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1)

瑶王屋前长鼓

文/摄 麦琼

粤北,对于广东是比较特别的存在。处于湘桂粤交界的清远市连州地区,是瑶族同胞聚居的地方。这里虽没有大湾区那般经济发达,但却是个传统文化富庶之地。这里有千年瑶寨、千年歌谣,那首家喻户晓的《瑶族舞曲》便是诞生于这一片云雾缭绕的大山,响彻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为世界名曲。初夏时节,我驱车几百里去连南,既出于对这个歌舞民族的敬意和寻找《瑶族舞曲》音乐基因的目的,也为满足对“岭南无山不成瑶”的好奇。

千年瑶寨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2)

清晨,天公不作美,夏雨滂沱。汛期中的北江滔滔南奔,亦为一大景观,又或许这就是山城的力量。我们从清远市区出发,经许广高速公路往北湖南临武方向,过阳山县,几经爬坡路段,耳鸣感觉之后,看到一片片毛竹、杉树和松树林,还有绿油油的整齐梯田,寨子则镶嵌于青翠的山谷之中。盘山公路虽然曲折,但是路面坚实平整,偶尔有黄牛在道上闲逛。抬头望,远处有几个红色大字插在茶山上:瑶族舞曲故乡。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3)

瑶寨石街

《瑶族舞曲》就诞生在南岗“千年瑶寨”,一个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的最美古村落。第一寨海拔八百多米,依山而建,颇具规模,远看近观都有一股抢眼的气势。山脚有较为开阔的广场,山顶则是瑶王庙,其间依次分为一排、二排、三排等拾级而上,有平房,有二层小楼,错落有致,整齐有序。据介绍,自唐、宋就有瑶民在此聚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瑶王屋前的长鼓、中轴石板小街和“得金石”无不见证着这里的悠久岁月。古寨里的建筑多数已经很破落,如今基本上不再是瑶胞的起居住所,而将这里作为瑶族文旅基地。许多年轻人重新装修的文旅店铺和民宿鳞次栉比,为这个千年瑶寨赋予了些许现代文艺气息。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4)

瑶族长鼓模型

寻找《瑶族舞曲》的痕迹远比想象中要困难。漫步在古寨的雨巷,偶尔飘出那熟悉的音调,但是从瑶胞们的长鼓歌舞曲中还真是难以辨认其来源。对于《瑶族舞曲》,很多教科书上都说是作曲家刘铁山1952年到连南采风,有感于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节日场面,采用当地传统音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曲子的旋律悠长,清新优美,节奏自然。作曲家茅沅听到后将其中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即《瑶族舞曲》。指挥家彭修文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乐后更是广受欢迎。至于作曲家当初采用了哪一种(首)瑶族歌舞音乐,则不得其详。不过,如果是作曲家能从劳动生活中直接抽象提炼出音乐形式,无疑是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不巧,我来瑶寨没有遇上三月三、七月七、开耕节、中秋节、盘王节等传统节日,无法感受他们那热烈的歌舞场面,就连日常在景区内“耍歌堂”的戏曲剧场,也由于疫情没有表演。只有游客服务中心旁边的亭子里,有一块刻有《瑶族舞曲》简谱的匾,算是我能找到的关于《瑶族舞曲》的仅有的有形“芳踪”。其实,倒也不必那么较真,凭着瑶王屋前的长鼓和大锣、寨前的高大水车,瑶族人民的勤劳乐观是可以想象的,加之南岭的山风清月,歌舞一定是最佳的情感路径。据悉,如今的耍歌堂已经扩大为文化节日,一种洋洋大观的、布满瑶山的长鼓歌舞,显然已然现代化了。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5)

瑶族舞曲纪念牌扁

南岭长歌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6)

回到连南县城,得悉瑶族博物馆尚未闭馆,便匆匆赶往参观。中国瑶族博物馆坐落在县城的东北角,是一座颇具规模而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圆形的外观,楼高四层。建筑以红黑两种颜色为主,融入了长鼓、红头巾等瑶族文化元素,沉稳而不失灵活,且“寓意瑶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瑶族人民的历久不衰、坚韧不拔的精神”。正门前是音乐广场,瑶族长鼓为造型符号,与周围的瑶族特色建筑、湿地生态公园浑然一体。博物馆内宽敞大气,主展厅在二楼,主要是主题为“瑶岭长歌”的瑶族文化展示,分为“远古寻踪”“瑶山春秋”“古韵流芳”“神工能匠”和“瑶绣工坊”板块。

