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1)

海城市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人口110万。拥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的称号, 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十名。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2)

一、历史沿革

1、汉时在县境内置新昌(今甘泉镇向阳寨)、辽队(今西四镇三岔河东岸)、安市(今八里镇营城子)三县。三国时期属平州,后改幽州。西晋时期,境内新昌、辽队(隧)、安市三县皆废。东晋十六国后燕光始四年(404年),开始被高句丽割据长达二百六十多年。

3、中华民国初期,划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海城县隶属辽宁省为一等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伪满政府改辽宁为奉天省,海城县遂改属奉天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伪满政府撤销营口县,以辽河为界,其东划归海城县(张作霖老家在辽河以西的驾掌寺镇,今称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西部划归盘山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城县民主政府,隶属于辽宁省辽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国民党政府改东北为九省,海城县仍隶属辽宁省。

4、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城县。1948年2月,在县境地内另置牛庄县,县政府设在今牛庄镇;年底,牛庄县撤销。11月 东北全境解放后,海城县划属辽东省管辖(省会在今丹东市)。

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海城县归辽宁省辽阳专署领导。1959年改属鞍山市。1965年又转属辽南专属(专署驻今盖州市)。1966年,“文革”期间,海城县人民委员会(即县政府)被撤销,于1967年3月成立海城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营口市。1973年隶属于鞍山市。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3)

1980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1985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城县,成立海城市(县级市),隶属于鞍山市。

二、旅游景点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4)

1、汤岗子温泉引位于辽宁省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国四大的温泉康复中心之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汤岗子温泉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温泉之一。据海城县志记载,唐代贞观十八年温泉即被发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沐浴)。辽、金时在此设汤池县,古时称温泉为“汤”,县以泉而得名。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温泉附近有明崇祯三年立的《奶奶庙碑》。而且此地当时不但是“名池”胜地,也是南北交通要冲。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5)

2、白云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东南部的孤山满族自治镇,距海城市区45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全景区有山峰450个,海城境内的最高峰——海拔876米的唐帽山就坐落在白云山中。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6)

3、海城金塔位于海城市析木镇西北2.5公里的羊角峪西山腰上。塔北原有塔寺,名为“金塔大禅宝林寺”,又称金塔寺,《海城县志》略有载述。这卒寺院原来规模较大,始建于辽代,明代重修,寺内有万历年间的碑刻两甬,记载了其修建经过。2013年国务院公布海城金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7)

4、海城仙人洞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孤山镇孤山村东青云山脚,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40000年至20000年。已发现石制品近20000件,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与废片。石器主要是石英加工的各类中、小型的刮削器、尖状器、钻具及雕刻器等。装饰品类有穿孔兽牙与贝壳等。还有晚期智人的牙齿化石发现于下文化层。已发现的动物化石有27种哺乳动物,以及鱼、鸟类及蚌类等。地层内厚层灰烬及大量烧土与烧骨是早期人类长期居住的结果。

辽宁第一大县人口(辽宁海城市人口超百万)(8)

5、厝石山公园,坐落在辽宁省海城市,又称海城公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三十二年, 海城知县管风和为了活跃海城人民的文化生活,集资6000两白银修建。虽说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公园显得小了些,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拔只有49.9米的厝石山上,倒真的是有仙有龙,充满灵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