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1)

1、磨削:磨具以较高的线速度旋转,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

1.1特点

精度高、外表粗糙度小

砂轮有自锐作用

背向磨削力 Fp较大

磨削温度高

表面变形强化和残余应力严重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2)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3)

2.2应用

可加工内外圆柱面、各种回转表面,如圆锥面、螺纹、沟槽、端面和成形面等

加工精度可达IT8~IT7,外表粗糙度Ra值为1.6~0.8um

车削常用来加工单一轴线的零件,还可以加工多轴线的零件(如曲轴、偏心轴等)或盘形凸轮,只需将刀具位置或将车床适当改装。

3、铣削: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3.1特点

生产率较高

振动容易发生

刀齿散热条件较好

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3.2um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4)

3.2应用

端铣

周铣

铣平面

铣沟槽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5)

4、钻削:钻削刀具与工件作相对运动并作轴向进给运动,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

4.1特点

钻头易引偏

排屑困难

切削温度高

精度低:一般加工精度在IT10以下,表面粗糙度Ra值大于12.5um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6)

4.2应用

•单件、小批生产中,中小型工件上的小孔(D<13 mm)常用台式钻床加工,较大的孔(D<50 mm)常用立式钻床加工;大中型工件上的孔应采用摇臂钻床加工,回转体工件上的孔在车床上加工。

•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广泛使用钻模、多轴钻或组合机床进行孔的加工。

•精度高、粗糙度小的中小直径孔(D<50mm),在钻削之后,常常需要采用扩扎和铰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5、拉削:用拉刀在拉力作用下作轴向运动,加工工件内、外表面的方法

5.1特点

生产率高

加工精度高、外表粗糙度较小

拉床结构和操作比较简单

拉刀成本高

不能拉削加工盲孔、深孔、阶梯孔及有障碍的外表面,拉削不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7)

5.2应用

虽然内拉刀属定尺寸刀具,但每把内拉刀只能拉削一种尺寸和形状的内表面。

内拉刀可以加工各种形状的通孔。例如圆孔、方孔、多边形孔、花键孔和内齿轮等。还可以例如键槽、T形槽、燕尾槽和涡轮盘上的榫槽等。

外拉削可以加工平面、加工多种形状的沟槽。成形面、外齿轮和叶片的榫头等

6、齿轮加工

针对齿面加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滚齿、插齿、剃齿、磨齿、铣齿、刨齿、梳齿、挤齿、研齿和珩齿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前四种方法:滚齿、插齿、剃齿和磨齿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8)

7、攻丝: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方法

7.1特点

丝锥是攻丝的专用刀具

攻丝前需要钻底孔。由于攻丝时丝锥的切削刃除对金属有切削作用外,对工件材料还产生挤压作用。挤压结果,可能造成丝锥被挤住,发生崩刃、折断及工件乱扣现象,所以要根据不同材料首先确定螺纹底孔的直径(即钻底孔所用钻头的直径)和深度,对此可查有关手册

刀具主轴每转进给量为1个螺距,造成攻丝过程受力大,加工条件恶劣

8、铰孔:对已经粗加工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8.1特点

纠正上一道工序残留的变形、刀痕,提高孔的精度

铰孔后的精度一般应该达到IT9~IT7级,不应该低于车床加工后的精度

铰孔时应考虑孔的直径的大小、材料软硬、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铰刀类型。

铰孔因为是多刃同时挤压受力,无法修正孔的位置度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9)

9、镗孔:镗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镗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镗削加工主要在铣镗床、镗床上进行

9.1特点

镗孔是对锻出,铸出或钻出孔的进一步加工,镗孔可扩大孔径,提高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镗孔可以分为粗镗、半精镗和精镗。一般镗孔精度达IT8~IT11,表面粗糙度Ra值为0.8~l.6um; 精细镗时,精度可达IT7~IT6,表面粗糙度Ra值为0.2~0.8um。

镗孔可修正孔的位置度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10)

10、珩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属于光整加工,需要在磨削或精镗的基础上进行

10.1特点

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珩磨加工范围比较广,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中采用专用珩磨机珩磨更为经济合理,对于某些零件,珩磨已成为典型的光整加工方法,如发动机的气缸套,连杆孔和液压缸筒等。

金属加工全过程(常见金属加工方式)(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