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巷的变迁(大黉水巷古巷深深处)
以前在安徽省舒城县一个叫大黉水巷的地方上班。
那条街巷也不长,街道两旁,遍植香樟玉兰桂树,于是一年四季,绿荫匝地。春来玉兰花开;夏至香樟花放;中秋时节,又是扑鼻桂花香浓。
街巷这边,是终年水流潺潺的玉带河,走至街巷尽头,往左一拐,又看到始建于明朝,高大巍峨的文峰塔。
所以,虽身处闹市,这街巷,除去上下学高峰时期,倒格外安静冷清,却也温馨。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上班,看到路牌标识,居然不认识大黉水巷的“黉”字,后来细看路牌下方的一行拼音,才认识了。
其实这个“黉”字,音红,是古时对学校的称谓,这街巷内,以前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分列街巷两旁,当真是名副其实。
不过,关于大黉水巷,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先是写作大红水巷的,因为明清两朝,在此街巷,曾发生过数次激烈巷战,血流成河,故得此名。
后来才改“红”为“黉”,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黉水巷。
据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载,崇祯十五年三月,张献忠率数万大军,自霍山县直扑舒城。
当时的舒城县令王道光,以父死丁忧为名,回乡不归,翰林院编修胡守恒,便和带有一千人马的参将孔廷训,率舒城军民驻守城内抗敌。
张献忠派人劝降,又向城内射招降书,这胡翰林,在高高的城墙之上,当着敌军的面,当场焚毁招降书。
为表与舒地军民誓死守城的决心,胡翰林登上城头,亲自督战。
张献忠见状大怒,率大军以牛皮蒙头攻城,又以洞车凿穿城墙,城墙被破者凡七八处。
这胡守恒,无惧无畏,毅然带领军民,以烈火浇油,自城上击之,又和军民一道,夜以继日,修补城墙破处。
岂料这时,参将孔廷训,眼见张献忠大军压境,气势逼人,竟背着胡守恒,偷偷出玉带河,投降去了。
势单力薄的胡守恒,和兄弟子侄们一道,亲率舒地军民,血战三日后,在四月初三这一天,城墙终被孔廷训为敌军引路,由南面顺利攻破,张献忠大军如恶虎猛兽般,汹汹而入。
胡守恒带兵冲杀至县城南门外三里处的荷花塘,终被张献忠部士兵俘获。
张献忠恨其守城不降,命人将其残忍削去膝盖骨,又“刃其腹”,肠开肚裂,血流如注,最终他身“被数十刀以死”,惨不忍睹。
此一战,胡翰林的堂兄胡守身、胡守素、胡守己、胡守悬,堂弟胡守初,堂侄胡永禧、胡永耀、胡永翼、胡永佐,均在激战中,英勇战死在城头,壮烈殉国,一门忠烈。
张献忠大军进得城来,又怒舒地百姓誓死不降,遂在今大黉水巷处,大开杀戒,惨遭屠戮的无辜百姓,尸骸相枕,血流成河,此巷因之名大红水巷,以志惨烈也。
更有最惨而不忍言者,莫如舒城。
贼踞城中凡八阅月,人民庐舍,荡然如洗,止留一片白地而已。(《明季北略》)
参将孔廷训,潜通贼,逾三日,贼由城南入,守恒、龙、光,皆死之,贼屠舒城。 (《明史》)
张献忠部占据舒城后,将舒城改名“得胜州”。这年五月,复攻破庐州,后又陷六安。在六安,称“大西王”,改元“天命”,正式建立武装政权。
2017年,在四川岷江考古发现的江口沉银,多块银锭上刻有“得胜州”三字,即为当日张献忠部占据舒城时所铸银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两百余年后,昔日的明末战乱,犹如轮回般重现,舒地百姓,再罹清末战乱。
这一次是太平天国。
原来,改朝换代,换的只是封建王朝的名字,百姓的灾难,从来都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苦难不已。
清咸丰三年和八年,太平军与清军,在此巷,又先后发动过三次伏击战,尸横遍巷,死者无数。
再次上演,两百多年前,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
咸丰三年,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部西征。
这年十月二十日,胡以晃、曾天养部,从桐城攻入舒城境内,旋破县城,杀主事朱麟琪。
第二日,清廷兵部侍郎吕贤基、县同知徐启山,走投无路,投水自杀后,太平军势如破竹,遂占舒城。
咸丰八年九月,自太平天国天京事件,元气大伤后,清将李续宾,趁势率13营6千余众,发起反攻,连陷太湖、潜山、石牌等地。
九月初六日,清军开始攻打舒城西门外太平军城垒。
初七日,陷城,驻舒太平军,被逼撤至三河镇,清军再占舒城。
但是,这年十一月,陈玉成、李秀成分别率数万大军,奔赴三河镇,连营数十里,截断湘军退路,最终取得著名的三河镇大捷,李续宾部全军覆没。
三河大捷后,陈、李两军,又乘胜南进,再次攻占舒城、桐城等地。
湘军经此大败,年余不敢东犯。
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安庆失守后,舒城的形势也急转直下。
这年9月11日,清廷候选道曾国荃、副都统多隆阿,再次率军攻打舒城,当时驻守舒城的太平军守将朱风奎部,一番激战后,败退三河。
城内未来得及逃走的太平军,均被当时舒城知县陈元泰、参将桂学高等人,屠杀殆尽。
至此,太平军在舒城一县,前后共驻扎军队近十年之久,而太平军占领舒城期间,与清军数度激战,各有胜负,双方均伤亡惨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生活在舒地的无辜百姓,被迫一再卷入清末战乱,终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十室九空,无辜枉死者,不计其数。
而作为城内巷战主要发生地的大黉水巷,在每一次战争发生时,无疑首当其冲,军民死伤最为惨重,尤让人不忍听闻。
这太平军与清军,不论谁胜谁负,于百姓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真是,胜,百姓苦;败,百姓苦。
庆幸得是,历史终于翻过这至为黑暗、惨痛、血腥的一页,如今的大黉水巷,街道宽阔整洁敞亮,街巷两旁,树碧如云,夏至满目香樟花开,秋来桂花香飘十里。
如今的县教育局、体育局、图书馆,还有两所小学,都静静伫立在香樟玉兰环合,桂树枝叶蓊郁处。
若清晨你来,这里便是遍街巷朗朗书声;夜幕降临,星光月光路灯光,又透过层层斑驳树影,春夜细雨般,窸窸窣窣密密筛下来,轻轻落到你的眉间心上。
有悠悠踱步的老者,身着唐装,手拿折扇,在树下寂寂走过。
有身穿白色衬衫,骑着脚踏车的少年们,一路摇着清脆车铃声,言笑晏晏地,从你身边,呼啸而过。
这时候,风中到处都是五月的和煦暖阳和鸟语花香,你再不会想到,这街巷两侧,一侧是喧嚣扰攘的鼓楼街,一侧竟是人头攒动的菜市场。
大黉水巷在中间,遗世独立般,独自享受着这红尘闹市,难得的静谧与美好。
这沧桑人世,数百年时光漫漫,终于等来这山河无恙,岁月安好。
但愿后人,永远只记得,大黉水巷,这满溢古色古香的书香名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