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

文学史诗邂逅电影传奇,一段美妙的艺术旅程

引子

歌德曾怀着敬意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这作坊里所发生的,却也是数不清的寻常琐事,平淡无奇,微不足道。总是需要有无数的光阴无谓地流逝,才能等到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它将决定一切,也将改变一切。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节选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种对历史闪耀时刻的精准定格,从来都只是天才艺术家的专利。创作了《战争与和平》的小说家托尔斯泰,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说《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为时间轴,横跨了1805-1820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既有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这种真实历史人物,又塑造了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等虚拟的人物。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数量,达到了500人之多。既有高层贵族,也有下层百姓。这些人物的悲欢离合,融入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让小说蒙上了一层绚丽的史诗气质与色彩。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2)

《战争与和平》小说

所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才会惊叹道,“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

在气势磅礴的人类史诗召唤下,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不可能会无动于衷。

文学经典影视化,解读还是误读

1956年,美国导演金·维多推出了美版《战争与和平》。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制片方给予了这部伟大作品足够重视,从电影的制作团队配置就可以看出。

金·维多是好莱坞著名导演,在业内非常有名气;娜塔莎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赫本,这似乎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最好选择;亨利·方达和梅尔·费勒分别饰演安德烈和皮埃尔,就名气而言,也几乎是不二选择。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3)

美国《战争与和平》

但电影播出后,并没有收获太多赞誉,特别是在故事发生地苏联,很多艺术家纷纷给予差评。当然,这也是后来苏版《战争与和平》另起锅炉重拍的原因之一。

影片的硬伤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影片内容单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恢弘的俄罗斯史诗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奥林匹斯山巅。

与托托尔斯泰一同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屠格涅夫,曾感慨道:《战争与和平》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罗斯的生活,这会胜过读几百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著作。

而美版《战争与和平》,把它浓缩在一部3小时的电影里,这对电影制作绝对是一大考验。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编剧、摄像还是后期剪辑,都没有很好通过这一苛刻的考验。

比如小说中沙皇女官举办的舞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通过这场舞会,众多人物闪亮登场。影片也给予了呈现,但对众多人物都是一扫而过,过于浅尝辄止。即使是主要人物安德烈与娜塔莎等,也只是给了几个特写镜头,没有把人物放在全景中予以表现。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4)

并不青涩的娜塔莎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5)

苏联版的娜塔莎

冷冷清清的场面,暗淡的光线以及全景镜头缺失,让这场富丽堂皇的舞会变得黯淡无光。难怪有网友戏称这只是一场在地下室举办的寒酸舞会。

这种制作上的粗糙,当然会损害作品的史诗气质。

2、演员选取失当。娜塔莎是原著中重要的女性形象,她楚楚动人却又光彩照人。在托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她都是最耀眼的那一位。但赫本扮演的娜塔莎,却好似一颗蒙尘的珍珠。大家都惊叹赫本的美貌与气质,她凭借自己天生美貌和娴熟的演技,很好地把握后期的娜塔莎。但我们必须承认27岁的赫本,终究无法演绎13岁的青涩娜塔莎。这种对于娜塔莎成长性的缺失,也会影响角色性格与气质。

亨利·方达作为赫本现实中的丈夫,饰演了片中的皮埃尔。原著中的皮埃尔是一位体格魁梧,身材显胖的俄罗斯贵族。性格上柔弱又优柔寡断,甚至有点木讷与笨拙。

但无论外形还是气质,亨利·方达似乎天生不具备这些特质。尽管在表演过程中,他有意掩饰这些与角色之间的差异。但要么失之自然,过于浮夸,要么不经意间外露,与角色不符。

如他在和自己妻子偷情的阿纳托利决斗时候,原著多次描写他的纠结与无奈。但影片的这一场景,丝毫看不出有激烈的内心波动。他很从容地开了枪,脸上表情也是非常冷静。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6)

冷静的皮埃尔

3、主题格局狭小。《战争与和平》蕴含丰富的哲理,是人道主义为内涵的托尔斯泰主义集大之作。小说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托尔斯泰经常打断人物的言行,以上帝视角阐述大段哲学论述。这当然很突兀,也是很多读者无法把这部洋洋洒洒100多万字巨著读完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也是这部宏篇巨著的独特艺术风格之一。这种立足微观,来把握宏观的独特时空叙事手法,也是原著小说史诗风格的体现。它涵盖了历史、战争、民族、人性等主题,包罗万千,让人叹为观止。

