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勘探队大火(1971年苏联勘探队的一个失误)
在土库曼斯坦的达瓦札小镇的北部,有着一处令人啧啧称奇的坑洞。
这个坑洞白天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但是当夜幕降临之后,巨大的火焰便会从坑洞底喷射而出,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色光环,跃动的火苗与周围死寂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颇为壮观。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地狱之门”的达瓦札天然气坑洞,自1971年起,“地狱之门”中的大火从未熄灭。
(地狱之门)
2013年,加拿大探险家乔治库·鲁尼斯来到了位于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他穿上了厚重的防热套装,成为了第一个徒步“地狱之门”的人类,一度成为探险界的头条...
那么,这个所谓的“地狱之门”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足足燃烧了51年也未被扑灭呢?
苏联加入“石油热潮”形成地狱之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阻止了苏联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势头,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后,苏联石油工业形势骤然紧张。
战争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苏联高加索油区在不断遭受德军轰炸的情况下,苏联的石油开采规模大幅度下降。
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十分重视石油工业的基本运转,斯大林强调:
“石油问题是生命攸关的问题,因为谁拥有更多的石油谁就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指挥地位;谁拥有更多的石油,谁就能指挥世界的工业和商业。”
同时,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这段时间也是世界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突出标志之一就是全球石油开采规模迅速扩大。
例如,1950年全球石油产量近6亿吨,1979年即增加到近33亿吨,四十多年时间里产量翻了五番多。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开始重视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能源工业投资的重点从煤炭逐渐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煤炭的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石油这一丰富且廉价的能源,石油一度成为各工业化国家创造新财富的关键因素。
支撑这一发展态势的一大原因,就是苏联石油开采规模急剧扩大,从包括土库曼斯坦在内的所有加盟国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石油。
那么,苏联为何要突然加大石油开采力度呢?
这和如今著名的石油组织欧佩克有关。
1960年,为维护自身权益,维护石油收入,中东地区和其他地区一些产油国成立了欧佩克组织。
此后,欧佩克成员国曾多次联合行动,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提高油价、提高石油税率,包括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收回原油标价权,石油禁运和将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
石油供应链的急剧收缩和油价暴涨,触发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产生了持续三年的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
石油禁运、石油危机重创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但却给了苏联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给它趋于凝重的经济以新的刺激。
苏联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因此不受欧佩克联合行动的约束,它的石油可以不禁运,所以,苏联派出了一支支队伍在各个加盟国寻找石油。
由于已经有了很大的石油出口能力,在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恐慌、油价愈趋高昂的条件下,无数支小队为苏联发现了一处又一处的油田,使得苏联的石油出口确实获得了“暴利”。
在探寻石油的早期阶段,也就是1971年,苏联派出了一支由地质学家组成的队伍前往土库曼斯坦,负责石油的探索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只小队在经历了数个月的探索之后,终于在达瓦札村的北部发现了一处油田。
然而,喜悦的气氛还没有持续多久,一场意外就突然发生了。
天然气坑:“地狱之门”发现油田后,地质学家们联系后勤部门,运送了大量的大型机械,召集人手,安营搭寨,准备大干一场。
起初,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大量的石油汩汩而出。
然而,一天早上,钻探平台突然发生了一声巨响,滚滚的沙尘肆意飞扬,营地上的人们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尘沙渐渐地落地,众人才发现,钻探设施沉入了地下,一个直径约为70米、深30米的巨大深坑,突兀地出现在钻探油田的中央位置。
地质学家们立即探查原因,这才发现:在钻探的过程中,钻头打穿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洞穴,整个大坑里满是天然气气体。
根据地质专家调研称,钻探发生意外的原因在于未能准确地了解开采地的地质构造,这一地区的主要构造是碳酸盐岩地层,它并没有强大硬度,在外界的压力下极易破碎。
而且,碳酸盐岩地层的构造相对脆弱,这种构造会使得井壁的稳定性会有很大问题。因此,整个天然气洞穴的上层结构其实薄如一张纸,因此钻机轻而易举地打穿了天然气洞穴。
打通一个天然气洞穴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重新打孔也能继续开采石油。
