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神龛放什么(寄托客家人美好愿望的)
——客家民间神明信仰之灶君司命
客家民间信仰,既有来自宗教的影响,也有民间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地处闽粤赣边山区,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旧时,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客家人往往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灵身上,祈求得到庇佑,故而民间的宗教信仰盛行。
汉民族多神论的观念在客家地区有突出的地位,客家人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客家地区民间信仰更是呈现多元化,既有汉民族传统的神祇,也有客家区域及周边地区产生的神灵,灶君司命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神灵。
灶君司命,又称灶神、灶君、灶王爷、灶神星君。旧时,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明,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客家人对灶神的崇拜基本上与汉民族一样,家家户户的“灶下”,也就是厨房,都有供奉灶神。即在灶头上方,或在土墙上挖个拱形的小窟,或钉上一个木架,设灶君神位。
旧时因条件限制,灶君常常没有神像,通常用一张长方形的红纸,中间写着“司命灶君神位”,两旁一上一下写“善财童子”和“进宝郎君”作陪,贴在墙壁上。神座两旁还贴有对联,最流行的有:“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炊烟直透青云里,燧火长悬赤日边。”横披是:“神在其上”。灶君神牌红纸和对联每年春节前要更新一次,以示对神明的敬重。除了平常时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早晨要给灶君敬香外,每年岁末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灶仪式。
客家地区举行祭灶仪式的具体时间各地不同,一般的都是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晚上,叫“送灶”,就是送灶君上天。也有祭灶时间是在除夕夜吃了团圆饭之后进行的,这天正好是灶君上天言事回来,正有“接风”之意,也叫“迎灶”。
据《抱朴子•徵旨》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一天灶君要到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所以人们都摆上“三牲”、糖糕粄、糖果等供品,让灶君吃个心满意足,在上天言事时多说些好话,免得玉皇大帝生气降罪人间,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是这个意思。
客家人的祭灶礼俗,通常是当天吃完晚饭,把厨房收拾干净后,盖上大铁锅锅盖,把祭灶用的供品摆在锅盖上,摆放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祭礼。具体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按规矩摆好供品,最前面摆放一只茶杯,后面是三只酒盅,然后摆上几碟各色糖果、“三牲”,“三牲”一般是煮熟的鸡、鱼、猪肉,后面摆放两大盘垒成金字塔状的、削了皮、破成两半的甘蔗,末了在灶角压上一块又大又厚的糖粄。家人依次敬香、倒酒。
接着,供品摆放一段时间后,便请司祭人来宣读祭文。司祭一般由童生担任。读毕祭文,再烧一大叠“神金”,并燃放长长的一串鞭炮,祭礼至此才告完毕。
祭礼完毕,主家便招呼邻里,特别是孩童吃糖果、吃甘蔗,其乐融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