张爱玲说:至今我们读它,依然一寸寸都是活的。

遗憾的是,美版《战争与和平》导演似乎没有理解作品主题的广袤,他做出了自己的个人解读。最终荧幕上呈现的是一段战争下的爱情,战争成为了爱情的背景。

皮埃尔、安德烈都化身了爱情的信徒,那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追寻被抽离。当然这样的悲观离合,似乎也就褪去了时代与历史的厚重,卑微地蜷缩在男女之爱的小天地里。

这些改编上的硬伤,让电影陷入了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解读变成了误读。

24帧流动油画里的史诗,文学与电影的另一种邂逅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7)

流动的油画

在这片广袤土地上,诞生了伟大的托尔斯泰,并真实发生过这些故事。所以俄罗斯人心中,美国好莱坞的改编不止是对这部名著的误读,而是一种亵渎,这无疑是对他们民族自尊心的糟蹋。

十年磨一剑,经过漫长的拍摄过程。自1966年开始,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拍摄的苏版《战争与和平》4部陆续与观众见面了。

怀着对这部作品的真挚情感,并努力规避美国版的各种不足。苏联电影艺术家们用一种虔诚的使命感,出色完成这部不朽作品的影像化。

影片播出后大受好评,身在冷战阵营对立面的美国,甚至把1969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授予给它。艺术无国界,它缔造了一段影史上的传奇。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

1、不计成本大手笔投入。1958年这部电影的拍摄就被提上了日程,1966年第一部《安德烈.博尔孔斯基》正式播出。历经了5年准备,3年拍摄。

参演人数高达12万人,有人考证:超过了拿破仑发动战争所动员的人数。场景搭设超过200处,为了表现沙俄时代的俄罗斯,还修建了一座10公里的莫斯科城。后来,因为情节需要被熊熊大火所烧毁。还有那些1:1比例的各种武器装备,大炮、马车、枪支、服装等等。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8)

莫斯科城

所有的这一切,让这部电影花费了瞠目结舌的制作成本,达到了5.6亿美元。直到今天,这仍然是让所有大成本制作电影导演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

这部电影拍摄的胶卷长度达到了1500多公里,可以从北京铺到上海。当然,最终的剪辑后只有7个多小时。与剪掉的片长相比,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就播放时长而言,它却是最长的电影(必须刨除《失眠的解药》这部无聊之作)。

制作上的不计成本,实现了艺术上的精雕细琢,让这部电影蕴含了与原著相同的史诗气质。

2、谋篇布局的别出心裁。《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内容浩如烟海的巨著,电影有限的时长,如果循规蹈矩,很容易陷入断章取义的泥沼。比如美版《战争与和平》,就缩水为了一部爱情电影。

尽管苏版《战争与和平》比美版多了4个小时时长,但如果把握不好,一样容易出现情节的支离破碎。从电影呈现最终效果看,主要进行如下几方面努力:

最大化利用旁白。

但这种运用并不是“戏份不够,旁白来补”的陪衬,而是剧情的骨架。开篇,就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论断: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9)

坚实的思想奠基

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都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 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直接为影片主题做了坚实的思想奠基。

后来,安德烈第一次负伤,在拿破仑注视下的旁白,直接表明了情节的转折,他从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贵族,变成人生怀疑论者。

这种旁白,一直伴随着电影关键剧情的承接。再后来,对1812年战争情节的展开,也始于一场舞会上的大段旁白。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0)

旁白

人称视角的自由转换。

电影清楚地分为了皮埃尔、安德烈、娜塔莎和1812,三个最主要的人物再加一场关键的史诗之战,把人物的命运和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既有客观中立的全知视角。在电影中,拿破仑对白很少,有限的几句话,能难反映出这位法国皇帝的真实内心。但电影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拿破仑攻进俄罗斯后,命人将一尊白色的凯撒像搬进了莫斯科城。这似乎表明他的内心想法,自己不过只是一位梦想统一欧洲大陆的凯撒。战争贩子?抑或凯撒?电影客观中立地一股脑呈现给观众。作为苏联拍摄的电影,确实很难得。