但是,持续泄露出的气体却极具危害——这个洞穴不仅造成大量的天然气外泄,汞蒸气、硫化氢、硫化氨等剧毒气体也掺杂其中。
这些有毒气体的危害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会进入到井筒中,从而使得钻具遭遇腐蚀、危及设备安全,无法进行正常的开采工作。
二是剧毒气体进入空气中,将会对营地上的人员造成伤害,而且这些有毒气体甚至可以蔓延到居民区,危害平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避免外泄的毒气造成伤害,地质学家们一致决定点燃这个大坑。
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并不荒唐:当时的化学理论刚刚成熟,但是缺乏应用实践,面对突发的天然气泄露事件,地质学家们选择依靠经验办事,那就是选择“大多数人所选择的方法”——点燃天然气。
1965-1966年间,在西西伯利亚地区,苏联地质学家们曾相继发现世界第一大油田——萨默特洛尔油田和世界第一大气田——乌连戈伊气田。
当时,面对泄露出的天然气,最顶尖的苏联化学家提供了“点燃天然气”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所有的地质学家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这么来看,点燃天然气坑甚至是十分正确的决定。
同时,地质学家们也进行了预估:整个大坑内的气体需要燃烧足足八周才能消耗殆尽。
也就是说,八周之后,点燃的大火才能熄灭。
尽管燃烧的时间有些久,但是这也好过有毒气体的持续外泄。
最终,一名地质学家将一枚手榴弹投入了天然气坑中,顷刻间,熊熊大火席卷整个坑洞。
然而,苏联地质学家们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大火熄灭,期间他们曾尝试沙土填埋等方法,但是火势依旧。
有石油勘探任务在身的地质学家们,等不了那么久了,向上级汇报之后就继续寻找新的油田。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天然气大坑中的烈火从1971年一直燃烧到了今天,并且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个天然气坑甚至被赋予了“地狱之门”的称呼。
根据估计,“地狱之门”每年都要烧掉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天然气。在燃烧的51年中,已经累计烧掉了500亿美元。
那么,在漫长的50多年中,“地狱之门”历经了苏联时期和土克曼斯坦政府两大时期,但是它的大火为何一直没有被扑灭呢?
苏联油田数不胜数,灭火徒增烦事“地狱之门”形成于苏联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石油工业循着已有的发展轨迹继续前行。
无论是在60年代还是70年代,勃列日涅夫都舍得对石油工业和天然气工业加大投资。
不仅继续扩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使之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油气资源储量达到历史新的水平;而且使开采规模最终上六亿吨的规模,天然气产量连跨几十个台阶,对石油产品的加工达到新的深度。
例如,1961-1970年的十年里,苏联对石油工业投资169亿卢布,平均每年约34亿卢布,而在“十五”期间,投资超过260亿卢布,年均约52 亿卢布。
除此之外,苏联政府利用可能的手段和机会积极吸收外部资金、从国外引进钻探的钻头、深井排水泵、处理加工伴生气的装置和大口径钢管等国内不能制造的先进设备和产品,有力推进了油气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因此,这段时期苏联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增长。
换言之,苏联并不在乎所谓的“地狱之门”,或者说,由于“地狱之门”而损失的油田并不能让苏联感到痛痒。
苏联全境之内到处都是石油开采地,就算是有这样一个熊熊燃烧的巨坑,也难以引起重视。
此外,在这一场“石油热潮”中,苏联实施的新经济体制改革,极度强调效率,每支小队、每个加盟国都要竭尽可能地去钻探新的油田,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扑灭“地狱之门”的大火上。
60年代的这场新经济体制改革,对苏联的油气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经济体制改革注重经营利润,强调通过物质刺激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由于将个人收入和工作业绩挂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而曾一度推动了包括油气工业在内的苏联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这也就导致了人们无暇顾及还在燃烧着的“地狱之门”。
此外,苏联安排得如此紧密的石油探测与开采行动,使得有心扑灭大火的政府也腾不出足够的人手去行动。
当时,苏联地质部门继高加索油气区后又陆续开辟了中亚和西西伯利亚的勘探工作,不断发现大型油田。
在油区勘探的衔接上,尽管巴库油区在当时进入产油后期阶段,但勘探工作并没有停止。
与此同时,在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的石油开采进入稳定阶段后,石油的勘探工作加紧进行,旨在准备后续资源储备。
而西西伯利亚油区的勘探工作持续不断,并越来越加大勘探力度。
除此之外,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也紧锣密鼓进行,并取得很大突破。
重要的是,在石油勘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同时,天然气勘探也取得重要进展,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先后发现大型和特大型气田。
这一发现使得原先在国家数据库中,石油资源储量一边倒的情况被扭转,苏联的天然气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从而勘探重点由石油一项转为石油和天然气两项。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人手,而且正常工作的油田也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相比较之下,没有人愿意跑去荒凉的“地狱之门”灭火。
加上70年代正处于苏联天然气加速开发,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天然气向西方出口愈趋扩大的时期。
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看,上世纪70年代正是苏联经济实力臻于顶峰的历史阶段,苏联的一切行动都要和巨大经济效应紧紧相连。
