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错别字(考试时最容易出错的10组字词)

中考易错错别字(考试时最容易出错的10组字词)(1)

考试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做丢分不可惜,可惜的是知道正确答案,却写错了。比如“必须”写成“必需”,“无暇”写成“无瑕”之类。下面我们来看考试时最容易出错的10组字词,爸爸妈妈可以拿去考考孩子,看他能不能全部用对。

1.“拣”和“捡”

表示“挑选”时,用“拣”。比如:站在菜摊前,妈妈拣起一个茄子。因为这里有挑选这个动作,所以得用“拣”。

表“拾取”时,则用“捡”。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儿歌为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很明显,这个“捡”,是“捡起、拾取”的意思。

在之前,“拣”除了主要表示“挑选”外,也有“拾取”的意思,因此有时候会混用。但根据最新的规范标准,“拣”、“捡”二字已有了明确的分工,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弄错了。

2.“度” 和“渡”

两个字都有“经过”的意思,区别在于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度”即可用于时间,又可用于空间。“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度”明显指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现代汉语中,“度”的范围缩小,只能用于时间,如度假、度日。

在现代汉语中,“渡”用来做动词,只表示渡过江河湖海等,不能用于时间,如“横渡长江”、“远渡重洋”。

3.“须”和“需”

不少人都吃过“必须”、“必需”的苦头,这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须”跟“需”在古代都有“需要”的意思,很多时候都能通用。

但是在现代,这两个字用法已经完全不同。“须”是“一定要”的意思,“需”则指“需要”。“这件事情,事先须做好准备”和“要完成这项工作,还需三个人来相助”两句话分别该用哪个字,结合语境一下就知道了。

中考易错错别字(考试时最容易出错的10组字词)(2)

4. “连接”和“联结”

这两组是异形词,可能有的家长不知道异形词是什么,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它指的是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像标志-标识、笔画-笔划都是异形词。

回到正文,“连接”侧重于“接”,主要指事物互相衔接。所以我们平常说的宽带连接、本地连接都用的这两个字。

“联结”则强调的是事物的联系、结合,“联结”的事物往往形成一个整体。如“把他们联结起来的是浓浓的骨肉亲情”这句话,用“连结”就不合适了,体现不出整体感。

5. “窜改”和“篡改”

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用得并不多,不过孩子做题、考试遇到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窜改”的对象是具体的,指的是对具体语言材料的任意改动,像新闻里常出现的“原作中的两处话语被人窜改了”就是如此。

“篡改”的对象不同,多是抽象的存在,以历史、理论、方针、政策、精神、思想等比较重大而抽象的事物为最。如“这一历史绝不容许任何人任意篡改”。

6. “成型”和“成形”

“成型”一般指工厂里加工零件时,使零件具有了所需要的特定形状。例句:“这种零件要经过冲床冲压才能成型”

“成形”则表示事情形成某种清晰的状态时,像“思想成形”,“我们所构想的计划现在已经大体成形了”。需要注意的是,讲“什么什么定型”不能用成“定形”。

中考易错错别字(考试时最容易出错的10组字词)(3)

7. “范围”和“范畴”

“范围”的对象可抽象可具体,例句就不用说了,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范畴”的对象只能是抽象的,多指社会科学领域、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等。徐迟在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中邪的:“静物,花鸟,虽属绘画中独立的范畴,它们却只是绘画的细部而已”就是例证。

8. “勾通”和“沟通”

从词性上就能看出它们的区别,“勾通”是贬义词,有勾结串通之意。“沟通”则是中性词,指使彼此相通。

9. “无瑕”和“无暇”

“无瑕”中的“瑕”字指玉石上的斑点,常用来比喻缺点。“无瑕”是说没有缺点,非常完美,“白璧无瑕”就是这个意思。

“无暇”中的“暇”字则是“空闲”的意思,无暇指没有空闲的时间。比如:大家都太忙了,无暇顾及他人。

10. “词典”、“辞典”、“辞书”

“词典”指语词类工具书,像《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用的这两个字。

“辞典”多指专科或百科类工具书,比如《中国大百科辞典》。

“辞书”则是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统称,范围比“词典”广。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成都教育(chendujiaoy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