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

国庆假期追豆瓣评分高达9.0的《功勋》,看得非常过瘾,非常感动。

《功勋》有八个单元,第二单元是《无名英雄于敏》,于敏大家都知道了,中国的氢弹之父。

其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情节:

一天晚上,于敏正在在机房工作,突然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同事说是自己饿了,肚子叫了一声。

于敏说不对,马上起身去查看计算机吐出的长长纸带: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1)

看了一会儿他说:这儿错了,从这儿往后都错了,机器坏了,让技术员来一趟

然后就返回座位继续干活,注意下旁边一个人的表情,那是满脸的不相信:怎么可能是机器坏了呢?

技术员过来检查,果然发现一个加法器的元器件坏掉了,替换掉以后,计算马上就正常了。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2)

这简直是太神了!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于敏看到的纸带上并不是数字,也不是文字,而是类似这样的东西: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3)

这种感觉就相当于你看到了这样的图: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4)

然后判断出这里边的数据有问题,计算机出错了,你说牛不牛!

电视剧可能需要艺术化的表达, 根据杜祥琬院士的的回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核武器的结构有很多层,各种材料爆炸以后,每一个时间点、空间点上,都有它的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于敏突然发现,某个量从某个点开始突然不正常了。

大家马上去查原因。杜祥琬去查方程、参数,没有发现错误;做计算数学、编程序的人去查原因,也没发现错误。

最后检查发现,原来一个加法器的原件坏了,换掉以后,物理量马上就正常了。

于敏厉害的地方在于,对物理规律理解得非常透彻,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他一下就能发现这个趋势不对,那个量错了。

然后排除方程和参数错误,程序错误,最后怀疑到了计算机的头上。

为什么能怀疑计算机呢?计算机怎么可能会出错呢?

当时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有两台,每秒运算5万次。 一台是计算所研制出来的119,位于北京; 另外一个是在119基础上仿制出的J501,位于上海,一南一北运行。

别看每秒只能运算5万次,却是当时最快的计算机,天文、气象、石油、核弹等都争着使用,机时非常宝贵。

于敏组就是因为北京的119计算机没有机时,带队去了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去使用J501。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5)

(J501计算机)

但是119和J501都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很不稳定,他们的无故障运行时间我没有查到,可以用夏培肃院士主持研发的107机做个参考,107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长超过20小时,这就破了当时电子管计算机的记录了。

碰到机器跳动,算出来的结果就不对,所以于敏就怀疑J501计算机出错了。

计算机出错,就会前功尽弃,浪费很多机时,于敏想了一招,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计算结果暂存到磁鼓中,如果出错,就从最近的计算结果重新开始, 这叫做“取鼓重做”,用这个办法来减少机时损失。

但这样一来,机器就离不开人,机器24 小时工作,人也要在一旁睁大眼睛,看着纸带上打印出来的计算结果。

对程序员来说,可能会好奇,这样的计算机用什么语言编程呢?

对不起,连汇编都没有,更别说Java、Python等高级语言了。

全靠手编机器指令来实现程序,一个二进制位搞错了都不行。

小伙伴们看看119计算机的机器指令,在这样的计算机上编程,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

于敏到底多牛(真的看到了人和人的差距)(6)

(点击看大图)

计算机的操作控制台只有二进码的氖灯和扳键,和若干按键,仅能一人使用,而排定的程序调试时间仅5-10分钟,大家不得不各施其法来提高编程和上机效率。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于敏等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依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努力。1965年10月29日,于敏拨开云雾,提出了崭新的思路,让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理论的突破让人心情愉悦,笨重的J501计算机也变得可爱起来!时任九院理论部科研室副主任蔡少辉记录下了当时兴奋的情景:

1965年11月1日晚上,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J501机房,在柔和的灯光下,计算组组长汤敏君拨弄着计算机操作台上的键钮,台面上的小氖灯在欢快地闪烁着。我和孟昭利蹲在机房地板上忙着查阅纸带卷,检查输入、输出数据是否有差错。于敏在一旁拿着计算尺和铅笔不时地在算点什么又写点什么。

计算机在忠实地执行着主人的指令,它时而发出美妙的旋律,时而又发出数值求解叠代过程中所特有的沉重循环喘息声。汤敏君说:“你们听,现在到了最难闯的阶段了,能量方程老迭代不出来,得赶紧缩小时间步长!”只见她又在操作台上拨弄几下,渐渐地机器又奏出流畅的韵律,人们在喜出望外地交换脸色。纸带卷上缓缓地输出令人兴奋的数字,一切都是那么振奋人心!

现在读到这样的文字,真是感慨万千,向老一辈科学家们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