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各是谁(比较出名的十八路诸侯)
秦末十八路诸侯
秦末,项羽、刘邦灭亡暴秦,进入关中。项羽假借楚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其中包括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也包括秦朝名将章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等。可惜的是这一分封并不合理,分封后不久就发生了叛乱,项羽忙于平定齐地叛乱而无暇顾及刘邦,为日后楚汉争霸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成为韩王,都阳翟;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歇为代王,都代;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臧荼为燕王,都蓟;田巿为胶东王,都即墨;田都为齐王,都临淄;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此称为三秦;田都为齐王,田巿为胶东王,田安为济北王,此称为三齐。
项羽的分封方案曾向熊心汇报过,并且是一次公布的。他在关中逗留数月,完成了分封,以为天下自此可以相安无事,太平无忧了,即与诸侯罢兵返国。然而,他决然没有料到,自己精心炮制的分封方案竟然包含着诸多严重缺陷。
首先,他按军功分配土地,又把是否随从入关作为衡量军功的基本尺度。但这仅是他个人认定的尺度,并没有为所有的义军将领所接受。如齐相田荣、赵将陈馀等人因没有入关,未被封王,但他们自认在反秦斗争中有很大的功劳,因而对分封之事满腹怨气。
如齐国的田荣就赶走齐王田都,攻杀济北王田安,后来又杀死胶东王田市,称王于三齐之地。赵国的陈馀也在同时赶走常山王张耳,恢复代王赵歇为赵王,自立为代王。在燕国,原燕王韩广则占住地盘,拒不去辽东,臧荼与之发生火并,将其击杀于无终(今天津蓟县),并占有辽东之地。不久之后,汉王刘邦自汉中出故道暗度陈仓,打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占有了关中三秦之地。而彭越也一直没有停止对梁地的争夺。项羽想通过分封来安定天下,事实上却引发了诸侯间新一轮的争夺。
其次,项羽为了在分封中绝对贯彻自己的意志,减少方案制定时的纷争麻烦,乃摒斥他人参与意见,一人独操宰割之刀。他没有以某种协商、盟会的组织形式,把自己的设想经过与诸军首领妥协和商议转化为众人的意志。
最后,项羽的分封方案中夹杂着许多主观感情的因素,方案公布后他自己也并没有彻底实施的打算,处置中显示出过多的主观随意性,自己破坏了方案的严肃性。比如,他要践行熊心关于“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却把巴、蜀、汉中妄指为关中,封给刘邦,使人们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诳骗;他的方案曾征求过熊心的意见,大概是想得到来自君上的认可与支持,但不久竟将被尊为义帝的熊心贬徙去郴县,更将其杀害于途中。熊心曾是他制订方案时想要借助的力量,尊其为义帝又是方案中一项特别的内容,这样的处置虽然一时发泄了个人怨情,但却严重践踏了自订的方案。又如他在方案中认可韩成为韩王,但因其未随入关,认为没有军功,就不让他返回韩国,带其到彭城后废黜为侯,最后又杀了他。后来为了阻止刘邦东进,又封原吴县令郑昌做韩王。自己这样随意破坏分封方案,何论他人的态度。
项羽作为反秦斗争的领军人物,秦灭时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他有资格出面安排战后天下政治格局,希望以自己为首的义军将领们各有所得,并获得安定的政治局面。但由于处置不当而引发了各种反作用,安定天下的手段反而成了引发新一轮战乱的原因,战后的政局危机四伏。
东汉末十八路诸侯
东汉末年,诸侯讨董,共计18路诸侯: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明明白白:“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三国演义》将此事写成曹操所为,是为了突出其非同凡响的英雄气概及其在讨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见罗贯中并未故意“丑化”曹操。
其次,历史上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无“十八路”之多。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除了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的有十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再次,历史上的刘备与讨董之役的关系,仅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有这样一句:“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而《先主传》正文及《关羽传》、《张飞传》均无一字提及此事,可见刘备等人当时地位卑微,仅仅是追随他人参与讨董,在整个战役中并未建立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
隋末十八路反王
十八路反王为我国古典小说《说唐》、《大唐秦王词话》里的主要人物。而在评书中,四明山围攻隋炀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江淮吴王杜伏威、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张金称、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等人。关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说法,比如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罗艺、西魏王李密、高丽王李凤、英王哈洪太、燕王高开道、甘肃王薛仁杲、沙陀罗王罗铁汉、襄阳王雷大鹏、荆州王林士弘等等,每个说书者都有自己的说法。
可以看出这些反王要么是山贼草寇要么是隋朝逼迫而反,这些人都是不得不反。这些人的志向并非要建立基业,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大魔国虽然打着推翻隋朝的旗号,但程咬金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其它的各个王都是聚集了一批人,举个旗号,要见识没有见识,要野心没有野心,充其量也就是个土皇帝。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兵不强将不广财不足智不够野心不大如何能够成气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