因此,在苏联政府时期,对于地狱之眼而言,等待它的只有被废弃。
土库曼斯坦政府摇摆不定自原苏联解体之后,土库曼斯坦的经济一度一蹶不振,但基于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土库曼斯坦在20年内经济实现了快速复苏。土方政府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经济,借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土库曼斯坦政府仍然没有想着扑灭这个大坑中的熊熊烈火,反而是一些当地的官员想将“地狱之门”开发成一个景区,赚取游客的钞票。
在进入21世纪之后,土库曼斯坦想要投资卡拉库姆大沙漠,并捎带着“地狱之门”,一起组成成套的旅游路线。
在发展沙漠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达瓦札村地方政府作为投资方,利用当地的财政税收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促进旅游项目的建成,当地政府还从商业银行取得了大量的贷款融资,希望能组织越野比赛。
不过,由于环境的问题,比赛每年只能举办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也不到一个星期。
比赛闭幕之后,偌大的卡拉库姆大沙漠难觅游客身影,越野比赛的喧嚣之后,“地狱之门”又恢复了寂静和荒凉。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当地许多经营活动参与者也只好临时起意,为谋取所谓的“暴利”加入到这场盛会中,能赚一笔是一笔,不能真正提高生活水平,还给外国的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过,由于“地狱之门”的附近实在是荒凉,根本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食宿,所以,并没有汽车厂商和赞助商愿意支持。
反而是举办越野比赛活动的各种搭建、推广及运营成本使得当地亏了一大笔钱。同时,由于土库曼斯坦国内经济发展下行,所以不得不叫停了相关的旅游项目。
这样一来,政府收回资金的难度被无限增大,时间更是遥遥无期,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地政府逐渐地放弃了靠“地狱之门”盈利的想法。
2010年,土库曼斯坦政府提出了灭火的想法,想要熄灭大火接通天然气管道,将这些白白燃烧掉的天然气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
然而,在作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却是一直消极怠工。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如果真的将大火扑灭,那么残余的气体还会继续泄露,有毒气体又会散向空中,继续产生危害。
因此,土库曼政府的灭火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地狱之门”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但自2014年开始,国际天然气价格下跌外加国际经济的疲软,造成了主要能源出口国经济的衰退,尤其是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第4名,天然气价格暴跌并且持续低迷严重威胁着土库曼斯坦的经济。
这使得土库曼政府熄灭“地狱之门”大火的目标被直接叫停,因为即使熄灭了大火,开采的天然气也并不能带来想要的收益。
2022年新年伊始,土库曼斯坦总统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再度将灭火一事提上日程...
就这样,在灭火与不灭火之间,土库曼政府难以做出抉择,“地狱之门”依旧燃烧。
同时,除了国家政策的决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使得“地狱之门”的大火被难以扑灭,那就是气候。
气候条件恶劣,灭火环境极差“地狱之门”位于卡拉库姆大沙漠的中部,是中亚干旱区的核心地带,地形多以高原、山脉、荒漠戈壁为主,位于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所以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全年降水稀少。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卡拉库姆大沙漠有着一种被称为“尘卷风”的沙尘现象,年平均浮尘日数达210余天、年平均沙尘暴30天。
由于尘卷风发生速度极快,持续时间又短,且发生后移动路径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很难预测尘卷风发生的准确时间。
不巧的是,地处沙漠腹地的“地狱之门”屡屡遭受尘卷风的袭击。
最小的尘卷风高度仅为几米,高者几千米以上甚至都有,且尘卷风发生的持续时间不同,多数在30分钟以内,但个别也有例外,有的尘卷风持续时间可以达到数小时。
土库曼斯坦政府曾做过总结,发现尘卷风多出现在白天,且午后出现频率最高。
此外,从季节分布来看,尘卷风多出现在春、夏两季,且地表较暖时,如果有冷空气经过,冬季偶尔也会出现尘卷风,但这种概率极小。
俗语道:风助火势。
在这样的规律下,“地狱之门”的大火也随之变化——往往是上午火势变小,下午一阵尘卷风过后,火势更为猛烈,灭火进程苦不堪言,根本看不到彻底扑灭的希望。
就这样,尽管历经苏联政府和土库曼政府两大时期,“地狱之门”却是由于政策和气候的原因,大火依旧。
结语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产业在世界能源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能源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土库曼斯坦独立以来,基于土库曼斯坦政府想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资源出口型经济道路,因此“地狱之门”之下的天然气也一度深受土库曼斯坦政府的重视。
随着2004年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土库曼斯坦不断扩大本国能源等原材料资源的出口,并由此推进了土库曼斯坦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土方政府“地狱之门”的重视程度达到顶峰。
但是,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地狱之门”中的天然气再度被放弃,最终使得其中的大火燃烧了足足51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