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万家灯火(万家灯火故事长)

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于平和的包容;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底色的温暖。

天津城的吸引力,记录着民警日复一日的努力。是他们进百家门时的笑脸,让百家门里的百家人感到踏实;是他们帮百家事时的执着,让百家门里的百家人感到幸福。

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一共有十五个派出所。不同的派出所,不同的民警,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难题,最终殊途同归,都汇聚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上,变成民警们心有使命责任和脚下生风的动力。

走进校园,给孩子一个未来

8岁的徐晓丹家对面就是一所小学,每天都能听到围墙里传出的读书声。

她在家门口溜达时,眼睛总是望着学校。她多想像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读书。旁人问她,你读几年级了?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沉默着转身回家。

家,是租来的房子,虽然很小,但因为有刘奶奶,让徐晓丹感到了如妈妈一样的温暖。

晓丹无法上学,刘奶奶万分焦急,却又无能为力。

徐晓丹是寄养在刘奶奶家的孩子,从刚刚满月的婴儿长到了今天的8岁。徐晓丹自从明白了刘奶奶不是自己的亲奶奶后,心事就渐渐重了起来。

社区民警杨林初次了解徐晓丹的情况,是在2022年的7月。

那天,徐爷爷拿着儿子徐强和孙女徐晓丹的亲子证明来到陈塘庄派出所,徐强的户籍地归属这个派出所。徐爷爷问民警,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怎样才能给这个孩子上户口?

坐在接待室里的杨林认真听着徐爷爷的述说。老人说得不紧不慢,像在说着别人的家事。眼看小学入学报名接近尾声,杨林的心里焦急起来。徐晓丹至今没上户口,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无法报名上学。

徐晓丹是个可怜的孩子,不仅是父母非婚所生,而且她的妈妈在她刚满月时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没有正式工作的徐强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外地做生意,拒认这个来路不明的孙女。看着徐强为难的样子,好友小刘说,我妈退休没事,让她先帮着带几天孩子,你赶紧想办法。刘奶奶一脸慈爱地接过这个可怜的小宝贝,行,我帮忙看几天。

谁料,这个“几天”竟被无限延长。开始时,徐强还隔三差五去看孩子,放点儿钱,道声感谢。后来,不但不见他的身影,他还拉黑了刘奶奶的微信。刘奶奶气得不行,但奶声奶气的晓丹又惹人怜爱,刘奶奶难下狠心坐视不管。眼看晓丹过了上学年龄,刘奶奶人托人几经辗转联系到了徐强。

徐晓丹面临的情况是,她没有出生证,但有和父亲徐强的亲子证明。按照我国的户籍政策,徐晓丹的户籍可以落到父亲徐强的户口上。但徐强的户籍从小落在了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当初同意徐强落户的人已经去世,现在户口本的户主,也就是这位老友的儿子拒绝将徐晓丹落户在自家,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徐强也将户籍迁出。徐强的父母虽有本市户籍,但户籍所在地的住房早已拆迁,目前租房居住,所以,即使徐强从别人家迁出户籍,也无法落到父母的户籍上。

最大的障碍,在于徐强因犯诈骗罪,正被外地公安机关羁押,无法递交申请和委托书。因此,本是举手之劳的上户口,在徐晓丹这里却难如登天。

徐晓丹已经晚上一年,今年的报名时间还剩十天。杨林捋清头绪,迅速将这件不能再等的事情向分局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分局、市局人口管理部门的答复完全一致,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再怎么繁琐,一定帮助孩子解决户口问题,绝对不能耽误孩子上学。

报名截止的日期就在眼前,杨林搜集着各种文字材料,力争一次通过审核。刘奶奶和徐晓丹住在远郊,这位57岁的老民警立即驱车前往刘奶奶的住处,了解刘奶奶养育晓丹的过程。还要采集以往邻居们的证明。看似简单,过程并不简单,有人拒绝证明,杨林耐心做着工作,我们帮孩子一把,让她能够读书,有一个好的未来。材料搜集得越来越详实。父女俩的亲子鉴定证明、晓丹爷爷奶奶提出的书面申请、徐强在外地看守所被羁押的证明,杨林用最快的速度整理成厚厚的一沓卷。

