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内总票房预售(复演的剧场人气正在回暖)

档期内总票房预售(复演的剧场人气正在回暖)(1)

图片说明:《临川四梦》将于6月18日至21日在东艺上演。(东艺供图)

东方网记者桑怡6月5日报道:开票三天,临近售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4个月以来首次售票复演就是一台大戏:全本《临川四梦》。6月3日一开票,立刻受到观众热捧,这也给对复演忐忑不安的“剧场人”吃下一颗定心丸。“观众饿了”,东艺的工作人员用极其形象的语言,表达对复演上座率的欣喜之情。

据悉,《临川四梦》原定于今年“东方名家名剧月”压轴登场,而今年一再推迟演出,不免让“剧场人”对票房有些许担忧。“不过因为观演人数有上限,抢票反而比以往还快,《牡丹亭》《紫钗记》已经售罄,其他两场余票也不多了。”东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票成绩有惊喜,但也在意料之中,这与《临川四梦》原本就有极强的观众基础有关。

6月18日至21日,作为东艺售票复演的首场演出,上海昆剧团版《临川四梦》将连演四天,包含《邯郸记》《紫钗记》《南柯梦记》《牡丹亭》四部大戏,此次也是上昆首次在上海完整献演“四梦”。

档期内总票房预售(复演的剧场人气正在回暖)(2)

图片说明:《牡丹亭》剧照,杜丽娘。(东艺供图)

2016年《临川四梦》的巡演,无论在中国各大城市,还是远赴美国、捷克、比利时、德国等,所到之处无不造成轰动,一票难求。此次在上海演出,也汇聚国家一级二级名家名角与中青两代演员,值得期待。

颇具匠心的是,这一次重现舞台并非原样重复,而是根据这四部剧作不同的特点,从选角、剧本和唱腔的改动等均进行现代视角的再创造。既有传统戏曲写意、唯美之韵味,亦有现代视角下多元、融合之独特。上海昆剧团一直以“出戏出人,以戏带人,承戏育人”为宗旨,坚持“传承经典,演绎经典,打造经典”的传统。此次,他们突破了传统的舞美思维,创造“四梦一景”的独特表达,将四梦之个性与共性融为一体,让传统昆剧精粹得以重生。

在服务方面,东艺也花费颇多心思。虽然因疫情防控要求,四场演出在可售票数大幅削减,但东艺仍每场保留了19张60元的公益票。

也正是由于《临川四梦》票房可喜,让东艺更坚定了演出市场将逐步回暖的信心。据悉,今年下半年,东艺的演出计划也已经在积极筹备中,剧目而且都是大家熟悉和期待国产经典。

附:《临川四梦》介绍:

成于明代的“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四部。在戏剧史上,向来争执不休的文学家与戏剧家在对“临川四梦”的评价上竟出奇一致——代表了中国古代戏剧的最高成就。生于乌镇,从小受昆曲熏陶的画家、文学家木心先生将此四梦的作者——汤显祖,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戏曲家、应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并称为“莎翁与汤翁”。

《邯郸梦》体现了汤翁“道”的思想,是“四梦”中唯一一个以老生为主角的戏。剧中卢生是个“痴人”,追求功名利禄,黄粱梦醒,终觉一切皆是浮华。上昆《邯郸梦》在全国戏剧界独树一帜,从遵循汤翁原作、继承传统文化精粹上来说是“只此一家”。 卢生“邯郸一梦”黄粱未熟悟透人生,剧中卢生和崔氏分别由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文武老生的张伟伟与曾获第五届中国昆曲艺术节表演奖的昆曲演员陈莉饰演。《邯郸梦》在一系列评比中屡获殊荣,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和第十二届文华奖夺得了优秀剧目奖,并成为2010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2017年入选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列。

《紫钗记》由黎安和沈昳丽饰演的李益、霍小玉在剧中素绢盟誓“引喻山河,指诚日月,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二人都是“情痴”。霸凌桥一别,李益指望着万里封侯,小玉则啼鸟落花初,唯河桥柳色迎风诉,岂知二人遭遇百般磨折。黄衫客是“侠”,侠肝义胆,当霍小玉和李益不能厮守时,他力促其成。该剧在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获得了剧目奖。

《南柯梦记》由专工闺门旦的罗晨雪与专工小生的青年演员卫立分别饰演淳于棼和瑶芳公主。《南柯梦记》是汤显祖晚年作品,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凝聚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省,寓意十分丰厚。《南柯梦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酒醉于古槐树旁,梦入蚂蚁族所建的大槐安国,成为当朝驸马。后又因种种变故,被遣送回人世。梦醒后的书生,发现人生百味不过梦一场。关于《南柯梦记》的全本演出记载很少,折子戏方面,流传至今的只剩下“花报”和“瑶台”两出。这部真幻相生、借虚幻剧情讽刺现实政治与人情世态的,开“现实主义”先河的剧作在舞台上大放其彩。

《牡丹亭》将由同为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向来以表演时“入情之深”而颇受好评的黎安与沈昳丽,分别扮演柳梦梅与杜丽娘,为观众呈现这部感人至深的中国古代浪漫传奇。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有多个演出版本。始自俞振飞和言慧珠主演的8场改编本,1957年12月首演于上海大众剧场,此乃建国后上海第一个整理改编的大型传统剧目。后来这个被称为“俞言版”的《牡丹亭》传给了“昆大班”,再经由他们的言传身教,催生了舞台上更多的版本,以及更多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杜丽娘之有情,总叫人牵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