的事件是必然来到的。”他在1595年版的《随笔集》加了一段话,“哲学叫我们常把死亡放在眼前,要预先看到它,在它来到之前反省它,并且给我们一些规则,让这样的思想不至于伤害我们;但是,只要我们真正知道如何生活,就不用再学习如何去死了。”即先知道活,不用太担心死的问题。
“死亡其实就是生命的结束,而不是生命的目标;是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是我们需要针对的重要的对象。”蒙田最初觉得人生有期限,害怕失去;后来发现正因为人生有期限,人生才有它自己内在的价值。如果生命没有期限,人可以一直活下去,人生反而没有任何追求。最后蒙田把人生当作礼物,按照人的本性所允许的范围,尽量活得充实和快乐。
那死亡为什么让人害怕呢?在介绍蒙田的思想之后,台湾当代哲学家傅佩荣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人害怕死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害怕死亡之前的痛苦。我们都曾见过,生病和接近死亡的人,尤其是生病,那种痛苦是很让人印象深刻,让人看了就容易产生恐惧。我们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痛苦。当然,也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到一样的痛苦,或者每一个人对痛苦可能有不一样的一种态度。但是,这种可能发生的预期让人对死亡产生畏惧心理。
(2)有信仰的人害怕死亡之后的报应。这一点很多时候不被提及,但客观存在。目前世界上各大宗教对于死亡之后的报应主要就两种:一种是轮回,另一种是审判。讲轮回,说明你还有下一次的机会;讲审判,就一次定了,将来如何已经决定。这两种宗教信仰给人带来的对死亡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对于死后报应的害怕,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如果真的害怕不好的报应,现在及以后都应该虔诚地走人生的正路。
(3)对于死亡之后虚无的一种恐惧。事实上,对虚无的恐惧是可以化解的。很多哲学家受苏格拉底的启发,很容易理解死亡之后就结束了,如罗素就说:“死亡就像江河入大海一样。”另外,傅佩荣的老师方东美先生病危时的两句诗:“我自空中来,还向空中去。”可谓真个堪破死亡。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是空,生前没有我们,死后也没有我们。
(4)死亡之后,各种"我们"的关系崩解令我们害怕。我们这一生建构的许许多多的“我们”这样的关系,死亡之后就会消失,“我们”所组成的一切关系,将消失和瓦解。
傅老师讲了四个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死亡。
(1)人生就好像赴宴,死亡代表宴会的结束。我们已经用过餐了,该让座了,让给别人来使用。
(2)人生好像在一个舞台的表演,死亡代表表演已经结束,那就请演员潇洒地下台吧!“乾坤一剧场,生命一场戏”,演完就潇洒地谢幕下台。
(3)“人生如旅行”,我们是过客,不是归人。一开始就了解旅行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死亡的含义。
(4)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修炼和修行的过程。或是基督徒,背上十字架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或是像佛教认为众生皆苦,要由智慧得到解脱。把人生当作修炼和修行,可以更好地理解死亡。
“死亡像太阳一样,你不可能直接看清楚它,只能从侧面看,眯着眼睛看。”没有人可以直接了解过死亡,即使是那些劫后重生、历经了死亡的人。朋友们,你对死亡又是什么观点呢?
作者心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后,对于救治病人也算得心应手;对于医学也从20多年以前刚上医学院的那种完全无知,也算逐渐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医学观,渐渐地潘医生对于什么是医学的底层逻辑产生了追问。
现代医学的发展源自于生物学的发展,而生物学的发展也不过是二战以来短短几十年,这还要归功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的号召(没错,就是“薛定谔的猫”那位)。在薛定谔的号召之下,许多从事理论物理的优秀物理学家转而研究生物学,引起了现代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他自己也写就了科普畅销书《生命是什么》留于后世。可见,生物学的基础是物理学。那物理学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数学,数学当然不可或缺,爱因斯坦也在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帮助下才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但是,哲学可能是更为根本的本源,它是我们人类探究世界本源的一种思维。因此,自2019年1月8日,潘医生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小猪爱智慧”,开始了西方哲学学习之旅,每天花半小时,跟随傅佩荣老师学习西方哲学课,学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的不断演变的思辨,希望对我理解医学的本质有所启发,也分享与你,愿与你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潘俊杰,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心内科副教授。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内科功底深厚,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病家好评,并多次获得华山医院优秀党员称号。曾在海外独立开展心血管内科工作2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
主要擅长: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支架植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起搏器植入;高血压诊断、药物调整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对心内科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有独到的经验。尤其对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支架植入有较深的理解和造诣,每年独立完成急诊及平诊手术300多例。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应用性基础研究和探索。
往期回顾
▶ 医师报自导自演微电影|饮食有道,如此肾好!
▶ 婴儿胎死腹中,医院遭产妇索赔43万!责任在谁?
▶ 医生救治后被索要证件!邓利强:紧急救治不担责,别让质疑和审查凉了救人的心
▶ 海潮随笔|SCI被吵得天翻地覆, 医生的幸,还是医生的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SCI?
▶ 追踪|聊城假药案:救死扶伤 医生该不该心软?
▶ 《执业医师法》修订提上日程,医生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 普法|聊城假药案,我只是好心帮你推荐个药而已,怎么就违法了呢……
▶ 【视频】2019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视频】2018医师报:为梦插翅 化茧成
编辑: 毕雪立 审核:陈惠 蔡增蕊
目前300000 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