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先天元气(为什么说在道家道教典籍中)

但凡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元气的化生和运作需要保持心神的虚静无欲。《道德经》一章云:“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十六章云:“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对于修行修炼而言,恒无欲——经常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至虚极、守静笃,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不就是元气的化生和运作嘛!而老子在“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之语后,紧接着说“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那么“万物”不是代指元气,又是指的什么呢?如果是指自然界中的万物,那么“吾以观其复也”又怎么能够至虚极、守静笃呢?

再联系二十九章“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锉,或陪或堕”之语来看,是什么物在行、什么物在随?什么物是热的、如何去吹?什么物是强的、又如何去锉呢?难道老子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锉,或陪或堕”,去看万物“各复归于其根”吗?他作为周室的守藏史,有那些时间和精力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况且,这与之前之后所言的“恒无欲”、“无知无欲”、“无为”、“无事”等说法也是相矛盾的。

因此说,解读《道德经》是有秘诀的;在道家道教典籍中,“物”与“万物”多代指元气,这一点毋庸置疑。

道家的先天元气(为什么说在道家道教典籍中)(1)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在《西升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其《身心章第二十四》云:“身之虚也而万物至,心之无也而和气归。”其《无思章第二十五》云:“老君曰:智士无思虑之变,常空虚无为恬静,修其形体,而万物育焉。”如果“万物”不是代指元气,那么“身之虚”与“万物至”、“无思虑之变,常空虚无为恬静,修其形体”与“万物育”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本解释不通。

《庄子·在宥》云:“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黜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其中“物”与“万物”也是代指元气,“物忘”则是指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在道家道教典籍中多以“万物”来代指元气呢?《阴符经》云:“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意思是:自然之道是虚空寂静的,所以天地和万物才能够化生长育。而人若能保持清虚静定,至虚极、守静笃,元气也会自然而然地化生并运作。所以说以“万物”代指元气、以万物生化喻元气生化,很形象也很贴切,同时还能达到含义隐晦不被世人知晓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