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第十九集主要内容50字(觉醒年代故事梗概)

觉醒年代第十九集主要内容50字(觉醒年代故事梗概)(1)

第七集

陈独秀的文科学长资质遭到辜鸿铭等人的质疑。蔡元培提出改革体制,建立规章,决定组建校评议委员会,重新聘任文、理科教授,辞退不合格教员。教授评聘事宜由文、理科学长主持,由校评议委员会决定。

校委会散会后,蔡元培留下陈独秀谈起北大的办学方针,要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并希望陈独秀继续聘请辜鸿铭、刘师培等复古派学者继续担任北大文科教授。陈独秀表示必不负蔡元培重托。

黄侃教授在课堂上批驳胡适的白话诗为俗,尊文言文为雅,并反复将《新青年》扔在地上刁难郭心刚反复去捡,张丰载等趁机起哄。邓中夏在课堂上与黄侃展开辩论,认为白话、文言并行不悖,应雅俗共赏。黄侃气急将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赶出课堂。

校委会就黄侃要求按校律处分郭心刚、邓中夏展开讨论。黄侃指责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辱骂师长,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说明是黄侃侮辱《新青年》杂志和白话诗作者。陈独秀避嫌不发表意见,钱玄同、辜鸿铭却就此问题争执不下。蔡元培以科学民主、兼容并包为此次讨论定论。

1917年春,高君曼携陈子美、陈鹤年来京与陈独秀团聚,说起陈延年和、、陈乔年长大懂事和在上海的勤工俭学艰苦生活。陈独秀暗暗心疼关心儿子们,提醒高君曼要告诉陈延年不要和吴稚晖走得太近。

李大钊领赵世炎、郭心刚、白兰前来探望,陈独秀提醒李大钊也该把夫人赵纫兰接来。李大钊直言自己和夫人是娃娃亲,夫人大他6岁,等北京局势稳定,就接夫人过来。陈独秀邀请李大钊和高一涵一起来北大。

蔡元培和陈独秀为北大文科招揽人才煞费苦心,章士钊、李大钊、刘师培、胡适、杨昌济等都被二人列入北大分批次人才招聘计划之中。

青年毛泽东写出论文《体育之研究》。正在长沙师范教学的易白沙看到这篇文章甚为赞赏,想给陈独秀写信推荐该文,却被毛泽东婉拒。

毛泽东直接投稿,得到陈独秀赏识,《体育之研究》在《新青年》发表,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

北大,蔡元培主持开会研究文科教授聘任名单。蔡元培依旧强调兼容并包、不拘一格降人才,陈独秀也表示不反对对孔学有研究的人来做北大教授。辜鸿铭却抨击《新青年》以砸烂孔家店为大旗。陈独秀反驳《新青年》提倡砸烂的只是孔教中的糟粕。

第八集

陈独秀反驳《新青年》提倡砸烂的只是孔教中的糟粕。钱玄同、辜鸿铭就师德、保皇党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蔡元培提出北大教授必须德才兼备。

陈独秀有感于革新派在北大势单力薄,钱玄同建议吸纳周树人、周作人兄弟。

琉璃厂,愚昧无知的民众争抢血馒头来治百病。周树人正潜心研究古碑文拓片。钱玄同前来探望,说明来意,受陈独秀委托请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周树人无心写稿,钱玄同推荐他看完几期《新青年》再做决定。

《甲寅日刊》被奉命查抄勒令停刊,李大钊劝章士钊写一份和《甲寅日刊》脱离关系的声明,到天津避避风头,章士钊不肯丢下李大钊、高一涵不管。陈独秀拿出《新青年》同人编辑聘书,请李大钊、高一涵到北大《新青年》编辑部就职,并安排李大钊接替章士钊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以求保护二人,请章士钊放心。张勋辫子军兵临城下,陈独秀劝李大钊也避避锋芒,李大钊决定效仿谭嗣同,陈独秀不同意李大钊做无谓牺牲,李大钊却指出陈独秀应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二人不欢而散。

陈独秀请蔡元培审看《新青年》同人编辑拟定名单,请他帮忙让周树人加入,并尽早聘请名单上的教授进北大任教,明确《新青年》为北大刊物。陈独秀说明自己的顾虑,人手不够,局势不稳。正商讨之时,庶务长前来报信,张勋已率5000辫子军进入北京城,蔡元培让众人赶紧回家看看情况再说。

1917年6月30日晚,张勋发动复辟,黎元洪被赶走。

李大钊布置赵世炎、高一涵守在《甲寅日刊》编辑部,通知郭心刚、邓中夏明天前门大街见。

李大钊念诗一首,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紫禁城养心殿,张勋向复辟小宣统皇帝溥仪讨要直隶总督官位。

龙旗高高挂起,马尾制成的假辫子到处售卖,北京城一时陷入帝制复辟的滑稽景象之中。

前门大街,李大钊与邓中夏、郭心刚汇合,在街头发表了维护共和、抵制复辟的慷慨演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