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模范村(走遍388个村恩育乡永利村)
恩育乡永利村
——永葆初心,利谋为民
文/杨迪
8月24日,我作为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市文联组织的“走遍388个村”文艺采风活动。这并不是第一次参加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担负采写任务,心中不免有些期待又紧张。
清晨七点的风已经有了一丝凉意,在采风组人员集合完毕后我们便出发了。在交谈中得知今天去的是恩育乡永利村也是“388采风”的第27个村。我迫不及待地百度了一下永利村,有了一些了解之后心中的期待便又多了一分。
很快永利村的大门便映入眼帘,除了永利村三个大字之外,还有两列醒目的对联——永葆初心推改革大发展,利谋为民建和美新农村。我想这大概是永利村领导和人民的心声吧!大门离村中还有一段距离,笔直平坦的道路两侧种满了孔雀草和万年红,真是漂亮极了!随后采风车上了高架桥,桥下不远处是高速公路的“永利服务区”,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玉米,大有“万亩良田”之感。
顺着国旗的方向我们找到了村委会。永利村幅员面积721公顷,耕地面积636公顷,全为旱田,主要农作物玉米。有8个小组,5个自然屯,总户数636户,人口1976人,常住户数265户,常住人口720人。
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接待我们的村书记王野深有感触,永利村当前人口流失较为严重,许多年轻人在外务工,不仅出现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还产生很多家庭婚姻和社会问题。国家确定乡村振兴大政方针,农村一定会大有可为,即使在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受冲击的大环境下,农业受影响较小并且有稳定收入。永利村规划和探索通过棚膜经济和黄牛养殖逐步发展一条种养结合的完整产业链。已经申请了32栋大棚,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黄牛养殖逐渐起步,从最开始的十几户养殖120头牛已经发展到57户577头牛。村集体农业合作社有7台农机承包出租,收入给贫困户分红。机动地承包对外招商引资,正在洽谈实施的黄牛养殖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永利村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过去,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劳务输出;现在,希望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让走出的人再走回来,根不离土,人不离村,在家里一样发家致富,在家乡一样建功立业。
永利村是比较出名的,省和长春市领导多次到此调研。永利村不作表面文章,不搞面子工程,来领导不来领导一个样,有检查没检查一个样,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永利村2019年被评为“长春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入选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千村示范”创建行列,被评为长春市文明村镇,2022年被评为吉林省文明村镇。这些牌子几乎摆满了村委会议室,这些是村委干部带领全村百姓共同奋斗的见证和心血与汗水的结晶。
永利村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据介绍,永利村大门旁曾是一个大粪坑,如今经过绿化,杨树长得郁郁葱葱,全然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修了2000延米路边沟、1000延米围墙,栽种了12000多棵树、70000多株花。设有8个保洁员负责人居环境管理,多为原贫困户,既保障了村中卫生又照顾村民生活,实行三包到户,包花草树木、包庭院前后卫生、包冬季积雪清扫。村里进行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比,准备小礼品调动村民积极性,各家各户门口挂着家风家训展示牌,已经成了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刚过而立之年的村书记侃侃而谈,踌躇满志,将在九月份去杭州参加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学习,是长春市参加学习培训的唯一一名村书记。
这天,电视台也到永利村采访,王野书记前去陪同。接下来与我们介绍情况的是驻村第一书记苏永德。苏书记是长春市信访局干部,驻村已有5年时间,对永利村感情浓厚,说起来如数家珍。苏书记最先谈起的,是永利村的历史。
永利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从大四家围墙起步,2017年修广场,长春市信访局赞助了10000延米路边石、10000平方米地砖、27万元资金。原来的大富家小富家两个屯是七十年代从富家村划过来的。听老一辈的人说永利村曾经叫靠山屯,时间太久其他更多也不得而知。说到更久远的历史,本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位名为李光汉的烈士。资料显示,李光汉(1890-1936),名铭勋,男,汉族,榆树县恩育乡永利屯人。1903年,入伯都讷种榆书院,学习成绩优秀,被誉为才子。1907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11年,考入北平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说:“挺身抗战,实属当前急务,而保我赤子,亦不可稍忽之要事也,公等攻著外,我则图著内如何?”
1935年,面对国遭受践踏,民受蹂躏,李光汉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任吉林省反满抗日救国会会长。培养、引导金成柱(金日成同志)、陈翰章、郑墉等进步学生积极抗日,并成功帮助金日成、陈翰章等优秀抗日组织者和领导人,逃出日本宪兵队的搜捕。他的爱国行动被日伪特务发现并逮捕。在狱中惨遭毒刑,坚贞不屈。1936年6月11日含恨而死。永利村还是一个英雄的村屯!
出了村委会便是村中的百姓广场,广场有电子屏、石象、秋千、长廊、凉亭、喷泉、小桥,桥下有溪流,仿佛现实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最特别的当然非泉眼莫属了,泉眼没有名字,我们不妨先叫它“永利泉”吧。恩育乡党委宣传委员李琦给我们介绍说,泉眼一年四季都会有泉水,冬天也不会结冰,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饮用泉水。我大为震惊,在榆树生活了十几年还从未见过冬天不结冰的泉水。用手接了一汪泉水,水是清冷的,泉眼也喷射有力。我想如果冬天来大概会更有感觉吧,傍晚走在小路上,抬头看看被路灯晃的闪闪发光翩翩起舞的雪花,吹一吹乡村清冷的晚风,打个出溜滑,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再看一看在东北的寒冬也仍然不结冰的喷涌泉水。
看完泉眼,我们继续向村中走去,道路两侧是太阳能路灯,围墙上展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评选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名人家风故事与每村每户门口的家风家训展示牌遥相呼应。在甬路上遇见了一位阿姨,阿姨同我讲,在村委干部的领导下,农民生活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舒畅。村民们也很配合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一起建设永利村,让永利村一步步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采风组又接连到了三道屯和四家屯。永利村每个自然屯各有千秋,一屯一品。我看着道路两边的花出了神,突然想起之前网上很火的一段话: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永利村发展自身、建设家乡,也希望永利村更上一层楼,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摄影:孟宪付)
本平台是“榆树文联”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诚征各类稿件。投递稿件先在平台发布,择优在纸版《榆树人》发表。作者文责自负。咨询投稿事宜,敬请关注本号并留言或私信,也可搜索微信公众号“榆树文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