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是怎么样的呢(登上3条热搜的隐翅虫)

“以为是蚊子,拍死后脸上溃烂了一块,又肿又疼……”10月9日一早,关于“隐翅虫”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到一上午,这种此前并不为多人所熟悉的飞虫霸占了微博的三条热搜。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偶遇”隐翅虫的痛苦经历,再加上配图,溃烂成脓的皮肤表面看起来触目惊心,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好像从来没见过这种飞虫。

隐翅虫是怎么样的呢(登上3条热搜的隐翅虫)(1)

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戴洁发起提醒,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因隐翅虫叮咬前来就医的皮肤病患者还不少,有一个专门的疾病叫做“隐翅虫皮炎”。隐翅虫习惯在夜间出没,许多人会把它当成一般的小飞虫。“它虽然飞到人身上不会直接叮咬,但是大部分人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拍打它。隐翅虫受到挤压、摩擦后,会分泌强酸性毒素,使皮肤出现水泡,水泡处理不当会感染化脓,在皮肤表面留下伤痕。所以发现身上有隐翅虫后,最好轻轻吹走,必要时尽快就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吕彦霖

热搜讨论的隐翅虫

令不少网友心悸

近日,一名网友分享了自己因隐翅虫差点毁容的生活经历,迅速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她在凌晨关着灯在床上玩手机期间,突然感觉到有什么轻飘飘的东西在脸上爬动,觉得是因为手机发光引来了小虫子,所以轻轻用手把虫子抚掉了。

到了第二天起床后,她的左眼下方开始出现红色圆圈范围的皮损,不接触不疼痛。又过了一天,皮损部位颜色加深,疼痛明显加剧,但是皮肤表面已经出现溃烂。就医后被确诊为隐翅虫皮炎,原来在她脸上爬动的并非一般性小飞虫,这种飞虫名叫隐翅虫,夜间遇光经常出没,拍打、揉搓等方式不但不管用,还会压碎隐翅虫,使它分泌出强酸性毒素,皮肤出现水泡甚至感染溃烂。

隐翅虫是怎么样的呢(登上3条热搜的隐翅虫)(2)

之后,这名网友所述的经历被不少人围观。有人紧跟其后晒出自己曾经的隐翅虫“受害”经历,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等各种伤口看起来触目惊心,有些伤口甚至是留在脸上,长长的一大道,又肿又红,格外碍眼。

“这么一大片伤口,还在脸上,会留下疤痕吗?”有网友不忍心地评论道,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皮损继发感染化脓,是有留下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的可能。

昼伏夜出的隐翅虫

尤爱夏季、光亮和潮湿

隐翅虫到底是什么飞虫?遇到后该咋办?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请教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戴洁。戴洁介绍,引发“隐翅虫皮炎”的本尊隐翅虫是一种节肢动物,“本身其实并不会蜇人咬人,虫体也无毒。但通常它飞到人身上后,大部分人不自觉地会用手去拍打或抹除,在把隐翅虫‘压死’的过程中,虫体内强酸性的毒液会引起皮肤的刺激反应。”如网友们所倾诉的那样,戴洁告诉记者,被隐翅虫毒液侵蚀过的皮肤便会出现红肿、水泡,破溃的水泡还会引发感染、化脓,继而留下色沉或者瘢痕。

隐翅虫是怎么样的呢(登上3条热搜的隐翅虫)(3)

图源 视觉中国

戴洁指出,令人闻“虫”丧胆的隐翅虫尤为喜爱夏季、有强光亮的地方,潮湿处也是昼伏夜出的它容易活动的场所。“所以临床中我们都会询问患上隐翅虫皮炎的病人,有没有晚上亮灯的时候到树下草丛这些地方?”同时,戴洁也提醒,还有一部分病人被隐翅虫“招惹”是在外面晾晒衣物后拿回家没有使劲拍,就可能会带回家了。“这也是有很多病人睡觉起来后发现皮肤已经红肿疼痛的原因。”

不明飞虫来袭

记住吹一吹、抖一抖

红肿、水疱、化脓、相当地疼痛……戴洁提醒,一旦发现自己可能被隐翅虫毒液“侵袭”,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除了特别轻的红斑可能会自己好,一般隐翅虫皮炎很难自愈。如果没有水泡只是红斑,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些激素类软膏。如果已经化脓,则需要涂些抗感染的外用药。严重化脓的患者还需要服用一些口服激素、抗过敏和抗生素类药物。”

隐翅虫是怎么样的呢(登上3条热搜的隐翅虫)(4)

有虫子和皮肤“亲密接触”,不少人已习惯性第一反应像打蚊子那样用力拍打。碰上隐翅虫,会被毒液侵袭;而若是不慎打了蜜蜂或马蜂,也会挨蜇,同样痛苦。因此,戴洁强调,遇上不明飞虫,可千万别抬手就拍打,正确的做法可以将其吹走,“使劲吹吹,或用风扇去吹。刚收回家的寝具、衣物也可以先抖一抖、掸一掸。”此外,戴洁提醒,如果不慎拍到了隐翅虫,首先需用肥皂水冲洗,“肥皂水的碱性可以对隐翅虫酸性毒液起到中和效果。”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