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本末裴矩(善于规谏李成器)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按】《董元奔史论》以历史时序结撰,每篇2000字左右。本篇为“唐中宗至玄宗时期(705-756)”第五篇,原创权益受受头条维权机制及国家维权监管系统全网保护。
(插图:复道)
上尝从复道中见卫士食毕弃余食于窦中,怒,欲杖杀之,左右莫敢言。宪从容谏曰:“陛下从复道中窥人过失而杀之,臣恐人人不自安。且陛下恶弃食于地者,为食可以养人也,今以余食杀人,无乃失其本乎!”上大悟,蹶然起曰:“微兄,几至滥刑。”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二》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写的是宁王李成器(又名李宪)规谏唐玄宗戒杀的事。史传李成器善文章,但其并无文赋传世,元奔认为,凭借李成器规谏唐玄宗的这几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超高的论辩水平,尽管这几句话经过了《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加工。
李成器(679-742),唐睿宗嫡长子,为人谦和,有长者风。唐睿宗复位后依例欲立李成器为太子,但是三子李隆基有铲除韦后,匡复李唐之功,大臣们皆劝唐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但那属废长立幼,唐睿宗担心日后引发政治灾难。李成器得知唐睿宗的顾虑后,遂多次以死规谏皇帝,坚决让太子位于李隆基。李隆基(唐玄宗)继皇帝位之后,李成器备受尊宠,历官太子太师、司空、太尉、司徒、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并长期兼任扬州大都督及一些重要州的刺史。
李成器规谏唐玄宗戒杀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七年(719)农历九月十九日,那天,李成器被从宋王改封为宁王,时任开府仪同三司兼泽州刺史的李成器回京领封,唐玄宗特地设宴为兄长洗尘。在李成器跟着唐玄宗及一些大臣、随从们从一座宫殿通过空中通道前往宴会宫殿时,唐玄宗发现通道下面有个卫士把吃剩下的食品偷偷的扔到洞中去了,不禁勃然大怒,喝令左右把那名卫士抓来,欲处死他。
因为浪费了一小块食品就被杀,这未免小题大做,但是大臣们都不敢规谏唐玄宗。为什么呢?年轻有为的唐玄宗继位后,深感武周改制和韦后之乱给大唐帝国带来的亡国危机,决心革除弊政,任用贤良,减轻刑罚,减免赋税,意欲恢复贞观时期那样祥和的垂衣之治的政治局面。仅仅过了几年,“开元盛世”就初具雏形了,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国库充盈,边疆和平无战事。但是,盛世之下却出现了铺张浪费的苗头,为了制止浪费,唐玄宗下诏要求自上而下厉行节约,规定皇宫里不用金银器皿,妃嫔宫女不穿丝绸衣服,百官、百姓按级别高低都有更严格的要求。按照规定,卫士这个级别的人浪费一块饼子是可以杀头的,因此大臣们不敢劝阻唐玄宗。
李成器见状,以“臣恐人人不自安”为理由劝阻唐玄宗。唐玄宗继位以来,抑制佛教,推崇道教,一直想做一个垂衣而治、无为而治的明君,坚决避免武则天时期的告密制度、酷吏制度、连坐制度。李成器认为,唐玄宗在楼宇间的通道这种非正规场所偶然见到卫士偷偷犯错,理应大人不记小人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如果杀了卫士,天下人会以为皇帝在各地安插了许多密探,这跟武则天时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天下人会一直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李成器认为,唐玄宗应该忽略节约诏令中的相关规定,赦免这名被皇帝偷偷发现犯错的卫士,才是明君之道。
为了加强谏言的说服力,李成器接着说:“且陛下恶弃食于地者,为食可以养人也,今以余食杀人,无乃失其本乎!”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开启“开元盛世”,除了明察秋毫、任人唯贤、罢兵息武等之外,关键原因在于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因为创造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主力军是劳动人民。唐玄宗前期加大了对豪强地主的抑制力度,把国家赋税的主要部分从农民身上转移到豪强地主身上,禁止豪强地主非法侵占农民土地,并组织无地农民开垦荒田,且免缴税收。唐玄宗的农民政策践行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为君之道。李成器认为,唐玄宗下诏提倡节俭之风,说到底是希望通过节俭省下来的物资能够养活那些需要被养活的人。卫士偷偷丢弃了一块食品,相当于有人因此挨饿了半日,但是唐玄宗如果杀了这个卫士,就相当于这一块食品要了这名卫士的命。本来这一小块食品只能使一个人免于挨饿半日,如今它却让人失去生命,节约不仅不能养人,反倒还杀人了,李成器认为唐玄宗违背了自己节约诏书的根内在精神。
李成器规谏唐玄宗的这几句话抓住了唐玄宗欲做明君的心理和其节俭政策的根本原则,一层递进一层,使唐玄宗宁愿违背诏书条款不杀卫士,也没有什么话来反驳李成器,李成器真是得了《孟子》散文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层层深入的辩论之旨啊。
【延伸阅读头条原创文章董元奔史论】唐中宗至玄宗时期第一至四篇:
董元奔史论(177)韦氏效颦画瓢儿
董元奔史论(178)卢怀慎伴食姚崇
董元奔史论(179)盛唐幞头宫廷化
董元奔史论(180)节度使制惹祸端
(编辑:董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