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栽培物种的农业大国,还是一个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大量农业物种的原产地大国。但面对辽阔无垠、年年丰收高产的农田,我们却依然眉头紧蹙,这是因为在关系到中国农产品未来安全的农化领域,我们的量级相比吞并了孟山都的德国拜耳和整合了陶氏杜邦近两百年技术的美国科迪华来说,国内3000家农化企业加起来都不足以匹敌其一,这就是当下中国粮食安全上最大的隐患之一。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栽培物种的农业大国,还是一个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大量农业物种的原产地大国。

粮食安全的三大核心根基

导师列宁说“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粮食安全作为农产品安全中的核心部分,关系到一国根基的稳固。但想要实现粮食安全,必须具备三点,一是拥有广阔的适宜耕地,也就是“藏粮于地”,也是我国始终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粮食安全底线的根本原因。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

山东省滨州一名农民正在自己的三千亩土地上播种小麦,金色的土地,播撒生活的梦想。图引航拍中国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

广东省韶关,稻谷散发出阵阵清香,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吹拂下,频频点头,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二是优质的育种制种,即“藏粮于技”,所以从建国开始,就格外重视育种改良,所以我们有“南袁北李”,即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李振声;所以当前中国的水稻、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生产用种均为自主选育,玉米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1%,蔬菜提高到了87%以上,水稻和小麦品种更是自给率达100%,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更达到45%以上。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4)

当前中国的水稻、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生产用种均为自主选育。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5)

玉米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1%,蔬菜提高到了87%以上,水稻和小麦品种更是自给率达100%。

至于第三点,便是农化产业。所谓农化,顾名思义就是农业化学,除了化肥外、还有农药、除草剂等产品。比如若想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就必须用到化学农药,每年全球靠农药挽回损失的农作物占到了总产量的30%-40%,而中国要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农化作为化工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既关系到粮食安全,又有化学毒性),所以不是一般企业都能轻易涉足的。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6)

农化作为化工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不是一般企业都能轻易涉足的。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7)

每年全球靠农药挽回损失的农作物占总产量的30%-40%。图为稻田喷洒农药防治纹枯病、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世界种业农化领域的三足鼎立格局

当前,掌握农化和制种技术的国际大型种业集团通过外延的资本并购,不断高度集中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技术壁垒,抢占世界市场。其中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同时也是全球种子行业的仅次于杜邦和孟山都的先正达集团,拉开了横向并购扩展市场份额的序幕,之后2018年德国拜耳以6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深陷丑闻之中的孟山都。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8)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9)

中化集团完成对瑞士先正达的收购后,全球种业、农化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而原本独霸世界种业顶级市场的美国面对中德的步步紧逼,便将与孟山都一时瑜亮的杜邦进行拆分,将农业事业部与陶氏杜邦合并成立科迪华农业,融合了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以及陶氏益农,拥有全球品种最齐全的种质库...;德国巴斯夫也接手拜耳原有的种子业务...,于是整个世界种业农化格局形成以德国拜耳 孟山都、美国科迪华、中国化工 先正达、德国巴斯夫为首的四大集团,基本实现了中、德、美三足鼎立的格局。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0)

2016年中国化工收购世界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商安道麦,2017年收购全球最具实力的专利药生产商先正达。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1)

2017年陶氏化学公司与杜邦公司对等合并,以超150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原世界化工行业市值最大的德国巴斯夫。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2)

2017年巴斯夫以59亿欧元收购拜耳种子和非选择性除草剂业务,该业务是拜耳收购孟山都的框架下需要剥离的资产

不过从全球农化种业格局的市场份额来看,明显呈现德国拜耳 孟山都与美国科迪华的双寡头垄断格局,二者领跑第一梯队,全球份额总和占到了60-65%,两大集团在转基因作物与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拥有绝对优势,而且拜耳也是全球最大的蔬菜公司。第二梯队是中国化工 先正达、德国巴斯夫、法国利马格兰,其中巴斯夫种业虽小但质优,作物多元化有优势,而利马格兰是全球第二大蔬菜种子供应商,拥有独特的合作社商业模式,合占全球份额的26%。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3)

