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国白起结局(秦国一代名将白起的一生)

1.白起

历史上秦国白起结局(秦国一代名将白起的一生)(1)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国秦昭襄王麾下大将,人称:人屠 杀神 战神。

历史上秦国白起结局(秦国一代名将白起的一生)(2)

生平著名战绩: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伊阙之战,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受封武安君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率军伐楚,占领楚国都城郢都,同年,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秦赵对峙三年僵持不下,赵武灵王改变了坚守的策略,用赵括替换了廉颇,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白起用计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之后被坑杀。

君臣离间

长平之战后秦国继续攻击赵国 赵国惊恐万分 排苏代去见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范睢惧白起得灭赵之功,劝说秦昭襄王撤兵,秦昭襄王应允,白起知道之后,与范雎结下仇怨。

自刎杜邮

撤兵之后 秦派发兵攻赵 但是白起生病 派遣王陵当主将但是并不顺利,并且被击败,正好白起病愈,秦昭襄王令白起出征 白起说: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于是秦王改派王龁领军 但被击败,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一会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坑杀赵军降卒几十万人,就凭这一点 我就该死。说完自杀。死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也有人说是白起功高震主不听王令使的秦昭襄王将其赐死。

历史上秦国白起结局(秦国一代名将白起的一生)(3)

影响

白起一生数百战,帮助秦国极大地消耗了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有生力量,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有记载战国时期死了两百多万人 有一半是死在白起手下的,民间也有称:白起入阴间,十殿阎罗迎接的传说。足以证明他的影响力。班固曾说: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历史地位

唐朝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唐肃宗将白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乐毅。白起就位列其中 之后来宋朝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总结

白起一生大小战无数,并且未尝败绩,大秦帝国的建立里面白起功不可没,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是晚年凄凉,被秦王赐死,不得不令人惋惜。

历史上秦国白起结局(秦国一代名将白起的一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