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

6月29日下午

福建厦门自然家园小区室外游泳池

一名8岁左右的男孩溺亡

据目击者说

尽管现场进行了心肺复苏

120医护人员随后也赶到了现场

但男孩还是没能救回来

现场情况

据悉,该游泳池位于小区内

铁门上显示的开放时间为

下午2点半至晚上9点半

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1)

游泳池分成两块区域

岸上设置有救生椅

座位旁悬挂着救生圈

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2)

游泳池旁边标注该泳池属于

美人鱼计划游泳俱乐部

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3)

小区业主黄先生说,当天下午4点左右,他经过泳池时看到,溺水的小男孩已被救上岸,救生员正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但男孩没有什么反应。“我是医务工作者,但从现场看,救生员的救助手段不是特别规范,不过其实,如果不是一线医生,一旦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心里都会慌,就算我也不敢保证能够做得规范”。

黄先生说,他刚搬来这个小区不久,听说游泳池也刚开启没几天,“我孩子还小,还没让孩子学游泳。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回家后我赶紧把以前关于急救知识的书翻出来再看看,以备不时之需。夏天到了,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游泳,儿童的游泳安全真的要重视起来。”

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4)

事发泳池。

物业:泳池与物业无关

记者就此事采访禾源物业自然家园小区管理服务中心,物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物业主任不在,没办法提供更详细信息,但这家游泳池开放已有两年时间了,是属于跟开发商合作的项目,跟物业和业委会无关。

俱乐部:“这事找张总”

记者致电这家游泳池的法人单位美人鱼计划(厦门)游泳俱乐部有限公司,该公司客服针对记者的问题,就说了一句:“这事要找我们张总,我不知道。”随后挂断了电话。

逝者已矣!

一方面我们希望了解事故的原因

另一方面,更希望类似的悲剧

不要再发生了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去泳池游泳

那么,如何避免溺水风险?

孩子游泳时,家长要怎么做?

今天给大家整理出这份

儿童游泳安全手册

带孩子去游泳前

最好花点时间看看

哪里有危险?

这四个地方

下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游泳池哪些地方比较危险?专业人士指出,有四个地方要特别注意,多数溺水事故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1.浅深水区没隔离 孩子很容易误进

大部分游泳池的深水区和浅水区,仅仅是在岸上用字体标示,池内并没有设置隔离网。

2.泳池设计花哨 易产生视觉盲区

一些小区的泳池形状设计比较花哨,不规则的椭圆形比较常见。专业人士指出,这样的泳池看似漂亮,隐患却不少,因为救生员存在视觉盲点,很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溺水者。

3.出水口吸力强 绑带泳衣易卷入

泳池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有一定的吸力,泳池排水口防护网若脱落,容易把女生的长发吸进去。因此游泳时,尽量不要靠近排水口,女生不要穿花边、有长长绑带的泳衣,要盘发戴泳帽。

4.浸水式水底灯 有漏电可能别下水

专业人士说,从安全角度考虑,泳池不应当安装浸水式水底灯。如果泳池确实需要水底照明,灯具一定不能浸入水中,应设置玻璃罩,隔绝灯具与池水。若发现泳池安装的是浸水式水底灯,最好不要下水。此外,水下作业吸尘器也有可能发生漏电。

家长怎么做?

做好这三点

近距离专心看护最重要

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家长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带孩子到泳池后,就把孩子单独“扔”在那,即使陪孩子到泳池,但也不“走心”,在做其他事情,比如低头看手机,聚在一起聊天。

八岁小孩淹死(痛心一8岁男童溺亡)(5)

等候的家长在低头看手机。

孩子学游泳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专业人士提出三点建议。

1.要近距离看护 与孩子保持一臂的距离

家长在开放性水域要看好孩子,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视线不能离开孩子。溺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过程十分迅速,一旦发生,结果往往致命。“近距离”是指家长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可及时采取措施施救。家长们要牢记:任何措施都不能代替看护。

2.要学些救援知识 教孩子不做危险行为

家长要掌握孩子游泳的进度,教导孩子不做危险行为,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家长还应学会救援和心肺复苏技巧、使用漂浮装置等。在公共浴场游泳时,要在规定区域和时间内游泳,对是否有救援队、当天的潮汐、公共场所的天气与水温、有关安全信号旗等情况都要了解。

3.要了解泳池是否合格 选择正规的泳池

家长要了解泳池的情况,清楚泳池的位置和深度。判断泳池是否合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泳池醒目的地方比如收银台附近是否张贴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经营许可证。还要注意看泳池的硬件和软件是否符合规定。硬件方面,包括池内光洁、颜色、出发台、观察台位置、救生员人数、救护器材、水面的光照度等;软件方面,包括游泳池的卫生、应急救护制度、安全标识等。

事先预防

是最好的施救方式!

家长一定要承担起

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

多向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提高孩子们的避险自救能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主 编:齐冰鑫

来源: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