两天过去,杨林就得到户籍主管部门的批复,同意将徐晓丹的户籍落到派出所的集体户口上。

有了户籍就能报名上学。徐晓丹终于背着书包走进了校园,她的背挺得直直的,她说,我是刘奶奶的孩子,我也是派出所叔叔阿姨的孩子。

父女相认,给亲情一个港湾

59岁的老曹刑满释放。他走出监狱后,不知道能去哪里。他没有手机,不懂微信,甚至连怎样叫出租车都不熟悉。最关键的是,他不知道谁还是他的亲人。

老曹十五年前因经济案件入狱。入狱前,他工作稳定,家庭幸福。服刑期间,

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妻子与他离婚,带着十几岁的女儿不知去向。老曹回到自己的老房子时,才知道房子早已转售他人,他的户籍属于空挂。

老曹一脚迈进居委会。我一无所有,户口是这个街道的,你们帮我解决困难吧。

老曹的户籍在大营门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寅超的管界。王寅超从警十年,一直是社区民警,也一直没离开过这个辖区。辖区居民即使不认识邻居,也都熟悉他。因为他擅解难题,大伙都信他,见到他,老远就喊一声“小王”。王寅超并不认识老曹,老曹进监狱那年,他还在读高中。

“曹叔,先别急,我来帮您想办法。”在居委会办公室,老曹看看这位前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年轻民警,一脸的不信任。

他说,我没房,没工作,没家人,我的诉求是帮我找份工作,找到住处,找到前妻,找到女儿。我女儿现在快30岁了,她能赡养我。你要是能帮我,我就信你。

老曹说了许多个“找”。王寅超想,先找到安身之处,是眼下最紧迫的一件事。

街道、居委会、派出所一起想办法,争取一揽子帮老曹解决居住和生计问题。王寅超跑了几家单位,终于有家企业同意聘用老曹做保安,同时提供宿舍。王寅超和同事买来了被褥和日常用品。老曹看看送到床头的被褥,有些感动,再次提起了找到女儿的问题。

王寅超根据孩子姓名,很快找到老曹的女儿小曹。小曹已经成家,有一个两岁的孩子。面对找上门的民警,小曹说,我没有爸爸,我爸许多年前已经死了。他还害得我妈生活不幸,早早离世。

小曹态度坚决,不认这个爸,也不能让他知道自己住在哪里。

老曹态度也坚决,他就得认我,我是她爸。

王寅超分头做着父女俩的工作,希望他们骨肉团圆。

终于有一天,小曹答应王寅超,和老曹通个电话,亲自告诉他,别再打扰我的生活。

同意通话就算迈出了一大步,只是小曹提出,让他给我打电话。

老曹一听,得她打给我,我是长辈。

俩人一个脾气,通话的愿望最终落空。

王寅超接着开导老曹:“你离家这么多年,孩子长大过程中,你是缺失的,也是陌生的,你得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她慢慢了解你。不如这样,你写封信,把你的想法和这些年对孩子的惦记写出来,我转交给她。”老曹点头同意。信写了好多天,厚厚的一沓,塞进信封。

小曹接到信,很多天没有音信。王寅超也没打扰她,依然天天关注着老曹的生活,告诉他别急。

一天,老曹急火火跑到派出所,对王寅超说,女儿给我打电话了!说着,老曹抹了把眼泪。王寅超高兴地问,小曹说什么了?她哪里是说,电话里冲我吼了一通,把我骂了一顿。小王,你放心,我没反驳,就是听着,这些年我后悔啊,该挨骂。

王寅超成为父女俩的“中转站”,他感觉,父女俩在一点点走近。

小曹告诉王寅超,这些天我也想了想,他毕竟是我爸,做错了事,他已经受到法律惩罚,我应该原谅他,但一想到我妈,他犯罪,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我又恨死他。