陶氏杜邦整合为美国科迪华,与德国拜耳 孟山都领跑全球农化种业第一梯队。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4)

德国拜耳 孟山都与美国科迪华的双寡头垄断格局,二者领跑第一梯队,全球份额总和占到了60-65%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5)

这里额外延伸一下被德国拜耳收购的孟山都,孟山都创建于1901年,是全球最大的种业巨头,业务涵盖农用产品、医用药品、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4个领域,全球知名的农达草甘膦除草剂便是孟山都的产品,同时在玉米、大豆、棉花等转基因种子领域方面话语权强势,拥有全球90%转基因种子专利权,世界转基因农业时代的开启,孟山都是绝对的第一主力,由于在转基因育种的先发优势,几乎占据了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澳洲等主要转基因产粮市场。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6)

全球种业2020年年报发布的全球种业十强榜单,德国拜耳收购孟山都后,晋升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化集团。

而德国拜耳以德国20年来最大金额的收购案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后,晋升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化集团。言归正传,除了第一、二梯队外,其他剩余的种业公司总份额约为10-14%,以特色的种子业务著称,比如中国丹农和百绿集团的牧草、草坪草种子业务,日本坂田和荷兰瑞克斯旺的蔬菜种子业务、日本泷井的花卉种子业务、中国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业务等。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7)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的山区的水稻丰收,稻田的线条弯弯曲曲十分分明柔美。图引自航拍中国。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8)

中国已经形成了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育种制种基地,建设了52个杂交制种大县,种子基地国家队基本形成。

收购瑞士先正达实现弯道超车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决定以4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的巨资收购瑞士先正达时,有不少人觉得这又是中国“人傻钱多”的一次收购,毕竟同年海航、万达、复兴等也在海外的收购案有相当部分均是赔本生意,但以实际效果来看,这次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大海外收购案大为成功,因为面对当时并购抢市场的大趋势,如果中国不行动,中国的种业和农化发展必然被卡脖子,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19)

先正达在转基因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已有的性状储备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获批的性状针对玉米、大豆、棉花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0)

中国国内种业和植保业的竞争格局,先正达在国资企业中领先于其他本土企业。

要知道中国的本土种业企业,比如扬农化工、隆平高科等虽然都能排进全球农化的前20名,数量上也占据了超三分之一的名单,但规模上均处于第三梯队,市场份额基本都在国内,国际市场寥寥无几。另外当时的先正达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和非专利农药研发实力,及先进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4.8 万名员工,颇具商业价值。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1)

2018年先正达的销售额就达到230亿美元,超过拜耳作物科学,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农化集团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2)

2018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销售额为575.61亿美元,拜耳、科迪华、巴斯夫、先正达占据了近65%的市场份额。

中国化工集团对先正达的收购,让中国拥有了一家可以追赶德国拜耳-孟山都和美国科迪华的世界性农化种业巨头,而且世界前十的农化巨头-以色列安道麦也收归先正达旗下。后者又先后在山东寿光、北京顺义、湖北武汉设立三个种子培育基地,在知识转移战略上进行本土化。完成收购的第二年,先正达的销售额就达到230亿美元,超过拜耳作物科学,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农化集团。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的战略眼光和魄力。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3)

全球农药市场份额的重大变化图,陶氏杜邦后拆分出美国科迪华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4)

2021年世界种业行业竞争格局分布图。

农化领域造不如买?

