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最美的晚霞(刷爆朋友圈的晚霞为何那么美)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无锡太湖的晚霞,水天一色;扬州古城的晚霞,流光溢彩;南京江边的晚霞,变幻莫测……连续多日,江苏多地的晚霞惊艳了无数人。高颜值的晚霞“大片”刷爆“朋友圈”。一抹抹晚霞不仅扮靓了城市,也让人暂时忘记了高温。是高温给晚霞涂上了浓妆,还是夏末秋初的爱意让晚霞羞红了脸颊?其实,绝美晚霞的形成,藏着有趣的科学知识。

原来这才是最美的晚霞(刷爆朋友圈的晚霞为何那么美)(1)

连日来,江苏各地稳稳地躺在副热带高压的怀抱里,高温天的热度更是连破纪录。绚丽的晚霞夺人眼球。关于晚霞的形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讲师范怡博士介绍,晚霞是一种霞光,它的形成与“瑞利散射”密不可分。同时,霞光形成后,高温的确也描摹了几笔,让霞光变得更加艳丽。

原来这才是最美的晚霞(刷爆朋友圈的晚霞为何那么美)(2)

“瑞利散射”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名字命名的一个光学原理。在100多年前,瑞利发现,大气层中存在许多的微小粒子,会使得光线通过大气层时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改向四周传播,这样的现象称为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散射。瑞利散射发生的条件需满足粒子的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长越短,散射越强。

“阳光射向地面的过程中,会被大气中的分子阻挡,发生瑞利散射现象。但是只有波长较短的紫光、蓝光难以逾越障碍,‘被迫散开’;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则可以轻松‘跨越障碍’。”范怡介绍,日出日落时,太阳处于地平线附近,阳光斜射,需要穿过很长的距离,通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正因为距离长,在这个过程中,蓝紫光被散射“丢失”得更加充分,留下的红光、橙光才会形成霞光。

天气晴热、阳光充足,地面蒸发强,大气中水汽分子含量高,所以阳光射向地面的过程中,蓝紫光受到的阻碍更多,丢失得更多,留下的红光、橙光也就越发纯粹、艳丽。范怡介绍,阳光、云、水汽合力,形成的霞光也就更漂亮。

晚霞如此之美,为什么朝霞却少了点颜色?原来,夏季天空中美丽的云彩往往是对流云,这种云的形成与地表温度关系密切。

范怡进一步介绍,夏季地表温度高,对低层大气加热作用强。低层空气受热后温度变得比高层更暖,就会做上升运动,就像一个个热气球,在热力的帮助下慢慢爬向天空;但是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温度又会降低,就像登山到了一定高度时,温度降低,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一样,空气到达一定的高度就会遇冷凝结形成云。早晨日出之前的温度在一天当中相对较低,只有当温度升高,蒸发加快时,进入大气的水汽才更多,最终云的形态也更丰富。一般来说,傍晚时分,经过了一整天的加热蒸发,又正是余热未尽之时,大气中水汽和云的条件都比早晨更好,因此,晚霞也就比朝霞更加美丽。

江苏省气象台8月12日16时14分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泰州南部、扬州南部最高气温仍可达40℃或以上。尽管高温恼人,但有美丽的霞光相伴,也是一种惬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文 韩军/图

编辑: 纪树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