“古韵流芳”是我仔细参观的单元,也是为了追寻瑶族音乐的渊源。瑶族人民在高寒的山区生活,在漫长的火耕水耨时代,歌谣的目的未必就是庆祝丰收的喜悦和表达郎情妹意,祭祀和祈福仍然是其音乐的根本意义。但是,以歌舞的方式驱赶恐惧和辛劳,是瑶族人民的智慧,其歌谣之丰富令人称羡。尤其是长鼓舞,是中华民族舞蹈中的奇葩。在我的想象中,《瑶族舞曲》已然是连南乃至瑶族文化的符号了,应当开辟出一个专门的展厅来。结果不是这样,在地关于这个作品的相关信息是不多的。或许专门设厅来展示这个作品的条件还未具备,或者说,因为这个作品本身来自瑶胞的劳动生活与智慧,展厅就是瑶山瑶寨,而且作为现代的民族器乐经典,已经展示在音乐厅和音乐课室,超越了民族性和地域性。据粗略的统计,《瑶族舞曲》在70年的流传中,各种改编和填词歌唱多达几十种,可见人们的喜爱程度。恰巧,笔者的同事们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长鼓舞的成果丰硕,不免多了一些对瑶族音乐的亲缘情怀。

燕喜文化

蒙蒙细雨中,出连南县城沿许广高速往北十几公里便到连州市。连州,现在是较小的县级市,但历史上(隋唐时期)可是岭南地区的行政大州,是通向中原的咽喉,千年古道的驿所便是历史的见证。历代不少名家在这里留下芳迹。神奇的是,那些历史的古风余韵均集中在巾峰山下的燕喜园内。踏足园中,虽方圆不宽,但是碧树奇石、曲水流觞,安静而惬意。园内最著名的莫过于百代文宗韩愈留下的《燕喜亭记》。唐代诗豪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名相张浚均在此留下诗文石刻,形成千年流芳的燕喜文化。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7)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被贬到连州多年,在“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的岭南一隅,乐天的诗人体恤民苦,开蒙民智,精神永嘉。刘禹锡的后人和连州百姓念兹在兹,很珍惜这份遗产,在园内建立刘禹锡纪念馆。可惜周一闭馆,未得入馆仔细了解纪念馆的展示内容,多少留有遗憾。出园之前发现前辈戴伟华教授题字的牌匾,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纪念馆左、右和后方分别还有燕喜亭、刘公祠和抗战时期的民国广东省临时政府。而如今的连州中学居然将这些纳入怀中,这所中学人文之殷厚着实令人羡慕。

去连南,是为了寻找名曲《瑶族舞曲》的踪迹。千年瑶寨去了,瑶族博物馆也去了,显然在音乐上没有太多的收获,只是尽了一份对瑶族文化的敬意。意外的是,连州的丰厚人文于我却是知之甚少,尤其驱车回程时看到南岭的美丽风光,实在是欣喜过望。从西江镇站上广连高速爬越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南岭,连州到英德之间,穿越多个隧道,实际上是在南岭的腰间穿梭。迎面的如画风景,简直是百里山水画廊。天晴处,山峦叠翠,白云萦绕其间,烟雨时,近水远山自成一幅水墨丹青。以上种种不无令人感慨:任凭怎样高明的丹青妙手,也画不出这生动的风景吧。逶迤的南岭,自古以来被视为南粤与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千年古道仍然铭刻着历史的沧桑与艰难,却原来是如此美丽的真颜。“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其实诗豪刘禹锡千年之前已经作过非常好的文宣呢,只是身不在其中,留意的人不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那时具有慧眼的诗豪,兴许也不得见此刻我眼中的流动风景。

- THE END -

订阅 音乐周报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8)

订阅 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瑶寨圆舞曲(寻找瑶族舞曲的音乐基因)(9)

2023年音乐艺考:人数多、政策变,挑战与机遇并存

音乐高校跨学科新专业火了

视唱练耳,规范学音乐的一把钥匙

四十载军旅艺程,五次天安门庆典,他以零失误率指挥军乐团为祖国献礼 | 人物

新课标来了,音乐还是听觉艺术吗?| 争鸣

金钟奖钢琴冠军孙麒麟: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

张国勇:谈谈职业病

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