王寅超说,生活总要往前看,他知道悔改了,也想念你,他现在工作得很好,很负责任,也在慢慢融入社会。和父亲相认是你的权利,尊重自己的内心,慢慢接纳。

老曹出狱一年后的一天,父女俩终于在一家快餐店见面。王寅超不知道具体情节,但见面后,他看见老曹的眼睛里有了光亮。

见过几面后,父女俩终于平静地彼此接纳。

一天,老曹见到王寅超抱怨:“我赚的那点钱,都花在小外孙子身上了。我周末还得去看孩子,好让他妈妈加班去。”老曹嘴上发着牢骚,脸上却笑开了花。

解除危机,给孤老一抹晚霞

大营门派出所社区民警金亚军接到居民电话,金警官,快来,楼道里煤气味太浓啦。

一定是老黄家!金亚军跑到居民区,果然是。

50岁的老黄,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无亲戚来往,独居,昼伏夜出,白天睡觉,夜里捡垃圾,经济来源只有卖废品的收入。

谁都看出老黄精神有些问题,他反应慢,说话慢,咬字不清,常常自言自语。但他不承认自己有病,也没有精神残疾证。好在他不吵不闹不惹祸,左邻右舍看他可怜,时常接济他,给几个馒头,端一盘菜,存的废品也给他,他就把废品堆在家里。

楼道里的确有浓重的煤气味,是老黄家散发出来的。邻居敲门不开,担心全楼安全,马上报警。

金亚军用力敲门,老黄!开门!我是社区民警。屋里没动静。邻居说,他就在家。

煤气泄漏是大事,居委会、煤气公司的人全部赶到,但老黄就是不开门。虽然煤气总闸门已关闭,但老黄不开门,隐患并未解除。

屋里终于传来一声,“谁来也不开门。”

有回音就是好事情。金亚军隔着门喊,老黄,开开门,煤气公司的师傅们要例行检查,邻居家都查了,就剩你家啦。

没有声息。

两个小时过去,金亚军喊哑了嗓子,老黄终于开了条门缝,露出半张脸。外面的老式防盗门依然锁着。我不开门!

打开门缝也好啊,至少能挥发房间内的煤气,降低危险。

煤气公司维修人员判断应是煤气管道老化所致,老黄家从来没有更换过设备。要彻底解除隐患,必须更换灶具和胶管。街道工作人员表态,老黄的情况我们知道,街道可以担负费用,但屋内的老黄依然不搭理。

金亚军说,不如找一位老黄信得过的亲戚来劝他,派出所的底档里有老黄表哥的电话。

金亚军走到楼下和老黄表哥通了电话。表哥说和老黄已失联多年,他不和亲戚来往,亲戚也都躲着他,他不太想管这事,而且他最近摔伤了腿,走路不方便,去不了现场。金亚军做通表哥的工作,表哥同意在电话里劝老黄开门。

煤气公司工作人员检测后,确认楼道内的煤气浓度可以互通电话。金亚军把手机开好免提,靠近老黄家门口。没想到,这俩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兄弟一下子就叙起了感情,说到动情处,老黄还抹起了眼泪。表哥说,听民警的,把煤气管换了吧,我都换了,你也换。

行!

老黄终于打开了门。

累得气喘吁吁的金亚军,心里总算踏实了下来。下一步,他计划帮助老黄办妥低保,只是办理低保的前提需要老黄的残疾证,而办理残疾证,又需要他有亲戚做监护人,但是……金亚军没有往下想,他特别清楚,这很可能是一次爬坡过坎又无功而返的努力,但是,他坚信一点,只要精诚所至,金石就有希望松动。给老黄一个有温度的晚年,让他体会这人世间还有那么多本不相干的人,在关注着他,帮助着他,温暖着他,与这些相比,那些来回奔波的难与累,尽可忽略不计。金亚军说,这就是做警察的成就感,在警察的一次次忽略不计中,帮群众解决了他们的人生大计。

是呀,人民至上,在人民警察心中,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始终占据着最高的位置,像航标,像灯塔,引导他们前行,照亮他们征程。

三年之内万家灯火(万家灯火故事长)(1)

作者:谢沁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