也有第三人称的旁观视角。在海伦的沙龙上,第一次出场的皮埃尔热情赞颂了拿破仑的高贵品质。但实际上作为叙述者的皮埃尔,几乎说完了那席话,镜头才扫到他身上。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叙事效果,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像。不仅皮埃尔粉墨登场,还顺带带出了重要情节人物拿破仑。

第一人称的主视角,每部的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迷惘与希望、痛苦与幸福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种多角度自由性与伸缩性,很好拓占了电影的情节与视野,增添了片子的深度与广度。

3、镜头语言精妙而富有内涵。电影在美术风格上的追求也是显而易见的:明亮而梦幻的色彩,精湛娴熟的构图,还有那颇具沙俄时代的各色服装。这些让影片成了一幅幅24帧流动的油画作品。这些除了服装与布景的功劳,当然更离不开天才的摄影。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1)

油画作品

引人深思的空镜头

影片开始,就出现一组俯拍的景物镜头。流淌的小河、绿色的山头、广袤的田野,以及依稀可见的房舍和道路,穿过白色的云朵,我仿佛置身一幅壮美的时代画卷中。这段接近6分钟的镜头,一下子就吸引我所有注意力。

安德烈在妻子死去后,他痛苦彷徨,镜头给了一颗老橡树一组特写。这颗饱经风霜的老树,树身满是伤痕与沧桑,枝丫也是光秃秃没有一片叶子。后来安德烈遇见并爱上了娜塔莎后,镜头再次聚焦在这颗老树上。这一次,郁郁葱葱的绿叶布满了老树。安德烈也迎来了自己人生又一个春天。

富有创意的拍摄机位

我读了影片主创人员访谈《困难探索的总结》后才知道,摄像师为追求取景上的艺术效果,简直绞尽了脑汁。

在这里,我第一次试用了手提摄像机,穿着旱冰鞋进行摄影。这个方法在拍摄第一次舞会时被广泛采用。可以自由在跳舞的人群中穿行,而且可以不用全景镜头。

阿纳多利(摄影师)

这场舞会,我认为是电影最精彩之处。摄影师很好贯彻了视觉优先的原则,只留下很少的对白。相较原著,电影的呈现更有韵味,也更有美感。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2)

明亮而又梦幻的氛围

第一次参加舞会的娜塔莎,走上舞池的跃跃欲试,却又有几分娇羞;对安德烈一见钟情后,立即克服羞涩,落落大方接受邀请。镜头营造一种明亮而又梦幻的氛围,展现了娜塔莎从无忧女孩到相思少女的转变。

娴熟的镜头蒙太奇

综合运用了叠化转场、双镜头剪辑、镜框取景等镜头技巧,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影片中多处运用了叠化转场,我只列几处有代表性的画面。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3)

叠化转场

博罗季诺战役战前准备,由士兵叠化转场到了军官。在时间的流逝中,部队官兵焦急等待着大战的到来。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4)

虚幻的建筑相互叠化

象征着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相互叠化,虚幻中透露着即将到来的法军烧杀抢劫。

双镜头剪辑。安德烈热烈爱上了娜塔莎,两人互生情愫。双画面剪辑很好表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思念。从画面比例来看,娜塔莎处于从属地位,暗示了娜塔莎的一厢情愿。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5)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后来,娜塔莎被阿纳托利勾引,背叛安德烈时,也是双画面剪辑。这里娜塔莎被移到左边,处于居中位置的人变成了阿纳托利。熟睡的娜塔莎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狂风暴雨。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6)

镜框分割取景。娜塔莎呆在门后,一道门框将她和门外的热闹舞池分割成两个世界。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的舞伴,却没有人邀请自己跳舞。她独自一人呆在那里,强忍着心里的忧伤,甚至还挤出一丝笑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失望,委屈得要掉下眼泪。

美日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全(战争与和平电影)(17)

委屈的娜塔莎

高超的镜头技巧,书写了一部影像的传奇。苏版《战争与和平》不仅对原著做了全景式再现,还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为这部经典作品增添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结尾:

看完电影后,当我再次打开《战争与和平》小说,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突然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即使那些在改编电影中不曾出现的场景和事件,也在我脑中有了清晰的画面。

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再一次领略了电影的神奇。

所以,当电影邂逅文学,并非简单将文字影像化,而是二者良性互动。

一段美妙的人文艺术旅程,即是文学的史诗,也是电影的传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