或许还有人觉得,与其花费巨资收购一家农化企业,为何不用这笔资金另起炉灶呢?其实这就涉及到农化领域的特殊性了,比如农化中重要的一类产品-农药。作为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农药在早期曾被称为“经济毒剂”,也正是由于其毒性,中国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但近些年农业主管部门也很少再新批农药生产许可证了,另外农药具有双面性,既可 除草灭虫,但一旦被非法利用就是生化武器,是严格管控的。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5)

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事发前的博帕尔市,图中的烟囱就是农药厂所在地。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6)

坐落在中央邦博帕尔市的年产5000吨的农药工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4年发生在印度的博帕尔毒气泄漏案,这是印度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当时印度农业正在全国搞“绿色运动”以解决亿万民众粮食短缺的问题,但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成败的就是化肥和农药,所以当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要在印度建造一座生产农药厂的时候,印度大力欢迎,于是一座坐落在中央邦博帕尔市的年产5000吨的农药工厂落成。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7)

但生产的农药售卖效果远低于美国人的想象,于是这座庞大工厂在1984年就开始面临停产,于是农药厂工厂大量削减雇工数量,70多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留下1名操作员管理,作为杀虫剂的剧毒化学原料的异氰酸甲酯生产线上,工人的安全培训也从6个月压缩到15天。事故发生前,异氰酸甲酯本是靠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双层储气罐中,足有45吨之多,而且异氰酸甲酯曾被德国法西斯拿来毒杀集中营的犹太人。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8)

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直接致死2.5万人,间接致死55万人,另有20多万人永久性残废。图为遇难者墙。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29)

博帕尔毒气泄漏的受害者和等待被焚烧的遇难者尸体。

但就是这种情况下,农药厂还是断续地关闭了冷却系统,要知道冷却系统停运一天就可以节省30美元,于是在这种骚操作下,45吨毒气泄露了30多吨,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范围,仅三天时间就有2.5万人毙命,更多的人在逃命途中吸入毒气倒在路边,最终这场农药泄露事件直接致死2.5万人,间接致死55万人,另有20多万人永久性残废。但美国公司最终只赔偿4.7亿美元了事,这与英国石油公司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赔偿200亿美元相比,可谓天差地别。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0)

当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后来联碳公司被陶氏化学收购,当年的责任问题,更难追究。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1)

印度前总理辛格称博帕尔毒气泄漏案“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之后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15年与杜邦美国合并为陶氏杜邦,成为比肩巴斯夫的国际化工巨头,而陶氏杜邦剥离出来的农业事业部就是仅次于德国拜耳-孟山都的科迪华集团。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农药厂爆炸的周围依然存在明显的化学残留物,地下水和土壤仍在受污染中,印度前总理辛格称这起泄露案“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后,世界各国均普遍加强了对农药的审批和监管。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2)

2020年全球农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引自华经情报网。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3)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但产能分散,研发能力较弱,生产专利到期的农化产品占到35%。

这种情况决定了农化行业几乎就是现有参与者的利益分配,新来者很难进入,而且农化技术看似不难,实际上很考验研发能力,因为开发出广谱、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除草剂一直是世界各国的追求,而且由于病虫害不断产生的抗体免疫农药毒性,导致农化产品要不断升级,要求对窖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这方面虽然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约2000多家,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但产能分散,研发能力较弱,生产专利到期的农化产品占到35%,显然国际农化市场依然在西方寡头的垄断之中。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4)

外商投资种业准入限制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守住18亿亩耕地和实现主粮自主育种后)(35)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永远怀念已化成光的国士袁隆平!

这就是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现实,当我们严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后,当我们无数像袁隆平、李振声这样育种人穷尽一生实现中国主粮用种自主选育后,压在中国粮食安全身上的三座大山也就剩下农化领域这座山峰需要中国人去翻越。

好在,我们已经开了好头。

参考文献:《从全球种业巨头成长路径看种业未来》—华安证券;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江覃德;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王学君;

《中国农药行业综述》—刘正礼。

上期回顾:中国粮食安全的命脉(下):美国问谁来养活中国?袁隆平们站了出来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