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卢沟桥纪录片(守护青龙桥站41年)
“呜——”一声火车鸣笛穿透八达岭山谷,列车由“人”字形轨道开出,驶向西北1909年,第一条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青龙桥车站在这守护了113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勿忘卢沟桥纪录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勿忘卢沟桥纪录片
“呜——”一声火车鸣笛穿透八达岭山谷,列车由“人”字形轨道开出,驶向西北。1909年,第一条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青龙桥车站在这守护了113年。
8月下旬北京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发布滑坡等地质灾害预警,原本已经可以退休回家的杨存信一直住在站里。“有预警时必须守着”,已经成了他的条件反射。
属于杨家父子和青龙桥的故事,可以随着时间追溯。71年前,父亲杨宝华调来青龙桥站工作;60年前,杨存信在距离青龙桥站不到300米的小平房里出生;31年前,接班父亲,杨存信也成了这里的站长。
事实上,不到20岁的杨存信初来站里工作时也心有不甘,“从小在铁路旁长大,难不成还要在这里守一辈子?”没想到,从扳道工、助理值班员、值班员、行车调度员到站长,竟一待就是41年。
曾经的京张铁路是北京连通西北部的主要干线,最多时一天要走64趟列车,青龙桥站里,接发车、扳道岔、打旗语、售票、办理行包业务……忙得一刻不停。
父亲交班前曾叮嘱杨存信,“别怕吃苦”。他自小就对铁路工作有认知:天黑了要去挂煤油灯做信号、天亮了再摘下,有时还要徒步30里到延庆县城买煤油续火;即便家就在站台外两三百米,父亲也常常因工作忙碌而无暇回家吃饭。“从事了这份工作,你就没有不好好做的理由。”杨存信这样告诫自己。
保证行车安全是第一使命,杨存信从不敢怠慢。31年的站长任期里,责任区域内未发生一起严重安全问题,雨季来临时整月住在站里也是常有的事。“31年都坚持下来了,不能在最后几天里松了神。”杨存信表情严肃地说。
他坦言,年轻时自己并不是个好脾气的孩子,“现在脾气也不是太好”,但工作后尤其做站长之后,自控能力变强了。“我们工作特殊,规章制度时时刻刻需要有人落实保障,管理方面也总有得罪人的地方。”但杨存信总是尽心尽力去做,“还好没给老一辈人丢脸。”
2008年8月,京张铁路旅游专线——北京市郊铁路S2线开通,青龙桥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这个曾经忙碌的站点,转变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车站每天仅进出8趟列车,只在这里完成变道。变道任务也早已改为电动远程控制,无需扳道工。
随着业务缩减,站内工作人员减少。孤独,是这个深山小站里的常态。杨存信说,自己是个没什么嗜好的人,旅游、打牌、钓鱼……这些同龄人的喜好,他常常提不起兴趣。天光渐暗时,山间虫鸣就愈发响亮起来。同时值班的只有两人,到岗前先买好菜,在这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的铜像就立在站旁。从小就看着铜像的杨存信在工作十多年后,逐渐认识到青龙桥站和京张铁路的重要价值。他开始翻阅资料、请教专家、研究站史、收集与青龙桥站有关的老物件,并在首都博物馆的支持下完成了站房的修缮复原。
2019年12月30日,就在这座百年老站地下4米的深处,一辆时速350千米的列车疾驰而过。中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京张高铁开通了,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加持下,列车可实现自动驾驶。
一百多年前,在八达岭的崇山峻岭间,万里长城和京张铁路的交会,完成了一次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如今,智能京张高铁与百年京张铁路在这里进行着又一场跨时空的相交。仍在运行的青龙桥站,像一座活的博物馆,保存和记录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驶入青龙桥站的车次越来越少,杨存信深知,“车站的历史价值已经远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但他还是希望青龙桥站能够继续运行,“哪怕一天只走一趟,它也是活的。”
“我这一生当中也许干不成一件大事,但我会满怀热情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退休生活,杨存信充满期待,“终于可以松下这口气了,接下来希望用自己对青龙桥的感情和认知,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这座山间小站一直‘活’下去。”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李欣侗 赵亚楠 王方杰 周博华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