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

2022年3月4日至3月13日,第十三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3月4日晚上,中国国家体育场再度燃起圣火,世界各地人民共同见证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在松江,市民们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途径收看了开幕式。

体育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当晚,新桥镇残联工作人员张倩云来到雅鹿新苑小区,与居民吴李明一家一同观看了开幕式。吴李明平日里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2019年,他曾出战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担任智力组旱地冰壶项目的四垒,最终和队友们一起为上海市赢得银牌。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1)

体育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他有着我行我素的性格,很淡定,赛前我问他紧不紧张,他说不紧张。”教练周以成在几次闲聊中发现,吴李明很有运动员的天赋,于是重点挖掘他的潜力。训练还不到一年,吴李明就在全国赛场上斩获佳绩。“我最喜欢冰壶项目了,我会一直关注。”吴李明说。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2)

冰壶项目总是激动人心,中国轮椅冰壶队在上一届冬残奥会上夺得冠军,也是2019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的冠军。与冬奥会不同,冬残奥会的轮椅冰壶项目没有擦冰者,对运动员的击球精准度要求更高,对团队整体的战略、战术执行都有着极高要求。虽然冰壶一度被称为“最烧脑”的体育项目,但每次完美投掷球壶,实现预期目标后的成就感却是无与伦比的。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3)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4)

从2014年开始练习冰壶项目、参加过两次全国比赛的左惠春,如今是上海市旱地冰壶肢残队队长。他是全队的核心人物,也是大家的“定海神针”,总能在关键时刻稳定发挥,展现出一名老将出色的心理素质。本届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充满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让人叹为观止。看到鸟巢变身冰壶赛场,左惠春大呼绝妙,感到无比自豪,表示会与队友一起观看所有赛事,感受激动人心的奥运时刻,一起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越来越多残疾人融入社会

世界上有12亿残疾人,达到了总人口的15%,长久以来,这个群体一直是弱势群体。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残疾人不断融入社会,过着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家住岳阳街道白洋小区的郁仁妹,早年由于工伤断了3根手指,2012年随着企业倒闭,她回到家中待业。2017年,社区开展人口普查,居委会请她参与协助工作,从此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社区里。这几年,她还成为垃圾分类、助老助困、社区平安等条线的志愿者。郁仁妹说:“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都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作为国力日益强盛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很欣慰生活在这个时代。”3月4日晚上8时,她与同样是社区工作者的几名邻居,一起在家中收看开幕式。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录片(坚韧之花雪中绽放)(5)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改变。本届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身为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工作者,李江看完表演后心潮澎湃,感动不已。“他们身残志坚,让我意识到体育改变的不仅是体质,更是意志,体育使人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他预祝中国健儿在这届冬残奥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冰雪运动员已向世界展示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奥林匹克精神。冬残奥会的开幕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友谊与团结、包容与关爱将通过这个国际舞台再次呈现。

■记者 张小小 文 张小小 黄志远 摄

■文字编辑 薛亮亮 陆佳

■栏目责编 陆佳 ■栏目主编 陆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